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新路子。这是我们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必须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完成;  相似文献   

2.
于波 《发展导刊》2004,(4):43-4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解决这一课题涉及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纲带目,从根本抓起。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理论勇气,从回顾和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进程入手,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基本经验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实践经验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抓住了执政党建设的关键,阐明了执政党建设的目的和归宿,推动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的执政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运行其执政权力的,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须臾也离不开其生存和运行的环境,这是挖掘政党潜力,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取决于执政党对执政环境的正确把握和对执政使命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是,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和国家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潮流变化所带来的冲击。真正做到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个政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并始终保持生动的活力、昂扬的战斗力、不衰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凝聚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纳新与吐故。纳新是为了补充富有时代性的新鲜血液,使政党在纳新中实现与时俱进;吐故则是为了将不能践行党的宗旨,损害党的肌体健康的“自由基”及时清除出党。如果不是这样,这个政党就一定会发生“癌变”,并最终走向灭亡。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纳新吐故问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意义十分重大。这也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现在已经有83年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产党执政到现在也已经55年了,为什么现在党中央要通过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它的重要性、紧迫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我想可以从“一大课题,两大转变,三个变化,四个方面,五种能力”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任何执政党都必然面临维护执政安全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从历史上讲,共产党不是在议会体制内产生的,不存在同其他政党轮流执政的问题。它要执政并长期执政,就要始终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而苏共执政失败的教训也说明,共产党的这一执政特点又是不可逆的。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执政安全意识,因此,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我们必须对影响党执政安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以便应对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  相似文献   

10.
政党的“执政方式”是指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党政合一、集权于党”的执政方式。这种传统的执政方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合理性。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是政治文明建设和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无论是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强制要求,还是国际政治多极化、国家治理民主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强力影响,无论是执政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还是当前对提高执政能力的强力诉求,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新的时代、新的国情、新的历史任务使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具有新的特点。哲学不仅是哲学观点的总和,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为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和艺术展现出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与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及其基本特点,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认为,在上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党和国家应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突出提出和解决。同时他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物质基础,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可靠保障;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时应把握的关键,如何使帮带后富成为“中心课题”,是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的关键;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地区如何帮助不发达地区致富,以解决沿海与内地的差距问题以及如何调节个人的收入差距,以解决社会成员问的贫富悬殊问题,是共同富裕这一”中心课题”的两大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经济伦理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经济和伦理道德密切结合,是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和时代精神的结晶.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观,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法治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认清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的法治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他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多、民主法制少。”这样特殊的国情,甚至影响到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弊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此非常时期,在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仍然以昂扬的姿态蓬勃发展,与苏联解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启示我们,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共产党就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即从废除人民公社飞跃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飞跃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社会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阐述了我国未来农业的战略构想,指明了发展集体经济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徐虎 《经济经纬》2006,2(3):10-12
在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经济的增长速度方面,我们党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邓小平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文明进步、国家稳定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等许多重大问题,形成了非常深刻与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对社会基本矛盾的重新认识和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的重新选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体现的思想,今天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共识"是国际社会用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彰显了"北京共识"的意义与价值,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认同并推崇,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与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政治概念的思想基础是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邓小平的政治概念的含义是在他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过程。邓小平的政治概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概念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