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云华 《江苏商论》2004,(4):151-153
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已到紧要关头,在改革中我国银行业应遵循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简称新协议)的框架,重视和强调新协议中的市场约束即透明度原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状况,促使银行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贷款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银行业结构存在一定缺陷.虽然我国尚未实施<新巴塞尔协议>,但已是大势所趋,实施之后必然会对我国的银行业产生正面影响,并解决一部分银行业结构的现有问题.本文着重研究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银行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根据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关系,得出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琳 《北方经贸》2004,(10):75-76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对国际商业银行业监管方向和趋势 ,与 1988年巴塞尔协议相比 ,新协议内容更广泛 ,更复杂。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性监管和市场约束。本文仅就新巴塞尔协议最低资本要求问题分析我国国有银行业的不足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从而确保我国 2 0 0 7年顺利实施新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4.
新资本协议评析与我国银行业的策略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资本协议的颁布和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对新资本协议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的具体策略,以期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体系安全与稳健运营.  相似文献   

5.
柴巧燕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0-15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最新的改革和最先进经验的代表。研究了《巴塞尔协议Ⅲ》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新变化,结合我国银行业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巴塞尔协议Ⅲ》在信用风险管理变化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中国银行业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佳 《市场论坛》2004,(11):40-42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央行行长一致通过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并决定于2006年底推广使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必须及早加强对新资本协议的研究,借助这个凝聚国际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经验的新协议的实施,推动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提高,使我国银行业适应“游戏规则“,增强银行国际竞争力,维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沙  伍芹 《商业时代》2005,(23):52-53
定于2006年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对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大有其可供借鉴之处。本文分析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央行行长一致通过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并决定于2006年底推广使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银行业必须及早加强对新资本协议的研究,借助这个凝聚国际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经验的新协议的实施,推动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提高,使我国银行业适应“游戏规则”,增强银行国际竞争力,维持金融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乔方亮 《中国物价》2009,(11):46-48
本轮金融危机表明.2004年签署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缺乏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导致银行亲周期性更加明显及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等。巴塞尔委员在会吸取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先后发布了若干征求意见稿.对新资本协议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总体来看,新资本协议的修改对我国银行业没有重大影响。理解新协议的不足,借鉴新协议的合理内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资本协议,标志着符合国际标准、体现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这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资本充足率约束来控制银行的杠杆使用,促进银行业稳健经营.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无疑对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已体现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而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基础仍旧薄弱。我国银行业需要以内部控制为核心,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程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87-88
随着我国金融业在2006年12月11日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而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无疑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促使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在阐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资本协议构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威  冯丽 《商场现代化》2005,(29):119-120
随着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已体现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而当前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基础仍旧薄弱.我国银行业需要以内部控制为核心,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20日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达成<巴塞尔协议Ⅲ>,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上调资本金比率,以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本文从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存在的缺陷出发,结合<巴塞尔协议Ⅲ>的改进,探讨其对推进和加快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巴塞尔协议”经过了十余年的历史,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于2006年将正式被新资本协议取代。在新旧之交,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旧资本协议的比较来看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重大影响,提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所必须树立的几种观念。一、 旧巴塞尔协议的意义1、巴塞尔协议中资本的构  相似文献   

16.
新巴塞尔协议的即将施行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在简单介绍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银行业的现状,总结了几条对银行业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过后,对金融业的监管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巴塞尔III协议,该协议较之前的巴塞尔II作了一些改进。本文对巴塞尔协议的演进历程进行概述,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探讨该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玥 《现代商业》2012,(6):86-87
2011年12月银监会称将推迟实施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而原定实施时间是2012年1月1日。本文将我国新监管标准与巴塞尔协议Ⅲ作对比,结合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分析,指出虽然单从“资本充足率”这一指标看,监管改革短期内对我国银行影响有限,但如果考虑多项指标的叠加效果,我国银行业恐面临多重压力,因此推迟实施新监管标准是现实之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引入新巴塞尔协议IRB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李秀珍 《商业研究》2006,(20):156-158
新巴塞尔协议内部评级法(IRB)对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精确性和敏感性,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将成为国际银行业标准,这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内部评级法的基本内容、原理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可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IRB法的构思。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银行业根据WTO协议的要求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作为世界金融业"游戏规则"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定义从原协议的单纯的信用风险扩大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对于原协议还没彻底完成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协议的核心内容,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