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海兵 《魅力中国》2010,(17):196-196
海岩的小说能打动人、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是作品中的爱情,他极富创作性地对爱情进行独特构制,将爱情推向了极致,能强烈地引起读者的震憾、共鸣、延留,将阅读者的情感推向高潮和极致。他作品中爱情的极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极端对立化;二是爱情绝对悲剧化。  相似文献   

2.
电视音乐专题文化充分利用了视听艺术及技术的创作手法,结合相应的叙事理念,力图将电视媒介与音乐文化进行融合,一方面丰富了电视艺术的内容,一方面使音乐艺术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形式。本文以电视音乐专题片《寻找贝多芬》之贝多芬的爱情为典型,从视听艺术及技术理念出发,阐述电视音乐专题片的创作模式及特征,从而探寻出适合当下电视音乐专题文化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一次奇遇,他也许会是一位名扬巴黎的中国画家,可是,这次奇遇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使他将此后六十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留在了祖国西北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中,从而也使“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一次奇遇,他也许会是一位名扬巴黎的中国画家,可是,这次奇遇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使他将此后六十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留在了祖国西北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中,从而也使"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是一次奇遇,他也许会是一位名扬巴黎的中国画家,可是,这次奇遇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使他将此后六十年的荣辱沉浮和恩爱情怨留在了祖国西北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中,从而也使“敦煌艺术的守护神“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6.
欧宝欣 《魅力中国》2014,(27):60-60
孟郊,宇东野。“东野”一名暗示了他生活的漂泊不定,惨惨戚戚。事实上,孟郊一生都在试图逃离贫苦,却又深陷贫寒的遭际。漂泊的生活使他饱尝人生百态,造就其诗歌艺术水平。孟郊创作了不少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人类历史上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不仅深受欧洲人民喜爱,也被中国读者和观众所推崇。该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艺术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在爱情与家仇的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在悲剧性结局的安排中揭示时代主题;在苦难情侣的塑造中讴歌纯洁美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刘爱丽 《魅力中国》2013,(34):68-68
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过程,美术创作是人脑对客观世界中人或事物及各种活动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反映,是生活的一种艺术升华。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术创作是建立在生活的真实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梦的出现、梦的形成及生活中各种“美梦”实现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本文重点阐述了美术创作与梦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之机理。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作品中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回归自然的思想以及超越世俗,道德甚至死亡的浪漫主义爱情。作家在小说创作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借鉴哥特传统,给浪漫主义手法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展现出了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杨杰 《魅力中国》2013,(6):47-47
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创造的;不是预约的,而是发生的;不是静止、重复的,而是生动的、变化发展的。这是我们对袁演艺术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还应该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感受,去检验,去再发现,激活戏曲演员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戏曲现代戏所赖以生存的,不是艺术优势,而是题材优势。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其优势无可取代。然而,至今我们的戏曲现代戏仍然在探索、在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从创作观念到艺术技巧等,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汪洁 《黑河学刊》2015,(3):24-27
亦舒的小说,爱情是永远的主线,其中女性形象最大的特色就是渴望纯真的爱情,在纸醉金迷的现代社会里面寻找到一份能够做最真实的自己的理想爱情。但是,亦舒在大量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陷入对美好爱情的叙述,而是善于以多样的视角来审视爱情。与"琼瑶式"纯粹歌颂美好爱情的写作取向不同,她从未停止对于理想爱情的探索与思考,这种思考贯穿于亦舒的作品当中,透过"第三人"的视角来展现,并且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更为深入的辨析。  相似文献   

13.
闫妍 《黑河学刊》2014,(12):30-31
普希金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共有八百多首诗。在他的抒情诗中,爱情诗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将自己的情感经历注入他的爱情诗创作中,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追求。以下,本文将对普希金爱情诗的主题、内容与创作特色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普希金最大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程爽  王震宇 《魅力中国》2014,(27):68-68
本文对中国多元文化在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艺术价值的渗透、运用、融合与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从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的形成以及人物的性格、音乐的创作手法等方面,创作性的运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故事背景、民族乐器等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艺术价值融合,其发扬中国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合理借鉴西方文化艺术,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向英 《魅力中国》2009,(31):136-136
影视动画是影视艺术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绽放是借鉴并充分运用了多门艺术的表现手法,并结合了多种创作元素而成。本文在对影视动画的基础知识作出简要介绍之后,剖析了影视动画中的多个创作元素,从而更好的了解影视动画,进而为创作更好的影视动画开辟道路,在影视这个百花园中增花添彩。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戏曲现代戏所赖以生存的,不是艺术优势,而是题材优势.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其优势无可取代.然而,至今我们的戏曲现代戏仍然在探索、在实验,从理论到实践,从创作观念到艺术技巧等,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文坛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一生只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其创作生涯不足五年,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为我们真实反映了饱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压迫,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悲惨的女性生活。作品中爱情多以悲剧结尾,充满淡淡的哀愁。本文将以樋口一叶的自身经历和代表作《浊流》、《十三夜》为中心,分析其爱情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艾芳 《魅力中国》2010,(9X):170-171
本文以王国维指出《桃花扇》中悲剧人物侯朝宗、李香君二人分离的破绽为引子,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悲剧大团圆艺术形式的分析,指出《桃花扇》正是我国传统戏曲悲剧表现形式的体现,是悲剧人物生命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延续和发展。《桃花扇》也绝不是简单描述侯朝宗、李香君二人对爱情执著的追求,而是深刻反映了一群面对倾覆而无力回天的悲剧人物的坚韧抗争。因此,《桃花扇》的悲剧是彻底而完满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速写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速写的功能及作用。指出速写既是艺术,又是一项艺术学习,既是独立的一种绘画门类,又是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段。对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和创作而言,速写的美术教育价值也超过了一般的专业基础训练的意义,其基础性作用、情感的介入意义和思维训练的功能在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装饰艺术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装饰艺术设计应用于装饰壁画、装饰雕塑、壁挂、壁饰、屏风、书籍装饰画、器物装饰画等,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装饰艺术设计有工艺设计的属性,也有艺术创作的属性,设计过程既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独创性是创作设计教学中最困难的课题之一。一、装饰艺术是表现性艺术装饰艺术是表现性艺术,而不是再现性艺术。装饰艺术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指有针对性地表现或创造装饰艺术形态时所经历的从内心活动到外在表现形式的过程。是“意”的物化过程。所谓物化,《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