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具有开放式架构的新型高速数据传输终端平台,它以RapidIO作为各处理板卡的监控指令接口,以两个8×PCIe作为各处理板卡的数据接口。设计了有源交换网络背板实现系统互联;设计了通用处理板卡通过软件重构以实现数据上行调制或数据下行接收功能;下行接收的数据通过块数据传输,传输速率最高达40 Gb/s;通过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扩展固态盘阵列实现数据高速记录,数据记录速率不低于500 MB/s;通过万兆以太网接口实现数据高速实时转发,数据转发速率不低于4 Gb/s;上行调制数据实时注入实时调制,数据速率不低于2 Gb/s。该平台硬件可扩展,软件可升级,控制和数据总线解耦合,可通过软件重构实现功能配置和在线更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已在地面终端站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继卫星系统地面终端站测控与数传业务设备套量种类繁多、专用性强、互替性弱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地面站基带开放式平台架构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嵌入式云平台部署方案和基于蓝图技术的全景动态重构技术路线,解决了地面终端站基带功能可扩展、终端可灵活重构、计算资源可按需配置、业务功能可在线定制和快速切换等问题。研制了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演示实验,网络互联速率达到40 Gb/s,入网子颗粒5个,微颗粒达到32个,部署业务种类达到4种,单功能重构时间为30 s,与传统测控基带设备相比,在相同的建设成本下,处理能力提升5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中继卫星系统地面终端适应战时快速响应与机动部署的能力,并有效降低设备研发、运营维护以及未来性能升级的成本。  相似文献   

3.
用户终端在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中继卫星系统用户终 端的分类、功能和组成,重点对用户终端采用的全数字化可编程综合基带、自动增益控制( AGC)、相参转发和小型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已工程实现的用户终端功能和性能 满足系统要求。最后,提出了用户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口的商业地球同步卫星其地面测控系统一般由地理上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地面站组成,每个站有一个卫星控制中心(SCC)和基带、链路及天线系统。为了提高地面测控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操作人员,重点研究了两个卫星控制中心、两个地面站的测控(TT&C)设备之间相互融合与互操作问题。提出通过统一两个站SCC、自动监控系统(MCS)、基带的接口,保持SCC数据库同步,实现两个站的融合。在MCS的配合下,在遥测、遥控、测距和校零模式下可以实现双站的互操作,每个站的SCC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站的基带、链路及天线接收下行遥测数据,发送上行遥控和测距信号。所提出的双站融合与互操作设计在多个出口卫星项目地面测控系统中得到应用,降低了系统运行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四级海况下海上小型浮标与岸基站数据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设计和研制了一种高速率、低延时和高可靠的S频段卫星中继通信终端。该卫星中继通信终端由S频段中继通信机、抛物面天线、伺服跟踪机构、电源变换模块、温度控制器以及耐10 m水压的天线罩体等组成。终端为直径1 m的半球体,质量小于30 kg,最大峰值功耗小于等于130 W。卫星中继通信终端利用快速捕获跟踪卫星信号技术,能在7 s内迅速捕获和跟踪卫星前向链路信号;采用自适应海况可变码率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四级海况下,卫星中继通信终端实现了浮标与岸站之间最大2Mb/s高速率实时数据传输,大回路数据通信误码率小于等于10-5。  相似文献   

