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无可厚非,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企业并购“好吃未必好消化”,并购谁、怎样并购等细节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心中没数。日韩海外并购教训不得不汲取。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心急不得。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渐渐加快,但是交易和整合成功率却逐年下降。本文论述了COSO报告八要素在海外并购环境中的适用性,以中国资源型企业的跨国并购为出发点,通过对五矿并购OZ的案例分析,探讨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海外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利用了中国海外并购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并购动机相验证;接着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海外并购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迎来一个新的高潮,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国际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两大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以及海外并购中出现的问题,既看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提出中国企业应从自身发展现状出发,不能被短期利益所迷惑,忽视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真正动因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晨 《商》2014,(43):113-113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已屡见不鲜,但却遭遇种种不利,“高昂学费”的代价背后我们更应该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进行思考,而寻求一种适宜国际“水土”且效率较高的并购制度以适用于我们的海外并购已成为我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所迫切追求的。三角合并正是基于此种需求出发寻找的我们认为能够应对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并购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中国企业对海外收购风险的洞察力及应对力不足,限制了企业海外并购的进程。因此,能否系统地识别各种风险,并采取积极防范措施直接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成效全球化之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呈现不断壮大的趋势。本文通过选取经济自由度指数作为主要变量,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05-2021年海外并购案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经济自由度与企业并购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自由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以2013年作为分界线,结果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会进一步加强这种正向影响;接着对经济自由度分指标回归发现,产权保护、投资自由、反腐程度等指标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区位选择产生直接作用,而财政自由、政府支出、商业自由、金融自由等指标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并且因各个国家发展情况不同存在异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来到中国进行品牌并购,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海外品牌并购,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对品牌并购理论研究的不够深入,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在品牌并购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品牌并购的理论研究和对国外企业来华进行品牌并购及我国企业向外进行品牌并购的动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并购动因分析的品牌并购风险规避建议。  相似文献   

9.
娄亮华 《江苏商论》2010,(8):101-103
随着中国进入重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亟需各种资源的支撑,限于国内资源的紧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资源型并购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型并购之路并不平坦。本文以铁矿石资源并购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振花 《北方经贸》2009,(11):85-86
面对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恐怕并非如此。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海外并购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因此,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1.
范黎波  王肃 《财贸经济》2011,(8):101-105
本文以Mathews提出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成长路径的3L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对3L模式中的路径关键点做了探索,尝试构建3L-3E的成长路径模式,并通过案例研究进行了模式匹配分析。本文以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德国科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后来者海外并购路径中的关键点为嵌入性、平衡性和内生性;通过对基于互联、杠杆化和学习路径的案例分析对3L-3E模式进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成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战略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走跨国经营之路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商业银行推进跨国经营过程中,通过海外并购实现迅速扩张是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首要战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危机也是转机,这为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温州实体经济出现内卷化特征,"温州模式"的区域限制缺陷逐渐凸显,其改革势在必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掀起了海外并购浪潮,这正好给温企提供了一个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温州经济的现状,结合温企海外并购案例,提出海外并购可作为解决目前温州经济问题的途径之一的观点,并借鉴其他中企海外并购经验,为温企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关注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并购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中国企业开始的海外并购给予关注.本文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之下,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日益雄厚。现状之下,中国企业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需要充分解决的重大难题。鉴于此,本课题在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为中国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僧会远 《现代商业》2014,(15):160-161
2009至2013年,中国企业发起了对海外发达国家同行业部分企业的并购热潮。目的是希望通过并购以获取对方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快速进军国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尽早走上国际化道路。但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起步较晚,在选择并购目标,实施并购过程,整合并购后获得的资源方面尚缺乏经验。文章以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为例,试图为中国企业如何从发展战略角度并购海外企业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民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经济地位不断上升。为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我国企业积极响应,发现扩展企业版图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海外扩张,因此企业海外并购被日渐提上日程。但是海外并购是一个相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较新的扩张策略,其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企业并购热情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反而具有滞后性。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理论研究为基点,探究相关的成果和限制,通过各种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比对数据,总结出我国企业近几年的海外并购重大案例财务风险的来源与构成,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最后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经济调整导致了新的并购浪潮。文章将选取2009—2011年实现海外并购的30家资源型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证分析方面对其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结论:交易价格并购绩效呈负相关;企业规模并购绩效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踏上了跨国并购之路,其并购数量占据进行跨国并购企业的半壁江山.本文通过对2001~2009年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总结梳理,得出了其并购区位分布的特点,并利用"微笑曲线"理论来分析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动机,探讨其区位选择上是否具有合理性,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穆相如 《商》2014,(19):177-177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长远发展不可避免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行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基于对中国汽车行业国内外环境的分析,通过研究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及战略措施,对我国汽车行业并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防范提出了合理的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