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大潮,将土地使用权推进了市场,推上了波澜壮阔的经济大舞台。土地成片开发、土地出让转让、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市场等等已成为经济生活的热点。可以预料,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市场体系的进程,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议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多维理论跟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绪亚 《特区经济》1995,(5):22-23,45
<正>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始于80年代初,根据我国政府预想,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土地全面实行有偿使用,而且是有限期的使用,不是永久的占有,还要允许土地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转让、流动。但因种种限制,目前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基本上还是双轨制,即无偿使用土地与有偿使用土地这两种方式同时存在。 土地利用的市场取向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十分科学而实际的选择,但仔细分析不免发现,在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整个进程中,无论是改革的取向还是目标的选定,其背后都缺乏系统而简洁的理论支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必须与以下土地理论问题相衔接。 第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利益分享与动力机制必须明确有效运行 土地是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成本和动力,土地利益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中分享,这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外其他改革对土地利益的分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本身也有利益分享问题。不  相似文献   

3.
推行地土收购储备制度被视为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之后,土地使用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自从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以来,我国城市土地市场迅速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4.
以行政划拨和有偿使用为主的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具有许多不足之处。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有利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有利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施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后的一个事实是土地的价格上涨了,但高地价并不是高房价的全部原因。  相似文献   

5.
培育与规范土地市场的若干问题王治,闫文政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经历了艰难的起步和发展后,已逐步将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用地制度推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使用轨道。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土地市场以及它在当代经济休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令...  相似文献   

6.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基本要素,在人类从事经济社会活动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门承担土地交易和产权转移、反映土地供需关系状况的土地市场,构成了房地产经济的运行基础,成为整个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程,不论是试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还是推行公开拍卖方式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都与市场化发展程度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一致。由此推论,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之时,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设立专门进行土地交换的固定场所,组建和培育土地交易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便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说新近出台的《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超  卢新海 《特区经济》2006,(4):353-354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武汉市土地储备出发,研究土地储备后地价的变化,揭示土地储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平 《改革与战略》2010,26(5):73-75,9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城市土地制度不断优化和调整的三十年。文章回顾了三十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从有偿使用的试点探索到招拍挂市场化土地出让模式的推广和完善过程,透视了城市土地宏观调控从行政手段到经济手段的转换路径,研究了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的演进逻辑,同时也检讨了现有城市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杜超  卢新海 《特区经济》2006,(4):353-354
土地储备制度是近几年来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房地产领域改革的一个热点.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武汉市土地储备出发,研究土地储备后地价的变化,揭示土地储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购房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活动快速发展。但是在看到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太大,部分城市已经超出人们的正常购买需求,因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分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其主要现状表现在:房价上涨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住房需求问题没有解决、土地和信贷政策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最后提出加强地产市场调控管理的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住房需求管理、进一步发挥土地和信贷政策制度的作用,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大力规范立地使用制度[本刊讯]去年以来,安徽省针对一些市、县在土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地使用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把过去无偿、无限期、行政划拨的使用制度,改革为有偿、有限期、以经济办法为主的使用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房地产领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甚为深重,土地和房产均由国家统包统揽,使用者长期无偿占用或低租金有偿使用.一方面造成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土地和房产资源浪费严重。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萎缩.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土地市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初步建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国家不断加大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力度,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促进了土地市场规范运作。但目前全国土地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违规设立开发区,非法占地、入市现象严重,“圈地风”盛行。一些地方任意出台土地优惠政策,滥用土地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转制改革,为全面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全面建立土地市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带来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全面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服好务。结合国有企业转制的具体形式,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资产具体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我国城市土地改革存在的问题,用马克思地租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实践: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可持续发展土地;"城中村改造"与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相协同。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对农民而言更是安身立命之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过程在不断加快,其中由城市发展而引发的集体土地国有化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集体土地资源供给与市场配置间价格矛盾,文章以现代产权经济理论为主线,阐述了马克思地租理论,据此提出集体所有土地地租价格构成,提出了现行征地制度的主要矛盾,分析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展开表现的问题和冲突,最后提出了改革我国征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全省推进国土资源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土地、矿产资源出让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全面深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没,着力拓展市场化配置的深度和广度。“招拍挂”出让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全省经营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权招拍挂出让面积达到100%,其中以拍卖方式出让的比例达85.43%;商品住宅用地l00%以拍卖方式出让。1-5月,全省土地供应总面积3271公顷,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5%,实现土地收益12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99%,实际到帐7…  相似文献   

18.
如何配置城镇国有土地资源,是一个涉及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与收益流失的有效控制和整个国有资产配置优化的迫切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将我国城镇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划分为完全计划型模式、计划为主型模式、完全批租型模式和批租为主型模式,并认为批租为主型模式是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模式与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构建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财政部日前表示,当前是推进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全面实现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李雄  方龙 《改革与战略》2010,26(1):86-89
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国有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单一的土地出让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改革的要求。土地出让制和土地年租制并非天生的对立派,两者各有不同的功能机制和适用范围,都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形式。我国内地应当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实行土地出让制和土地年租制并存的“混合体制”,积极有效推进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