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离制造业”现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业演进规律表明: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存在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移动的趋势,工业内部结构相继经历重化工业、加工组装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别为主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一国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在工业结构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易出“离制造业”和“产业空心化”现象,降低国家的竞争力。由于各产业相对工资收入差别、制造业预期利润率偏低、教育市场化以及包括媒体等社会舆论和地方政府无意识边缘化等因素的作用,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向来看,中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一定程度上的“离制造业”现象导致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达不到应有规模和吸收就业人数有限,竞争能力距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距离。避免“离制造业”现象,促进制造业发展,政府必须注意制度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它对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有着极强的相关带动作用。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改变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扩大就业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几乎无一例外地走上了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本文拟对日本发展汽车工业的经验及汽车工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意义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问题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铁苗  颜世辉 《珠江经济》2008,201(5):45-51
本文认为,目前广东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恶劣等问题。提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创新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把经济从依靠低成本优势和低水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依靠技术进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上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质量。同时要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与市场环境,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资金以及人才,提高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临海、温岭、玉环是台州市的经济强县(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二市一县把握住发展机遇抢得先机,加快发展本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浙江第一个经工商正式登记的股份合作经济企业就出现在温岭,这一新的经济模式为台州经济发层次,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开始成为主导产业,但低成本优势仍然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代初,南朝鲜确立“出口主导型”开发战略,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七十年代初,通过“重化工业化”,产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重化学工业;进入八十年代,积极实行产业结构的新转变,在继续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6.
依据陕西省投入产出表,按照行业分类标准,将制造业各部门按照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进行划分,测算细分部门间两业融合发展程度.通过计算投入产出系数,对比产业间前后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不高,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更多地依赖自身,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联系不紧密,其中制造业对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高,而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前向关联度较弱,对制造业部门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总体上来看,当前阶段两业融合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结合宁波实际,我们可以对宁波工业主导产业进行这样的选择与定位:石油及化学加工制造业、机械装备制造业、钢铁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强大生命力并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这是宁波工业主导产业的主体部分;纺织服装制造业目前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技术层次较低,必须进行改造升级,否则,将在下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被淘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虽然目前还比较幼小,但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并且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如果积极扶持,措施得当,有望成为新兴的、主宰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广东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梯度分工与合作表现得日益明显,世界制造业出现了以产业空间集聚为特点的发展方式.中国,尤其是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省有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而各类产业园区因其特有的产业聚集效应,在广东世界工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地图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但对选择什么样产业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体则众说纷坛。有人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急需转移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依据比较利益原则,认为沿海地区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它作为外向型产业发展的主体;有人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出发。  相似文献   

12.
外向型经济的产业体系是以出口为导向,以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价值增值,通过国际市场确认产业竞争地位和制造业水平,而形成的彼此相互联系的产业体系.它包括出口加工型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出口服务体系,出口农业体系及出口外贸体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东北地区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证.而落实扩大对外开放实施意见的当务之急是加快构筑整个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产业体系,这对拉动东北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元元 《特区经济》1992,(12):44-46
<正>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大亚湾临海工业区的发展十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于打破长期以来的闭关锁国状态,对于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但是,至今为止,我们所提出和实施的对外开放种种措施,还是浅层次和初级的,还是在走向(或者逼近)世界经济体系,而尚未真正加入世界经济体系。概括地说,在对外开放方面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还明显地具有三个方面的局限性:其一,还没有深入到产业配置、产业结构重组的层次来考虑对外开放,更多地停留在流通领域、交换领域来规划对外开放;其二,在对外开放的实施过程中,外商外资进入中国已较为容易,但本国资源主动地跟国外资源相结合,在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实现产业合作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风险资本业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高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然而,高新技术的创造没有固定的程式可以仿制,而是深深植根于一国或一地区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体系内。所以,我们分析和判断上海市发展风险资本业的方向时要清楚地了解上海市创造高科技的知识能力,才能最终确定风险资本业介入的具体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产业,从而提高风险资本的投资成功率,真正将社会资金流入亟待发展的高科技产业,促进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上海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学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宁 《特区经济》2009,(6):23-24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广东经济,暴露了广东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和资源大量消耗所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在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广东必须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而有效地应对危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考察广东产业结构四十年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已经得到以下的共识:农村打破以粮唯一的格局,由单一的生产结构向高层次的农村综合经济方向发展;工业通过技术引进改造,发挥了轻型工业结构的优势,取得较好成效;能源、交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加强,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产业外向型特征显著;乡镇企业举足轻重。与此并存的严重问题是:农业的支撑力不强;基础工业滞后而加工工业过度膨胀;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作为“先行官”的交通运输没有先行,邮电通讯业面临着新的巨大压力);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不大不小”的企业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各地区片面追求自成体系,削弱了地区特色与优势,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产业科技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亚云 《改革与战略》2010,26(2):129-133
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广东经济增长显著相关,第二、三产业是目前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广东省大力学习和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水平等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阮力 《上海经济》2004,(1):33-34
2004年,上海工业的汽车、电气机械和冶金等重工业行业的快速增长将仍是推动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但由汇率之争所引发的种种国际贸易壁垒,可能会对外向型产业(如服装业、家电制造业等)产生较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体制转轨等因素稳步有序地流向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受此影响,从业人员总体人数有所下降。基础工业吸收就业能力稳中有降,都市型工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新兴高科技制造业的产值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第三产业方面,2000年该产业从业人员数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起到了吸纳就业的中坚作用。其中,社会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就业增长率均较为突出、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则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保持了很高的就业增长率。因此,就政府而言,应顺应产业结构的提升趋势,加大力度建设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和宣传到劳动密集型三产就业,兼顾就业弱势群体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浦东工业正在形成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钢铁业、家用电器业、医药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到2000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0~1500亿元。目前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仍需政府对其进一步力。强规划、调控,特别要在人力、资金、技术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上向六大产业作出较大的倾斜。]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将采取增量扩张和存量调整并举的方略,使新兴支柱产业跨越式推进。随着一批特大型工业项目的引进,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的上马,将推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五油化工与精细化工、钢铁、家用电器、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