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第三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对重要性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第五条注册会计…  相似文献   

2.
注册会计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它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如果发生工作失误,便会给审计服务的使用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将给执业者个人乃至整个审计职业界造成严重影响。这种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相随相伴的职业风险,被称为“审计职业风险”。所谓审计职业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所审查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表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审计职业地位的日渐提高,审计职业界发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和其所负的法律责任也在不断增长。1991年,…  相似文献   

3.
徐平 《交通财会》1996,(11):27-29
试论注册会计师素质的提高徐平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毕竟是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土壤中产生的,因此审计意识传统、陈旧,部分审计人员旧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展开总带有,旧习惯、旧思想、旧认识的影响,随着与国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目前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状,从审计角度出发,运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收集进行了论述,以期改进财务工作,保障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交通财会》1996,(4):50-52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及管理,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第三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  相似文献   

6.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独立的、客观的、公正的、具有权威性的活动。在审计业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审计不仅涉及到有关经济单位的利益,还涉及到某些当事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其影响面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同其他专业人员的法律责任相比,责任就更加重大。因此,独立审计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在独立审计实务中,由于执行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受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制约,也由于不同注册会计师对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素养重视程度不同,因而直接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差异。这种职业判断差异客观上对审…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主要依靠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2017年起将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政府会计主体编制财务报告。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尚未建立。本文研究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意义和条件,认为在行政事业单位有步骤地实施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必要和可行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第三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确定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方式及程度,以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第五条注册会计师…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主审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主审注册会计师,是指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负责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的注册会计师。本准则所称其他注册会计师,是指负责对被审计单位的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实施审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本准则所称组成部分,是指被审计单位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和联营公司等,其会计信息包含于主审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整体中。第…  相似文献   

10.
《交通财会》1996,(3):49-53
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一批)财会协字[1995]48号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质量,保证执业,明确执业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  相似文献   

11.
论民间审计的法律责任及防范对策陆建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民间审计得到了蓬勃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与此同时,民间审计在履行其审计职责过程中因过失(Negligence)或欺诈(Fraud)...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利用专家的工作,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专家,是指除会计、审计之外,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或单位.专家可以由被审计单位或会计师事务所从外部请或内部指派。第三条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审计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需要,利用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当对利用专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第五条在决定是否…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编制和出具管理建议书,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公告。第二条 本公告所称管理建议书,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第三条 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内部控制进行专门审核,并提出管理建议,不适用本公告。第二章 一般原则第四条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必要时,可出具管理建议书。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内部控…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为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在执业中违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应予行政处罚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处罚工作,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具体处理日常工作。第四条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种类包括:(一)警告;(二)没收违法所得;(三)罚…  相似文献   

15.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随着审计业务的发展,审计人员愈来愈加强烈地感受到:没有一个统一的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职业没有保障.同时,也不便于公众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便产生了审计准则。 最早提出“审计准则(AuditingStundards)”一词的是1930年的美国执业会计师团体,当时其内容仅仅包括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工作规范,并未形成系统的条文。直至1947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才发布了审计准则试行办法.其后不久,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纷纷以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为蓝本,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前,无论被审计单位盈利与否、规模大小,只要是以发表审计意见为目的,均存在审计风险。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委派对本行业熟悉的合伙人或项目经理,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慎防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客户没有正确的编制财务报告,不符合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原则;第二、客户面临财务困难,甚至失去持续经营的能力;第三、客户严重欺诈、违法。从深圳原野公司事件至1998年的“红光事件”,一系列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所涉及的案件,无一不在证明:作为高风险的社会审计,在激烈的会计…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有工交企业会计报表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国发[1996]16号),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是指企业主管财政机关确定的国有工交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第三条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以下统称“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第四条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承办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双方应当签订业务约定书,具体明确双方…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研究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第三条本准则所称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c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严肃审计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第三条审计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纪律约束,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第四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勤奋工作;(二)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学以致用,积极进取,具备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审计风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实施风险评估程序、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四个方面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