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的资产构建或者生产的,应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本文在这里主要对借款费用的确认及开始资本化的时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当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时,每一会计期间专门借款的费用应予资本化,资本化金额通过运用“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资本化率”确定。当借款费用金额大于所计算的资本化金额时,将资本化金额计入固定资产、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成本,将借款费用金额和资本化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当借款费用金额小于或等于资本化金额时,则将借款费用金额全部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工程物资或在建工程成本。由此可见,准确地计算“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和“资本化率”是正确进行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敏 《时代经贸》2007,5(7Z):160-160
自2007年1月1日施行的借款费用新准则对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作出了改进,但要求当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本金时,应当考虑占用的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问题,而原借款费用准则不考虑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笔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敏 《时代经贸》2007,5(7):160
自2007年1月1日施行的借款费用新准则对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作出了改进,但要求当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本金时,应当考虑占用的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问题,而原借款费用准则不考虑一般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笔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如果占用了一般借款应将其相应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本文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建造或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超过专门借款支出的资产与被占用的该资产的资金来源渠道之间的非对应性关系,论证了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标准和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17号借款费用在可予资本化资产范围、借款范围、资本化金额计算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修改,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简单探讨一下在新准则下借款费用期间与金额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17号借款费用在可予资本化资产范围、借款范围、资本化金额计算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修改,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增加了企业的资产.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简单探讨一下在新准则下借款费用期间与金额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呈现的一个新特点是费用资本化,这体现在几项会计准则中,包括借款费用、无形资产研发费用和职工薪酬。费用资本化对企业支出中符合资产确认和计量要求的部分予以资本化,即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中,这种做法遵循了新准则客观性、重要性、可比性和相关性原则的要求,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淑 《经济师》2008,(6):156-157
借款费用有两种会计核算方法:费用化和资本化.借款费用是否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文章叙述了新旧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在资本化等方面规定的变化.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文章重点阐述了新准则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认和计量,最后指出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并提出使这一会计准则得到更广泛地应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鲍洋春  谢华 《经济论坛》2007,(23):135-136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准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本文就内部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特点、其积极作用以及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同年7月,财政部又颁布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并从9月起开始执行。其中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在第13条中有如下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人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相似文献   

12.
借款费用是否需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好坏,而且也会影响到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本文叙述了新旧企业准则——借款费用在资本化等方面规定的变化,着重分析了新借款费用会计准则设计上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于借款费用的确认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资产和损益,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上会计界对借款费用多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式逐渐被提到议程上.在历经长期争议后,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了确认和规范.本文分析了我国实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剖析了应用借款费用准则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应用借款费用准则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筹资而进行借款,由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相关成本称为借款利息。在会计处理中,时于借款利息有两种处理方法,即将其资本化或是将其费用化。由于资本化是将借款利息计入资产成本,而费用化是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这就会在处理时直接对企业的资产和费用的讲师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会计处理时要恰当的处理好资本化多少和费用化多少,从而实现财务状况的正确衡量。文中中借款利息资本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无形资产准则的四点变化 (一)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方法 我国现行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账户。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予以费用化。  相似文献   

16.
项目投资中利息资本化核算方法,在新会计准则下更趋合理:与原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有很大改变: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规定一般借款也可资本化处理,将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分别纳入会计准则;对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问题扩大到"相关资产".本文结合项目投资例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更注重借款费用的经济实质,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本文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时间和计算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在旧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使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更加符合实际,如何正确的核算这部分借款费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文章将通过理论和实例阐述借款费用的概念、新旧准则的差异、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焦烨妍 《当代经济》2007,(11S):132-133
为在竞争中取胜,企业每年会发生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对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显得十分必要。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我国对于研究开发费用采用了费用化和资本化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阶段界定出发,研究如何合理确定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并通过案例来分析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实务,进而希望为企业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界定与量化标准不明,利息资本化成了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的《借款费用》准则在贯彻稳健性原则方面作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借款费用核算的难度。本文根据《借款费用》准则,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进行一些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