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库业务的迅速发展,国库资金汇划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包括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和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从相对间接、相对封闭的资金清算体系转变为直达快通的、开放式的资金清算体系。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被推到资金清算的前台,处在资金风险的关口,国库资金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切实有效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成为当前国库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国库作为直接参与者参加支付系统,使国库资金清算从单一、间接的行库往来方式,拓展为行库往来、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并存的多渠道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部门步入了银行支付清算业务前台,也使得国库会计核算体系由相对间接、封闭演变为直接、开放,风险陡增.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国库资金清算更加快捷、灵活、多样,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库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国库资金的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从一个相对封闭、相对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转换到一个开放的直接的资金清算体系。由于现行的县域资金清算及同城票据交换业务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使国库资金风险前移,交换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极易引发国库资金清算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国库资金清算业务摆脱了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了资金汇划环节,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支付系统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内部往来等多种方式,国库会计核算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国库会  相似文献   

6.
一、国库会计工作的新变化及存在的问题(一)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1.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2.高风险业务将考验国库人员  相似文献   

7.
财税体制建设是引导投资导向、强化宏观调控机制的关键,也就形成了目前国库业务迅速发展的局面。随着国库部门直接纳入支付清算系统,其清算方式由原来的行库往来业务清算发展到现在的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和行库往来四种方式;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部分地方实行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等。以上种种措施在拓宽国库资金的汇划渠道,提高国库业务核算的快捷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风险,使之风险点增多,风险隐蔽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库业务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是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由原来的行库往来业务清算发展到现在的支付系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的国库发案率来看基层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工作仍是薄弱环节。随着国库业务不断深化、拓展,资金清算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3.0版的全面推广运用,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国库资金汇划清算已由过去单纯的"行库往来"核算模式转变为同城票据交换、支付系统往来和国库内部往来多渠道的核算模式,国库部门已经走向资金结算的前台。各级国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金融、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库摆脱了长期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赖,拥有了如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从此驶上快车道。但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同样增大了国库资金的风险,使国库风险点前移。由原来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大额支付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部门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的第一线,国库资金风险增大了。这使得国库事后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客观上也要求监督人员在细致上下功夫,对每一笔传票和附件监督到位。  相似文献   

12.
邰陆 《中国金融》2003,(5):60-60
国库业务加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下称“支付系统”)汇划清算和会计核算新系统(下称“新系统”)运行后,将取消行库往来,国库业务将脱离会计部门的资金汇划和清算渠道,拥有自己独立的联行行号和清算方式进行资金划转。这样可以减少国库资金的汇划环节,加速资金的汇划速度,同时也可简化资金汇划手续,拥有直达、畅通的资金汇划渠道,为财政资金高效运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与以前的系统相比,国库支付清算系统改革后的新变化有以下几点。(一)增设了支付系统往来资金清算方式。支付系统设有国家和地市级城市两级处理中心,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  相似文献   

13.
刘伟  薛辉 《黑龙江金融》2005,(11):75-75
一、目前县级国库资金风险或潜在风险的 成因 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的改变使资 金风险点前移。仅就县级国库而言,国库资金清 算和汇划“废除”了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 式,启用了“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 两种资金清算方式和汇划途径。从此,国库部门 便处于资金清算和汇划的最前沿,其直接参与 同城清算以及与管辖国库之间的预算资金收人 或拨付业务、国库“印、押、证”的管理、处理暂收 暂付、查询查复等重要会计事项业务,无疑增加 了业务风险隐患。突出地体现在挂账、解挂账、 异地拨款和查询查复等业务操作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库核算管理业务现代化、电子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国库资金汇划渠道进一步拓宽,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由单一的行库往来扩展到支付系统往来、国库内部往来等多种形式。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库服务水平和手段不断提升,国库服务范围也由传统的预算收支业务向直接发放政府专项补贴资金等业务拓展延伸。国库资金清算由间接转变为直接,国库资金走向由单边发展为多向,国库资金风险关口进一步前移,风险系数陡然加大。因此,各级国库应建立和完善国库资金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国库资金风险事前提示、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功能,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从基础上控制差错事故,从根本上杜绝案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发军 《金融会计》2005,(12):63-63,58
会计凭证是银行、单位和个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它涉及客户和银行、银行和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对保证支付结算活动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作用。随着2005年3月7日我地区国库内部往来的开通,国库内部自成资金汇划体系,资金清算方式由过去的行库往来变为现在的国库内部往来,国库账务处理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正确管理和使用国库会计凭证成为防范国库内部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事后监督作为确保会计核算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是国库业务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对规范国库会计核算行为,防范资金风险,增强国库业务人员恪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国库会计核算系统(TBS4.0)接入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国库资金汇划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模式,转变为现行的同城票据交换、  相似文献   

17.
徐婷 《时代金融》2010,(8X):152-153
<正>会计凭证是银行、单位和个人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它涉及客户和银行、银行和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对保证支付结算活动的有序进行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县国库内部往来的开通,国库内部自成资金汇划体系,资金清算方式由过去的行库往来变为现在的国库内部往来,国库账务处理所使用的会计凭  相似文献   

18.
一、新支付模式下国库资金汇划报解的积极影响 1.加快了国库资金周转.支付系统的完善和上线运行,取消了电子同城清算和行库往来方式清算资金,以益阳市区为例,现拥有支付系统行号的商业银行和县级农村信用联社通过支付系统,直接向国库汇划资金,每日税款报解次数由原来的1次增加为2次至3次,税款平均在途时间由2到3天甚至更长,缩短为半天,城区清算网点由16个增加到31个.无论是从清算网点个数,清算环节还是从交换场次,都加快了税款的入库速度.  相似文献   

19.
邹梅群  夏靖 《上海金融》2005,(10):57-59
当前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库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拥有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资金清算方式的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内控管理,实现国库业务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全面防范和控制国库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应用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库会计业务核算方式有了较大转变,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业务量骤增,资金汇划渠道由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和支付系统往来等多种方式,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探索国库会计管理的新模式——国库会计业务柜员制管理,是国库业务管理工作适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发展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