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礼 《数据》2013,(11):67-67
在同学聚会上,一位同学所获得的成就吸引了我们。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位同学成绩平平,并不出众。但是,让我们都未曾想到的是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他竟然超过了班上所有的人。聚会中,大家不约而同地问起了他成功的秘诀,他淡淡地说:"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做同一件事上。"原来,大学毕业后,这位同学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恒 《秘书工作》2006,(9):21-24
上一期我给大家讲述了我的父亲胡耀邦博览群书、点滴积累等鲜为人知的读书故事,使大家对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及独具一格的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他在读书过程中如何学以致用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他要走了     
他要走了张夫他要走了。我们都知道他快要离休了,可平时似乎谁也没在意。在近年度个人总结会上,他最后一个发言,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我马上就要到站下车了,这算是最后一次参加总结会喽!”人家都为他的诙谐发出轻轻的笑声。我的心却不禁一颤:我们大家都悠悠然地...  相似文献   

4.
萧三匝 《中国企业家》2015,(24):112-112
见褚时健之前,我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他是个讷言的人。在欢迎王石一行的晚宴上,大家请他讲话,他说的不超过五句。  相似文献   

5.
声音     
《厂长经理之友》2013,(9):13-13
让员工活得越来越有尊严“京东现在每年发的股票。真的比我多,我愿意拿出我的股票跟大家分享。我希望大家跟着自己一起一心一意的战斗。”——刘强东京东CEO刘强东日前在内部培训上如此说道、他许诺,保证大家活得越来越尊严,通过合法途径让员工变得富有;只要大家合法经营,不要贪污,公司会有很好的报酬  相似文献   

6.
升起的朝阳     
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日子里,我来到朝阳林场采访了常铁石场长,他热情地接待了我。这是一位精明强干、有管理才能的领导。他以前在红光林场任场长时,把一个破大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人们想起那段事时,  相似文献   

7.
八月初的上海浦东骄阳似火,但走进赵先生的家,阵阵凉意扑面而来。为了迎接笔者的造访,喜欢享受自然风的赵先生,却早早地开好了空调并在茶几上放好了凉茶。看到这番情景,如同拜读他的书一样,顿时让我们感受了大家风范。我们都在享受物业服务带来的好处赵先生非常直率,未等我们坐定,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对物业管理的感受。“我对建筑有点研究,物业管理我不是内行,但对小区我非常熟悉。在这里,我已经住了四年,亲眼目睹了小区的变化。小区非常成熟,安宁。我对这里提供的物业服务很满意。”谈话时,赵先生还不时以国外的物业管理进行对照。他说:…  相似文献   

8.
情系审计痴心不改面对荣誉本色依然□谭广鑫□曾荣获一九九四年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的都昌县审计局局长彭纪芳同志,今天的情况如何?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彭纪芳同志仍在县审计局长这个岗位上,他对审计事业深情未改。对审计工作的开拓进取和执着追求,铸就他艰苦朴...  相似文献   

9.
中国创造不了价值,主要是缺少土壤,这个土壤就是产权保护制度。在硅谷,大家拼命地加班,说不定哪天就一夜暴富了。我有一个朋友,当年我去美国的时候,他的公司比华为还大,他抱着一夜暴富的想法,20多年也没暴富。但像他一样的千百万美国人,有可能就这样奋斗毕生,也有可能会挤压出某一个人的成功,比如乔布斯,比如扎克伯格。也就是说,财产保护制度,让大家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鼓掌的事儿是洋玩意儿还是土玩意儿,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既然鼓掌已经普及到了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程度,我们是否也要想一想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鼓掌?若论为何而鼓掌,我想,如果不是纯粹地出于礼节或礼貌而象征性地拍打几下双手,一般地说,鼓掌这种行为总是伴随着一件或者多少件令自己愉悦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朋友病了,好几个朋友送他上医院时,不可能发生鼓掌;可当大家看到他红光满面地从医院回到家里时,却完全可以同时鼓掌,欢庆他的痊愈。真心真意的鼓掌,定然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双方思想、情感在交汇点上擦出的火花,是共鸣。可有些鼓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甚至还  相似文献   

11.
王丹 《人力资源》2008,(8):55-59
Sam在一家大型跨国企业任公关部总监.他发现,只要一打开电脑,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登陆MSN、QQ等即时聊天软件,一旦看到有人上线,他就会主动和人家聊上几句,"经常同时开着五六个聊天窗口,忙得不亦乐乎".一旦出差,Sam总感到飞机上无法上网的时刻最是难熬,"飞机刚落地还在跑道滑行时,我就会立即打开电脑,查查邮件,和大家聊几句."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的一个仲夏夜,在吉林省松原市的一次笔会上。碧空如洗,星河低垂,一望无际的查干湖之畔,文友们兴致勃勃地举行了篝火晚会。来自西安的小伙子狄马演唱的陕北民歌,令大家如痴如醉。哎呀,他的陕北民歌唱得真地道。雄浑、苍凉,又淳朴、深情,彼时的高天阔地与陕北黄土高坡的空旷荒远一脉相通。晚会后,我说他唱得好。他说哪天你到了陕西我找几个真能唱的让你听听。回陕西后,他即给我电邮来他收集的一部分未经处理的陕北民歌。其中有首《白马调》,狄马说,《东方红》用的就是这首歌的曲调,歌词是这样的:骑白马,跑沙滩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咱俩捆…  相似文献   