6.
利用多片ADSP-21160构造了并行高速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实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的R-D算法流程。通过研究高效并行处理算法和可靠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法,确保了R-D算法的可行性和实时性。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实现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是转发地球站对低、中轨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和中继从航天器发回地面的信息的卫星通信系统,自适应多波束形成是TDRSS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讨论了一种基于中频实数加权的LMS算法的自适应多波束形成方法,采用两路正交实信号进行实数加权,大大节约了硬件资源。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结果都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PMC规范的高速数据传输板的硬件设计方案以及DMA方式数据传输的实现机制.高性能的硬件体系结构结合高效率的DMA实现机制,使得本设计具备很强的数据吞吐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雷达信号记录系统与回放系统之间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节省资源、提高实时性以及简化实现复杂度的角度出发,对“北斗”三号B1C信号进行硬件实时生成。首先,介绍了B1C生成相关理论并将B1C信号生成拆分成子模块进行研究和生成;其次,采用统一的系统时钟和精密的相位控制保证了B1C信号数据分量与导频分量及分量内部之间的严格对齐;最后,针对导频分量虚部,给出了一种硬件上可消除虚数运算的生成方式,解决了硬件上虚数信号难以生成这一难题,最终实时生成B1C信号。生成结果表明,理论仿真与硬件生成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B1C信号硬件生成方式的正确性,且该生成方式简单、灵活,占用资源少,易于工程实现。 B1C信号的实时生成不仅可为接收终端基带信号处理提供模块设计参考,同时也可为信号接收处理提供测试用信号。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8):212-2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由于游戏平台的数据快速处理需求,构建基于分布式+关系数据混合多元的大数据处理架构。针对高价值密度的结构化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处理;大量无序的非结构化数据采用分布式机制处理。两种类型数据实现有序化后,统一交予传统关系数据库构建关系化模型并展示,既能实现关键经营分析数据的高效处理,又能满足无序的日志数据规模化处理需求。通过剖析其总体架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从而为其他业务平台大数据分析建设和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已有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进行了评述,指出数据存储方式决定了空间叠加方式的选取,然后基于当前流行的关系数据模型,对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将拓扑复合数据结构引入关系数据模型的空间叠加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已有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进行了评述.指出数据存储方式决定了空间叠加方式的选取,然后基于当前流行的关系数据模型,对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将拓扑复合数据结构引入关系数据模型的空间叠加设想.  相似文献   

13.
Big data     
Big data is defined and distinguished from a mere moment in the “ancient quest to measure.” Specific discontinuities in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identified which, the paper argues, have large consequences for the social order. The infrastructure that runs on big data is described as diffusing with unprecedented speed but as being difficult to analyze and critique, and therefore the designers of society’s big data infrastructure, whether human or machines, play an unacknowledged legislative function of great consequence.  相似文献   

14.
15.
Data fusion poses challeng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for inferring the joint distribution of two random variables whe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s mainly confined to the marginal distributions. When the variables are categorical, the challenges are even more severe. Applications of categorical data fusion are of top importance in marketing, especially in advertising. A great deal of categorical data fusion methods are confined to binary variable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categorical data fusion that extends previous methodologies and applies to categorical variables with any number of levels. We introduce a new concept of “evident dependence” that describes a variety of patterns of joint distributions given the marginal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partially fused data, our method smoothly accommodates a Bayesian approach based on mixtures of joint distributions constructed using evident dependence. The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using data from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Trade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astern Europe has been less subjected to analytical scrutiny than trade among other regions. This is partly because the share of this trade in world trade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lso because economic information and data on this trade are scarce, incomplete and of uncertain reliabil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lace East-South trade in perspective, review the available databases bearing on this trade, and examine the main analytical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use of such data.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World Bank.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Bela Balassa, Refik Erzan, Paul Meo, Aziz Tay and Alexander Yeats for helpful comment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高码速数据接收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系统交叉极 化鉴别率、高码速数据接收链路误码性能的主要环节,提出了天馈、高码速数据接收链路的 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案。据此设计并建成的频率复用高码速率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已成功接 收了国内首颗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资源三号”卫星,数据速率450 Mbit/s× 2)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应用LVDS技术解决雷达系统中多信道、高速数据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应用LVDS技术解决雷达系统中多信道、高速数据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业务数据的完整备份和科学的恢复方案可使交换设备在出现故障后迅速恢复.合理的备份策略应该容易操作并对各种重要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通信交换网络系统的风险.文章对通信交换网络中程控交换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做了详细的描述,对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