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实力型白酒企业纷纷转向中高档酒市场,低端白酒市场的空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空出来,成为中小企业施展拳脚的舞台。尽管低档白酒市场的利润空间极其微薄,但庞大的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忽视。许多的经销商坦言,虽然高档产品利润高,但基本的生存还是靠着中低档产品。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6,(25):I0004-I0004
近年来在河北白酒市场上,板城烧锅酒的高档产品——“龙印”酒销量上升很快。尽管该酒在酒店价格高达300多元,但是销量不亚于全国性的高端名酒。“龙印”能够在市场上与国家名酒比肩而立,靠的就是卓越的产品品质。殊不知,板城为了生产出一瓶“龙印”酒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4.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51-A052
从我刊的调查情况来看,老名酒的一举一动,仍是经销商在市场上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老名酒的酒质是好的,但却因为酒以外的原因,许多老名酒已经没有了名牌酒的昔日风范,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早已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不少老名酒这几年的变动都很大,比如企业改制、政策调整、主要领导的更换,而由此带来的一些起伏不定的市场表现着实让经销商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刘胜 《商界名家》2004,(3):74-76
有人评说五粮掖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它偶然是因为五粮液不是靠大量的广告轰炸建立品牌知名度,而是借助很巧妙的定位策略获得了成功,它紧紧跟随茅台的高档酒雄霸定位。在90年代的白酒市场,最受宠爱的还是属老八大名酒派系,而当时的老八大名酒中除了茅台外却再也没有价格比较高端的产品了,五粮液快速瞄准了市场空隙乘“需”而入,很轻松地就挤进了名酒行列。当然五粮液的包装也为它挤进名  相似文献   

6.
在老名酒中,西凤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品牌。2000年左右,由于体制、观念以及白酒竞争环境的恶化等多方面因素。曾经的“酒中凤凰”一度有些萎靡不振。而近年来特别是去年。西凤得到了快速发展。调查显示,西凤不仅夺回了陕西白酒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西凤六年和十五年陈酿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宝鸡、西安等地中高档白酒市场的主流品牌。西凤的崛起不禁让人们感到了老名酒的强大后劲。那么.西凤的后劲究竟来源于哪里呢?  相似文献   

7.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32):B009-B009
一年以前,终端售价超过400元/盒的白酒可谓超高档次。但随着几大名酒相继提价,高档酒的价格定义跃升到了1000元左右。其中以五粮液股份公司精心打造的五粮液熊猫造型酒、五粮液贵宾酒、五粮液一帆风顺等为代表的产品正合力铸造着中国白酒的高端市场。而在这支阵容中,五粮液熊猫造型酒以其经典高贵的气质成为了行业瞩目的焦点。它。何以能为“家族”和“上帝”所青睐?!何以能一跃成为五粮液股份公司超高端产品的杰出代表?!笔者关注该产品时间不短,现就几点体会作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轶儒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33):A026-A027
提示:本期调查的目标是攀枝花、自贡、绵阳、南充四个城市。这些地区的白酒市场自然是川酒的天下,很少见到外省酒的身影。老名酒、二名酒和地产酒在这些市场上此起彼伏,激烈交战。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白酒市场中,多数区域的白酒消费度数都趋向于50度以下,可以说大多地方的消费度数都在40~50度之间,相对来说,高度酒的消费人群和消费区域占有较少的市场份额。但是,众所周知,诸多的名酒厂家都有自己的高度产品,象五粮液曾推出的68度五粮液、衡水老白干推出的67度衡水老白干等,其他的还有金士力、戏酒、  相似文献   

1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38):A0041-A0041
河北邯郸一位以金六福和名酒为主营产品的经销商以及江苏的一些经销商最近致电本刊,共同探讨在县级市场开设综合性的名酒专卖连锁的问题。经销商认为县级名酒专卖连锁是目前白酒经营中的一只螃蟹,也是有实力的经销商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名酒效应是市场长期形成的结果,但它不是一本万利的魔方。在名酒纷纷角逐中高档市场的今天,那些曾经驰骋市场的低档名酒早就不是市场主角,而它们身上的名酒效应已经逐渐弱化。不可否认的是,低档名酒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大多数经销商手里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产品。从消费状况来看,白酒市场价位以3~10元/500ml最为畅销,目前以尖庄、绵竹为代表的低档名酒主要集中在这一区间,而消费者对低档名酒的品质也是十分认可的。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当前只在区域市场上销售的高档酒,基本上都是“户籍”在当地的老名酒和强势品牌“孵”出来的。现在很多省市的市场上都存在这类品牌,我们不妨称之为高档酒市场中的“地方派系”。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白酒业许多名酒的名字与地名相重合,在计划经济遗留因素与白酒市场放开后地方经济、白酒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白酒业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独具白酒特色的酒镇,围绕酒镇的一拨又一拨的投资浪潮不断出现。某知名吕牌前几年的一句“茅台镇传世佳酿”的广告语使茅台镇成为所有酒镇中最具投资或者投机价值的地方,随后,以茅台镇为背景的产品迅速增加并发展到泛滥程度,在我刊2004年的市场调查中,许多经销商坦言茅台镇的产品由于太多已经没有竞争力了,洋河镇等其它酒镇的产品正在兴起,尤其是华北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定要控制住价格,一位名酒经销商在和记者交流时感慨地说,特别在这两年高档酒价格调整频繁,市场因价格变动产生波动的情况下,有效的价格控制才能保住市场与经销商的利益。从目前高档酒竞争态势来看,稳定的高价位是品牌形象、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志。五粮液、茅台、水井坊、国窖?1573等都在拼抢占领一个高价位的平台,确立自己在高档酒市场上的战略地位。在价格控制上,厂家采用了很多措施,但归纳起来看,增强区域控制力应该是一个比较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6.
MARKETING     
《糖烟酒周刊》2005,(39):12-13
产品特点:“福禧满堂”酒系贵州茅台集团近期重点推出的一款高档礼盒酒。该酒口味绵、甜、净、爽,回味悠长,既传承了名酒的高贵品质,又融入了现代的酿酒科学技术,包装典雅大方,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经销商朋友礼盒酒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5,(8):A015-A01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白酒消费的绝对值会逐步下降,但是白酒不会消亡,而且白酒消费量的下降也不是等比例下降,而是有升有降,高档白酒会升,中低档产品则会降。——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茅台董事长指出了未来白酒的市场变化,指出了白酒未来是高档酒竞争时代,高档酒的竞争将更激烈,各白酒企业应加大对高档酒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激情沱牌     
8月初,沱牌出厂价小幅上涨的消息让这个老名酒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今年上半年沱牌在中高档市场也开始有所突破,价位20~50元沱牌系列酒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5%,50元以上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58%。沱牌,这个昔日风光的老名酒终于开始爆发出新的激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李博 《糖烟酒周刊》2006,(19):48-52
延安:酒店终端强势 品牌格局:延安人在高档酒消费上比较传统,品牌限于五粮液、茅台等老名酒,主要消费群体为高收入阶层、政商会务以及团购、送礼等。据当地经销商介绍,近年来五粮液年份酒系列比较受欢迎,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4):22-2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西南宁白酒市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当地白酒市场上,传统老牌名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地产米香型白酒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列为政府招待专用酒。中低市场上,各种名酒买断品牌、贴牌产品以及部分杂牌酒竞争激烈,广告、促销的拓市活动此起彼伏,市场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