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份的建筑业面板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并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作用机制.从全国来看,最低工资对建筑业就业具有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正效应部分是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的.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阈值,在该阈值之前,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超过该阈值,提高最低工资则增加就业.目前,提高最低工资有利于就业,对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郑适  秦明  樊林峰  王志刚 《财贸经济》2016,(12):133-143
围绕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争论从未停止,然而空间溢出效应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基于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以此考察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空间溢出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呈现非线性变化特征,其中,直接效应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而间接效应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是影响最低工资标准就业效应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要素市场发育程度更高的地区更为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保护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权益,制定差异化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促进区域要素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石娟 《商业研究》2015,(2):85-90,167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机构的设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机构的整合、京津合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红 《商场现代化》2005,(29):236-237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是环渤海经济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机构的设立、信息共享平台的打造、机构的整合、京津合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环渤海经济圈金融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关键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已是各界的共识.本文试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重点就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关键是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已是各界的共识。本文试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重点就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进行探讨。推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问题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圈和城市带之一,其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考察了环渤海区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包括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比较,以及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总量分析、效率分析和结构分析。然后对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进行相关数据比较,以对环渤海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进一步促进该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就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而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人力资源发展的载体,人力资源市场的协调发展亦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本文在深刻了解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和人力资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进行评价和研究,发现环渤海经济圈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于敏  王彦智 《中国市场》2007,(49):82-83
随着我国经济中心的北移,环渤海经济圈应运而生。环渤海经济圈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来看,胶东地区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区位优势特别突出。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促使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和旅游业的兴旺以及承接日、韩等国经济产业的转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胶东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振华 《商场现代化》2012,(29):195-196
本文从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着重介绍了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带动下,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流的聚集情况。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产业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流等的强势聚集,致使该地区住房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环渤海经济圈的房地产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经济圈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迄今为止,环渤海经济圈并没有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合作.文章认为,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存在着经济结构趋同、政府推动不力、缺少增长极以及体制机制不活等主要制约因素.要推进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必须加强区域整体规划、明确各地区产业分工、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树立合作共赢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2010-2013期间的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3668个观测数据,探讨在我国三大经济圈内制造业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程度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三大经济圈均存在费用“粘性”行为,且珠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强,环渤海经济圈次之,长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在前人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2010-2013期间的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3668个观测数据,探讨在我国三大经济圈内制造业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程度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三大经济圈均存在费用"粘性"行为,且珠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强,环渤海经济圈次之,长三角经济圈的费用粘性最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发展环渤海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使之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落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条件下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歧视买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能促进就业;完全歧视买方垄断下,实行最低工资对就业没有影响。此外,关于上海市最低工资与农民工就业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有正作用。由此导出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张雪梅 《商场现代化》2012,(31):151-152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北部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很多发展亮点,但是,从三省两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本文从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体制、整合及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现状格局,并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岩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80-81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FDI又是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旨在通过研究环渤海经济圈的省际面板数据,找出差距,提出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城镇单位职工分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就业人员两类。对就业人员进一步细分,明确不同就业群体的平均收入,确保不同就业群体的最低工资水平达到合理,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最低工资水平达到合理。现运用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对最低工资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例和最低工资水平占个体和私营企业的比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