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的一步步提升及人民币地位在国际通货中的逐步上升地位,提高商业银行即在一国金融市场占重要地位的参与主体的国际竞争力以使之与我国经济实力大国的地位同步进展这一问题日益突出。自巴塞尔协议诞生到现在,现实银行经营中暴露出的风险管理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加强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成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数量最大的国家,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又屡屡受挫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而很难胜诉。“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外贸、取得与他国企业平等地位的最大绊脚石。而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包含俄罗斯、巴西等55个发展中国家和新西兰在内,仅有56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要想获得诸如欧盟、美国等主流发达国家的认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详解美国商务部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上期刊发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一文,在美国对中国学生用纸反倾销案中,中国首次向美国提出了要求美国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进行审查,随着美国商务部对该案终裁结果的公布,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终裁备忘录也同时公布,该备忘录按照美国审查市场经济地位的6条标准详细分析了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理由。尽管中国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美国在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判定标准过程中,过于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这明显背离自由贸易的宗旨。本刊特继续刊发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对美国终裁备忘录中的分析理由的详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龚家友 《商业时代》2006,(3):69-70,90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由来、美国对华“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廖慧 《中国商办工业》2008,(11):130-1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中国吸引外资力度日益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名列第二位的外资流入国。美国作为外资的一个重要来源地,在中国引进外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美国对华投资在其对外投资中的地位却很低,而且投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值得探究,对中关贸易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孙海涛 《商》2014,(22):78-79
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世界工厂”的地位。而这一地位的形成与美国制造业对中国的大量投资是分不开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再工业化”战略影响下,美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回流趋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并从如何减少美国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不利冲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美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此次危机一旦发生,将会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奥巴马政府虽然采取了削减预算赤字等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国债剧增的压力,但积重难返的美债问题给中国等债权国的资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隐忧。我国作为美国最大债权国,同样使美国产生了国家安全会被制约的担忧。美债问题又牵制了中美政治军事等方面问题的摩擦及人民币汇率等经济问题。毋庸置疑,中美债务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关两个大国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如何利用美债风波机遇,运筹帷幄,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和地位,寻找对策,这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数量最大的国家,企业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又屡屡受挫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而很难胜诉“。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外贸、取得与他国企业平等地位的最大绊脚石。而截止到2005年12月底包含俄罗斯、巴西等35个发展中国家和新西兰在内,仅有36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要想获得诸如欧盟、美国等主流发达国家的认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奥巴马政府执政纲领的核心。这一政策有其国内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美国传统石油战略的代价高昂、美国在全球气候问题上的被动局面三方面主要背景。美国的这一政策既有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美国经济重振的国内目标,又有维护美国在21世纪全球领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意图。虽然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能否实现有待观察,但由于其战略性,将对世界经济政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葛冉 《现代商业》2008,(18):275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经济体制处于转轨这一背景下,孕育已久的具有经济宪法地位的<反垄断法>的出台给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结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和特有的国情,其自身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它,使之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快速、健康、高效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嵩  熊春萍 《商业研究》2002,(9):138-140
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已成为反倾销措施的主要目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产品出口时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待遇。美国和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 认定的标准以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根据中国在非市场经济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的初评和美国听证会的结束,结果虽在预料之中,但是,还是对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引起的热潮注入了一剂镇静剂,我们确实应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主动申请“入市”的必要性所谓“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源自我国入世协议中反倾销部分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该条款表明,在加入世贸组织后15年内,如果中国能证明符合其他成员的市场经济标准,其他成员在反倾销调查中应按照世贸组织一般规则计算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反之,则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歧视性政策。这样极易使我国涉诉产品构成…  相似文献   

14.
袁志刚 《商界》2014,(2):142-143
20世纪美同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随其国力的上升而不断地增强,2008年全球危机开始动摇美国这一霸主地位,多元力量正在培育和形成,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华尔街在金融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仍将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与世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严重影响中国对美出口贸易,本文通过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国内法和《中国入世议定书》的相关规定,认为在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我国需要参考以往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在多个层次同时采取措施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美国以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为由,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另有原因,人民币升值将促使美国的在华资本升值,并能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维护美国经济世界第一的地位。为此,中国要坚决维护我国的汇率制度主权,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同美国以及其他各国的对话,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避免出现严重贸易摩擦,此外,我国还应实行严刑峻法,控制虚拟资产的炒作,刺激内需,保持经济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美国对华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华反倾销中,美国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出口企业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影响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蒿  熊春萍 《商业研究》2002,(5):138-140
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已成为反倾销措施的主要目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产品出口时遭受到不公平的歧视待遇,美国和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认定的标准以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合理之处,根据中国在非市场经济问题上所处的地位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的支持力度不足 这一点应该从下面这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金融中心所在国的经济总量支持不足的问题.在主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中,一国经济实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战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迫使"伦敦让出了第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后,日本经济二、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使东京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赶超其它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衰退,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而纽约则以美国新经济为基础,牢牢占据全球国际金融中心"龙头老大"的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制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很多经济指标上,中国(2003年)的水平与一些先发国家(2002年)的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与香港、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显著.可喜的是,由于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给予世人的信心与日俱增,因此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应当具有比较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巴月云 《现代商业》2014,(14):54-55
在我国经济发展活动中,林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国家经济健康、安全提供的强大的后盾支持,也为我国林业工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岗位。但是,当前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林业资源的问题和林业相关企业经济发展现况都导致了我国林业经济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要想提高林业经济的地位,在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上要进行转变,在现有观念上要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立林业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我国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