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The “transition” process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EFSU) was one of the most dramatic non-marginal adjustments in economic systems ever experienc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elements of centrally administered socialism and embryonic market relations co-existed. This made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irreleva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policy concerns and outcomes that orthodox “transition” literature ignores. Stanfield’s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a cultural-holistic approach of radical institutionalism, makes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a new and more enlightened perspective. Stanfield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involved, since the nature of change in the EEFSU is social and ever-lasting, not an end-state in the form of “transition”. Students of transition and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would benefit from this novel approach, which dismisses “transition” and substitutes “social change”, as the proper design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what actually took place in EEFSU.  相似文献   

3.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建立了中国20多年市场化转轨的成功制度分析框架,被认为是“中国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理论”,但同时也引发一些学者的异议。事实上,目前中国包括财政体制在内所面临的问题,使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解释存在诸多限制。本文通过对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方法的梳理,提出理解中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分权改革政策,需要建立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统一解释框架,而第二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也是中国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5.
6.
关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争论,贯彻于整个20世纪始终。“取消论”、广义政治经济学观点、“研究生产力论”和“研究生产关系论”各领风骚。20世纪半期“研究生产关系论”居统治地位。苏东剧变在客观上宣告“研究生产关系论”的终结,《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必须由研究生产关系转变为重点研究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转轨时期投资需求的规模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丹 《财经科学》2002,(5):106-110
改革以来我国投资需求的实际变动过程与“钱纳里标准结构”相比,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投资率显偏高、投资规模过大。这种被人为拉大的投资需求的结果表现为低效率的投资形成过程。即存货增加在GDP中的比重过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质量不高。本从分析我国投资需求规模大而效率低的现象入手,指出低效率的政府投资需求过度是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政府投资规模和范围调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9.
Fiscal Coordination and Political Competi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contribution investigates fiscal coordina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two countries asymmetric in respect of their capital–labor endowment. When tax policies are decided by majority voting inside each country, and they are not coordinated at a supranational level,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inefficiently allocated, at equilibrium. Our main result shows that fiscal coordination, via a minimum capital tax, does not always lead to a Pareto–improvement for the median voter's welfare, with respect to the noncooperative outcome.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学术史的梳理和研究状况的综述,以理论体系构建为中心议题,从历史的角度予以回顾,总结这一理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对当前建构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科体系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晓亮 《江南论坛》2007,(6):20-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的区别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是邓小平同志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来的.原文是,"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5.
曾阁山 《生产力研究》1997,(1):10-12,16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能够全方位结合在一起,也必须全方位结合在一起。只有全方位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地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地走出一条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方位结合在一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在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现象日益加强,国际力量不仅影响国家行为,而且更深入到国家内部结构。国家经济政策处于应对国际经济力量和国内社会行为体利益偏好的双重约束中。受此影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对外开放经济体的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于国内政治过程。符合社会需求的决策机制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成功的商洛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变迁进行了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有异于国家主导论、亲善市场论和市场增进论的观点,提出了转轨经济中基于约束条件的政府行为的相机决定论,给出了政府介入的方式、退出的条件以及外生的政府行为内生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其运行不仅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还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存在的依据与西方市场经济中国企存在的依据不尽相同。我国的国有经济不应从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完全退出。调整所有制结构 ,国有和公有经济比重下降是必需的 ,但也应是有边界的。不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说成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 ,笼统提“破除所有制崇拜” ,均不妥。在中国搞私有化 ,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6,(9):4-16
党中央在研究经济形势中将短期走势与长期趋势联系起来,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根本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从适应生产力发展阶段看,我国的工业化过程已进入后期阶段,经济增速、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将发生较大变化,这些趋势性变化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一致的。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看,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长期高增长并进入较高收入阶段后,都出现了以增长速度大幅回落为特征的重大转变,潜在增长率、增长因素、增长机制等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其历史经验为新常态提供了佐证材料。从推进经济发展取向看,提出新常态的战略思想,也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常态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将被实践证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It is often assumed that the attitudes of the early political economists, such as Smith, to issues of scarcity and famine were dogmatically laissez‐faire. This view has been given fresh impetus by Michel Foucault's recently published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The article challenges this view. By examining Smith's texts and analyzing the way that Smith was received by critics in the century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of Smith's views on scarcity and famine must be nuan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