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认知无线电中,由于次用户干扰门限要求的存在,传统频谱功率分配方式获得的次用户有效信道容量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频谱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建立基于干扰距离的认知网络干扰模型,将频谱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并借助混合随机变异思想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针对寻优过程中的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比的外点法,保证粒子群在可行域中寻优,最终获得频谱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次用户有效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个新建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高效频率指配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频谱管理规范,研究了在已有多台站场景下的频率指配算法。总结了导航台站频率指配的复用干扰和频率配对两个约束条件,给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的频率指配度量准则,设计了单个新建台站的频率指配算法,给出了多台站频率指配的深度优先递归搜索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为多个新建台站同时指配频率时,可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防空作战中的多批次目标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目标分配的约束 优化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问题的求解;然后,给出了问题求 解的详细步骤和粒子群算法的应用规则;最后,基于仿真算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 有效性及计算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5G中终端的能量消耗和频谱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在终端直通技术(D2D)中尤为突出。为了提高D2D对用户(DP)的能效和资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联合功率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以最大化D2D链路总能效为目标,将构造的资源分配矩阵和功率分配矩阵作为粒子的位置,依照蜂窝用户(CU)和DP服务质量的约束来修正粒子位置和速度,使之适合于原分式规划问题的求解,合理地提升了DP的总能效,实现了一个DP链路能复用多个CU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使能效显著提升,而且使资源利用率提高了80%。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粒子群密度聚类算法和对粒子群的初始化方法。该算法具有传统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解的特点,同时从密度的角度考虑了数据总体的分布,增强了寻找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并通过对粒子群的初始化加快了粒子群的收敛速度,得到了更好的聚类效果。对仿真数据和IRIS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聚类效果优于传统粒子群聚类算法和K均值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多天线配置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而天线选择技术能在保持系统优点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运算复杂度以及硬件成本。为了能在时变的信道条件下快速地选择出一组最优的天线子集,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的改进的天线选择算法。推导出了二进制粒子群联合收发端天线选择的信道容量公式,并将其作为粒子群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使天线选择问题转换成二进制编码串的组合优化问题。通过改进模糊函数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让二进制粒子群尽可能地收敛于全局最优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在降低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收敛性,且系统信道容量趋近于最优算法。  相似文献   

7.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基于群体智能的一种优化算法。该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可调参数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飞速发展。介绍了PSO提出的背景、PSO的思想和原理,分析并总结了PSO的优缺点。根据PSO算法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总结了PSO算法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并展望了PSO还需要完善或继续研究的问题,展望了PSO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首先在算法中采用惯性权重的分段递减策略,以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然后在算法后期,引入拉伸技术剔除比局部极值大的点,缩小搜索空间,使算法能及时跳出局部最优从而加速收敛,最后提出了基于HPSO算法的多用户检测器。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相同的条件下,该多用户检测器的误码率和抗远近效应性能更接近于最佳多用户检测器,有效解决了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多址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输调度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一个难题。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可以解决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有效求解算法。提出了改变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并应用该方法用于求解典型的运输调度问题,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而且减少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标准粒子群算法即全局—局部最优信息比粒子群算法。该算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全局—局部最优最小值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了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解的质量和鲁棒性上都表现出了较优的性能,是求解车辆调度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多信道联合组网时隙分配问题的特点,提出分配时隙时应该综合考虑容量需求、负载均衡和分配均匀度三方面因素,并设计了估计该三方面需求满足程度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适用于求解该问题的优化算法。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新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多信道联合组网环境下的时隙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局域增强系统(LAAS)的频率指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保护服务区的频率指配方法。根据LAAS频率保护服务区的定义,在机载接收机信号干扰比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传播模型和空间几何关系,详细描述了计算LAAS台站间最小保护间隔的方法。计算结果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规范吻合,为LAAS设备的频率指配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导航频率资源利用率,解决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战场频率分配问题的形式化定义,并提出了一类标准问题测试集。针对问题特点,指出了现有频率分配策略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迁移策略的战场频率动态分配新算法。新策略中,算法每一次迭代结束前,都以随机候选解和基于上一代最优解生成的候选解作为迁移种群来替换当前种群中较差的解,其中,迁移种群的生成过程受当前可用频率资源的限制。仿真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战场频率动态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频率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蜜源优化的频率分配方法。首先提出了评估干扰程度的计算方法,对传统人工蜂群算法的引领蜂搜索行为进行改进,并重新设计跟随蜂搜索行为,增加选择性变异操作,以达到增加蜜源多样性以及降低陷入局部最优解可能性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搜索效率和稳定性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在有效时间内找到满足频率距离约束的频率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系统级和行为级快速验证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射频接收机前端的频率合成器。传统行为级模型一般是基于理想环路进行参数提取,误差较大。为此,首先,分别利用MATLAB和Verilog-AMS对频率合成器建立理想行为级模型与非理想行为级模型,并根据行为级模型提取与优化的环路参数,采用SMIC 180 nm CMOS工艺设计仿真电路级频率合成器;其次,建立MATLAB噪声模型,对电路级各个模块的噪声进行拟合,评估频率合成器系统的整体噪声性能。所提出的频率合成器设计方法对电路级设计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并有助于电路级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模因演算法的原理以及与遗传算法之间的关系。基于遗传算法在求解频率分配 问题时的有效性,指出了使用模因演算法解决同类问题的可行性。针对一个实际的频率分配 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正整数序列编码方式的模因演求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新算法能够在有效时间内找到满足电磁兼容特性的频率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formulates the assignment problem in a dynamic setting where both the system and the instrument generation are dynamically modeled, taking explicit account of finite adjustment speeds. The decentralized stabilization problem for this dynamic model is then formulated, and several special cases are solved. An example of a two-country model is presented in which target variables of the two governments overlap. The root-locus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stabilization problem for this exampl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dynamic settin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有效地对航空通信频率进行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方法。通过对频率动态分配思路进行分析,建立了频率动态分配框架,给出了频率动态分配的具体流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问题,定义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约束条件,建立了航空通信频率动态分配模型。最后,运用量子遗传算法和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量子遗传算法在种群适应度和收敛速度上具备明显的优越性,频率动态分配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种群数量条件动态调整适应度,能够较好满足航空通信频率分配问题动态性、准确性、时效性等实践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prevalence of the Web, most decision-makers are likely to use the Web to support their decision-making. Furthermore, many decision-makers begin to seek cooperators on the Internet to help them to solve complex decision problem. In the paper, we propose a research framework for Group Coopera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GCDSS) and determine three layers such as task layer, cooperator layer and resource layer to characterize it and demonstrate how electronic market could facilitate cooperation in GCDSS. Then we present the negotiation model of GCDSS and propose a task decomposition method based on which one can decompose a complex problem into a formal task AND/OR tree. We also propose a task assignment method based on extended Contract Net to perform task allocation in GCDSS and describe the group co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Knowledge Query and Manipulation Language (KQML). An optimal policy is designed to find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ask AND/OR tree and cooper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is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n in China. Finally, we conclude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research contribution, along with some proposal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