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峰均功率比(PAPR)是多载波码分多址 (MC-CDMA)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虽然可以提高MC-CDMA系统的数据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 但是在系统的峰均功率比方面则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Chebyshev混沌扩谱序列的伪随机、非周期、数量大和良好的相关特性,作为MC-CDMA系统上行信道的扩谱序列,以改善输出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较低多址接入干扰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发射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所采用的基于数值变换的压缩扩张算法,给出了几种压扩函数,推导出了使用压扩变换后OFDM系统的误码率公式,由此分析了压扩算法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该算法不仅能有效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而且能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公式较好地反映了使用该算法后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维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信号的峰均比(Peak-to-Aaverage Ratio,PAPR)问题,分析了成形滤波器滚降因子对调制信号PAPR的影响,得到了PAPR随滚降因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了基于限幅的PAPR抑制方法降低调制信号的PAPR。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滚降因子为0.42时,调制信号的PAPR值最小;所引入的PAPR抑制方法能有效降低调制信号的PAPR,同时对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极小,当限幅率为4、系统互补累积概率密度为0.1%时,调制信号PAPR降低了0.8 dB,系统误码率为10-5所对应的信噪比损失仅为0.3 dB。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扩频系统的捕获性能,可通过在扩频接收机中采用多码环架构或提高PN码捕获电路精度这两种方式达到目的。提出了在扩频接收机中采用多码环架构的设计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降低码捕获电路精度要求、简化码捕获电路设计并减少近50%的系统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成倍地提高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降低正交频分复用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正交频分复用(OFDM)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主要缺点是有较高的峰均比(PAPR),虽然有许多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的方案,但是却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本文通过改进一种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复杂性和峰均比的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使用块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信号合并的方案,适用于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在瑞利慢衰落信道下,只需要少量的训练符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信道噪声干扰和多址接入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一个满负荷的下行链路中,块最小均方自适应合并的性能接近非自适应的最小均方误差合并(MMSEC);而在轻负荷(由激活用户数衡量)的情况下,性能优于MMSEC。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载波系统中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普遍较高的问题,首先给出预编码技术抑制PAPR的基本思路和预编码矩阵的一般性设计规则;然后将降低信号峰值的问题转化为在信号瞬时功率均值不变的条件下最小化信号瞬时功率方差的优化问题;最后,为了使预编码矩阵能够联合改善载波的相位和发送信号的非周期自相关性以提高PAPR的抑制效果,基于梯度搜索算法提出一种将非周期自相关性和相位共同优化的算法求解上述最小化问题,通过互补误差函数(Complementar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CDF)表示对PAPR的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影响甚至稍微提高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前提下,相比于预编码方法改善约0.8 dB。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多径效应对伪码扩频测距精度的影响,研究了航天测控系统中多径信号的特征,建立了系统的信道模型。利用MATLAB搭建仿真平台,比较了不同环境下多径效应对测距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测距误差的均值和抖动随着信噪比的增大而减小,莱斯因子越大,测距误差的均值越小;而多径信号的相对延迟越大,多径信号的数量越多,测距误差的抖动越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弱直扩信号的盲检测与估计问题,在接收方未知发送方扩频序列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恢复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扩频码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它的输入是接收到的信号,而其期望输出是和输入相同的信号,根据误差反向传播来有监督地调节神经网络,网络达到收敛时根据第二层权值的符号函数值即可盲估计出扩频码序列。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负信噪比情况下,该方法也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防空作战中的多批次目标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目标分配的约束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问题的求解;然后,给出了问题求解的详细步骤和粒子群算法的应用规则;最后,基于仿真算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及计算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