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经营得好坏与企业和职工的自身利益关系不大。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尽管企业也存在着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但由于既缺乏外部压力,又缺少内部动力,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职能弱化的地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自负盈亏,经营成效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紧密相关。如果经营得好,企业和职工都获利;而经营得不好,企业举步维艰,职工生活就没有保障,企业也会有倒闭破产的生存危机。因而,当前强化财务管理,做好财务工作,已成为企业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报价偏低,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追加预算调整概算不到位等。但从主观上分析,管理不善是企业效益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财务管理处在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企业兴衰的根本因素不是产量和规模,也不是“优惠政策”,更不是帐面利润多少和成本高低,而是整体意义上的财务状况,即财务在企业中是否居于中心地位。但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尚未完成,企业经营者对财务管理地位的认识程度是不平衡的。不少企业未能发挥财务部门在经营决策中的参谋作用。而把财会部门仅仅看作专司“簿记”职能,重视规模、产量和帐面利润,而忽视资金流动性,大量流动资金被挤占,其结果是利润和产量大幅度下降;在机构及设置上仍是生产、供销、投资、财务等部门各自为政,中心不明确,各部门互相扯皮,各项工作质量下降,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一命题进一步探讨,以使国有企业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尽快步入现代企业行列。 一、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全面质量管理是经过中外企业实践证明的一门行之有效的应用科学,是促进企业生产力优化配置走内涵挖潜道路的有效手段。在当前全国各行各业深入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大好形势下,认真回顾我公司近十年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对进一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使施工企业由生产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管理会计兴起于西方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生产日益社会化。企业间的竞也越来越激烈。为了企业生存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充分利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经营管理者进行科学化、细化管理,为适应内部科学化管理,就产生了新的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的对内会计。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