13.
听说B君已经出来了,不知他出来以后干什么去了。“咱——又没本事,出去,能干什么呢!”在监狱接待室里,我们一行五人去看B君,B君对大家说过的话,六七年时间过去了,直到今天,仍然清晰地回荡在我的耳边。他像霜打过的草,软兮兮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抚弄着从头上卸下来的八角毛线帽,时  相似文献   

14.
记者日前采访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纪正昆司长,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质量法》)时,他显得非常激动地说:"我为这部法律倾注了全部心血,整整5年时间,我一直拿着这支笔,集中了全国各行各业的智慧都落在这支笔上,它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我对它有很深的感情,我今  相似文献   

15.
1962年10月下旬的一天,舟山群岛秋高气爽, 海风习习,郭沫若同夫人于立群等一行人来到了普陀山。郭老饶有兴趣地游览了普济寺、法雨寺, 参观了“九龙殿”,又提出要上佛顶山。陪同的工作人员觉得佛顶山山高岭陡,担心已70多岁高龄的郭老上不去,便借来一顶轿子。郭老连连摇头说:“不行,我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作罢。”他边走边打趣道:“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普陀山。你们欺我年老,没门儿,要不,大家来比一比,谁输了,罚诗一首!”走到半山腰,郭老有点气喘,便在路旁的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大家都劝他别上佛顶山了。郭老眨眨眼睛,神秘地说:“你们看,近处有林木葱茏,远处是海天相映,海边不断传来有节拍的潮声,这景色多么诱人啊!”  相似文献   

16.
张越越日记     
偶然在“张越访谈”的休息室里,听到几个倩丽的女孩儿压抑不住的笑声,凑近才知她们正在读张越老爸专为她写的日记。有人念了几句,便引起一片欢快的笑声,张越爽朗的笑声随即盖过了所有人的声音。这本日记是一本60年代的精装笔记本,靡页上刚劲洒脱的“张越越(张越儿时昵称)日记”被钢笔描得结实而张扬,开篇一页上首的“张越越纪事”极是匆忙和愉快。从日记上我们很快读到了一个父亲。事后张越用调侃的语调说:“我爸特别怪僻。他在我印象中永远是一个古怪的、不和人交流的人,他常常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别人视而不见,比如他看书时,你可以在他旁边闹、玩、喊叫,你随便跳,他不理你,但他一旦放下书和你说时,大家都会很怕他。我爸在工厂工作,我妈在报社工作。他们性格截然相反:我爸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是江西人,我妈爱说爱笑,经常家里有一帮朋友,是天津人。后来我就不与我爸住在一起,免得经常出事儿!他整齐,我特乱。他无数次地扔了我的作业,经常是我头天晚上做好的作业,第二天就会发现没了。他说这都是没用的!”张越拿起茶几上一张记着电话和留言的纸条无奈地说。“他的理由是:太乱了,你为什么不收拾好!我气极了就大声跟他喊:‘请你不要干涉我的生活方式!’”瞧!这父女俩,不是冤家不聚头。  相似文献   

17.
涂文开 《中外管理》2006,(5):114-115
不要怕和下属推心置腹 可能很多经理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他因为表现突出.被公司破格提拔为部门主管。当时比他有资格提升的人很多.有些人心里不服。大家虽然表面上不说,但会在工作配合中较劲.比如:不接受额外的工作要求和任务,推辞说自己有事,或者干脆说“这事你怎么不给别人干.偏偏给我干?”所以他上任后的压力很大。不过他在员工问题上还是处理得不错.包括:跟员工沟通、为他们创造空间和机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事方法等.逐渐赢得了大家的支持。我想他的一些做法也许值得王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期待:我要是能看穿别人的想法就好了。今天,我推荐一本帮助大家快速、轻松地确定对方想法的书:《你可以看透任何人》。本书作者是擅长人类行为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博士李伯曼,他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面部的细微表情和某些刻意的或无意识的行为等来判断他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9.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听完大家的回答后说:“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2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杨忠歧的专业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不过在政协会议上,他一不小心被同组的很多委员视为养生专家。第一次参加两会,他的开场白就使人印象深刻。他指着自己的胸牌说,很凑巧,我的政协委员号是1059,我是搞病虫害防治的,搞我们这行的都知道,1059是一种剧毒农药。"我,1059,剧毒农药。"大家哈哈大笑。可杨忠岐接下来的话题让他们的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