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莉莉 《理财周刊》2004,(1):70-71
一转眼又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了,吃团圆饭、串门、发压岁钱是每个春节的保留节目。看看在海外,他们是如何过年的。  相似文献   

2.
这个春节有太多的故事,原来想用"这过年"或"这个年"做标题,述说一下过年的过程及一些感慨,但都不足以表达初衷. 2022年的春节,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个春节,年年过年,但这一年的"过年"大事不断,惊喜不断,别样的热闹. 从自然天象说起,这个年不平静.年三十夜里开始下雪,大年初一大地一片皑皑,瑞雪兆丰年!巧的是正月初四赶...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告》2013,(3):40
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过年回家吃团圆饭是个传统习俗。许多企业也抓住了这一点,纷纷推出春节温馨广告,主打"亲情",进行贺岁推广。百事联合旗下三大品牌,在2012年春节期间发起了主题策略是"PO1"  相似文献   

4.
2021年的春节,有点不同寻常。春运前3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春节不返乡、原地过年的人群成为主流,“原年人”成为新的网红词。不论身在何处,“买年货”都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件大事。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指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举办“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下称年货节),以“居家嗨购网上过年”为主题,让原地过年置办年货的气氛也一样浓厚。  相似文献   

5.
肖家鑫  李昌禹 《华商》2014,(3):87-8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嘛噫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象描绘出北宋时过年的情景,也点出了过年的两大习俗——放鞭炮与挂桃符。一千年过去了.我们仍保留蕾放鞭炮的传统,但挂桃符的习俗在很多地方却已经消失了。时代在演进,过年的习俗也在不断变化,但不管过年以何种形式呈现。不变的应是春节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情感——团圆、祥和、平安、喜庆。  相似文献   

6.
牛年春节春运将至,面对冬季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以及春运中的潜在风险,全国多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公众就地过年,引发舆论热议。其中,截至2021年1月11日9时,微博话题#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阅读量达5亿。关于"就地过年"舆论反映了什么问题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广获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7.
《消费导刊》2013,(2):J0006-J0006
蛇年的春节,“拒绝浪费,节俭过年”的消费观念蔚然成风。不过,浪费少并不意味着消费少。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消费活跃,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390亿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增长14.7%。此外,全国旅游市场也是一片火爆。  相似文献   

8.
郑宏如  曹琴 《广告大观》2008,(3):112-113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08年春节期间,安徽电视台网站隆重推出了“过年啦”主题活动,以《安徽名嘴说过年》、《主持人视频拜年》、《网友聊过年》、《电视年货》、《年年岁岁》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设置,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甚至一度因参与人数过多造成网络拥堵。这个别开生面的主题策划,调动了广大网民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老虎鞋”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每到春节前,很多人都喜欢为儿孙们亲手绣上一双崭新的老虎鞋,寓意“虎头虎脑平安过年”。但如今会做这行当的人难找了,昨日记者在高邮市南门大街见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她会做各种各样精美的老虎鞋,不仅本地人外地人来买,连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的游客都慕名来购买。虽然现在离过年还有近20天,但老太的“订单”已经排到春节后正月底了,真可谓“一鞋难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过年     
《广告大观》2007,(3S):124-125
2007年将有更多的网民选择网络过年,春节联欢晚会网络版的出现也意味着互联网春节营销更加细腻,网络春晚、网上购物、假日搜索等红火了网络春节营销,2007年的网络春节有更多的看点。  相似文献   

11.
美食与文化     
陈东 《商业文化》2004,(2):58-59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吃”是过节的大轴戏。多年前,受经济收入限制,一家人往往在过年期间自己动手整治吃食。而今,情况大变。据报道,刚刚过去的“甲申”年春节,十大城市餐饮企业营业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海、北京、重庆、广州和杭州等城市大多数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在12%以上。该报道还说,春节期间中高档酒  相似文献   

12.
春节大回放     
《中国工商》2005,(2):163-177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同,“就地过年”注定会成为2021年春节最热的一个词。潍柴雷沃国内营销公司疫区的营销将士们积极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乘风破浪,大展虎狼之师的担当风采。“虽然疫情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歇,现在正值销售旺季,是所有营销将士展现使命与担当的时候,要以目标为导向,办法总比困难多,尤其是网络时代,我们可用的手段是很多的!”冀南大区经理王旭在区域电话会议中,鼓舞着销售人员。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春节,伴随着大量人群就地过年,更多的消费者留在了一二线城市,加之各种促进消费政策的助力,实体商场在今年春节期间迎来了客流小高峰。  相似文献   

15.
春节     
《中国供销商情》2007,(2):42-42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6.
过年腊肉     
巴陵 《商业文化》2008,(2):42-43
腊肉成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那过年的气氛,只有农村才有。腊肉,是农民过年的一件大事。农民唯一拿得出手的也是腊肉,除了吃还可以当礼物送人。按农民的说  相似文献   

17.
春节素有“年关”之称,旧时穷苦百姓一到岁未,通常要为催租逼债犯愁,过年犹如“过关”一般新社会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年关”发生了嬗变.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春节期间,领导干部面临着过“四关”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癸巳话年     
转眼间癸巳年又到,人们在期盼和欣喜之际,想得最多的是置办年货和走亲访友。然而年年过年,你不一定对年节的来历了解得很清楚。我国许多重大的节庆活动中,最能打动人心而又牵扯到千家万户以至于达到普天同庆的要数春节。"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扬震》:"又见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此话当时只表达出一种思绪与心情,尔后则引为年节。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都过年节。中华民族的年节,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历时二十多天。其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之丰富,参与面之广泛、之隆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是从传说中来。相传在我国原始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透露了国务院批准首钢搬迁方案的消息。解振华似乎是将这个消息作为过年的礼物。。迫不及待”地送给了每一位期盼北京蔚蓝天空的人。  相似文献   

20.
唐超 《中国广告》2014,(3):28-27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国人内心最敏感的日子。有人说,辛苦一年就为春节这几天。全国上下探讨这样一个没有代沟的共同话题的时机,恐怕每年也只有这么一次。品牌主在这时候当然不能闲着,凡是能跟春节、春晚、过年沾上边的,都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播成为红遍全国的讨论话题。而对于乡镇、农村市场,春节也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机会。下面让我们来细数2014马年春节最热的品牌营销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