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经济》1992,(6):3-15
<正> 一在深圳建设社会主义“香港”,是改革开放新思路的形象化说法。概括起来,社会主义的“香港”应具如下特征: ——具有国际性城市的多种功能,成为连结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桥梁,组织国内外货物交换转口的枢纽,信息交流和技术转移的中转站,成为我国国际性、区域性的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实行自由港政策,通过完善一、二线管理,在特区内实施人员、资金和货物进出自由的特殊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深港经济关系对接的内容 深港经济关系对接,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深圳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因为香港回归以后仍然保留独立的关税区自由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特点,推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50年不变,赋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位,除国防外交以外香港得以高度自治,那么深圳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使香港稳定繁荣,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呢? (一)制度政策方面,深圳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争取中央的优惠政策,以利于香港平稳过渡。有人主张取消特区,把国内地区经济差距归咎于特区,这是不公正的。其实办特区已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普遍办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各类经济特区已突破800个,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0%以上。因此,全方位开放后,中央仍然要给特区特殊政策以保证顺利与香港接轨。第二,加大产权改革的力度,推动产权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前的重点一是大力进行企业兼并、产权转让和依法强制性破产,通过产权市场消灭国有企业亏损;二是划清在股份制  相似文献   

3.
<正>一、汕头特区同其他特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区位条件不同。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而汕头偏于粤东一隅,地处“省尾国角”,显然,地理区位优势不如深圳、珠海。 二是体制、政策不同。全国沿海4个特区中,汕头起步晚了一年,且只被批准搞一个1.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以后经过两次扩大,才使234平方公里的市区成为特区,而这一过程跨越10年,直至1991年才实现。小特区与大城市长期并存的体制,无疑给汕头建设带来诸多难题。而深圳一开始就确定为外向型、综合性、多功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一步到位。珠海也先于汕头于1988年扩大了特区范围,理顺了特区与非特区的关系。厦门早在1984年就被允许朝有限度自由港模式发展。并且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深圳和厦门已成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并具有地方立法权,享受了国家给予更优惠的金融信贷、财税等政策待遇,但汕头仍然是地级市建制,至今并没有地方立法权,这些政策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汕头特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是香港通往内地陆上运输的咽喉要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内地与香港经济联系日趋频密,商品的流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兴旺,也带动了特区涉外运输业的发展。为实现本世纪末将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目标,为深圳赶超亚洲“四小龙”做好先行官,交通业尤其涉外运输业是一个需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已批准成立岳阳市君山区人民政府。不久的将来,君山这颗举世瞩目的洞庭明珠,将成为湘北新崛起的经济特区而大放异彩!中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办特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办特区,中央号召全国投资建设特区,如广东的深圳、珠海、和汕头;另一种是一个部门、一个省或一个大企业集团所办的开发区,比如蛇口,由交通部的香港招商局来投资。君山要办特区,采取何种方式呢?应借鉴珠海西区和张家港市的经验,在国家没有投资,又没有大老板大财团支持的情况下,只能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奋勇开拓,走出一条新路。国务院决定在内地…  相似文献   

6.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近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大胆创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实践,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  相似文献   

7.
金晓斌 《特区经济》1997,(12):32-33
<正>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及香港回归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对于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宁波来说,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领域同香港开展经济金融合作,对特区和开放城市的二次创业及使深圳、宁波成为香港内地金融扩张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圳经济特区与其他特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在80年代先后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既吸收了国际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又具有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并举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并表现为这么几方面的共同点:一是都处在南部中国沿海地带;二是都享受大体差不多的优惠政策;三是经济结构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但从地理位置上看,深圳紧靠香港、珠海毗邻澳门、厦门邻近台湾,而且利用中央政策和制定特区的政策也各有特色。再加上原有的基础不同,五个经济特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别。下面我们从七个方面展开一些分析。 一、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如何让特区继续“特”下去,就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特区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经贸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央设立五个特区,主要是要发挥其作为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直接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但由于各个特区的区位优势不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不尽相同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毗邻澳门,汕头拥有众多的华侨,厦门面对台湾,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特区,应该说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发展机遇。在世界经济日趋集团化、区域化和国内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的今天,很有必要对特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一个深入的比较,这对于特区相互学习,少走弯路,协调发展,再上一层楼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即从厦门与深圳的发展机遇比较来看厦门特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香港因素,作为影响深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甚至决定因素之一,如何利用,成了设计深圳发展的重大策略问题。在特区政策优势日益弱化的今后,深圳要完成第二次创业的艰巨任务,就尤其需要做足香港因素的文章,慎重选择发展策略,更好地增创特区新优势。这里,笔者提出一点不太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策略之一,认识香港因素,设计深圳未来 一方面,由于深圳毗邻香港,是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两地之间又有着紧密的人缘关系,这就决定了香港在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考虑香港因素的这种影响,我们就既不能理解深圳飞速发展的过去,也不能正确设计深圳灿烂的未来。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比尚不能说有了恰如其分的评估,这给科学决策深圳未来发展的路向不能说没打折扣。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深、港港口集疏运现状 1.深圳、香港港口集疏运 深圳海陆空交通发达,是我国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香港地理位置相邻,区位优势相当,基本上和香港拥有共同的经济腹地和水陆集疏运系统。香港有优良的深水港和自由港政策,有高效率和高质素的服务、简化的海关清关手续,有优越的信息、金融和后勤支持以及高密度的、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线,与中国内地及海外有全面及高效率的联系。由  相似文献   

12.
一、深港经济正在迅速和广泛地融合,深港经济逐渐一体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深港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香港和深圳都曾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现在人们又开始把眼光聚焦在这两个特区城市在经济领域各方面迅速和广泛的融合上来。到2001年底,港资企业占深圳外资企业总数的78.4%,港商投资占外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历史回顾:深圳在制定和完善特区税制的过程中,就最大限度地吸取了香港税制中的精华 深圳特区税制是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而产生的。深圳过去所沿用的传统产品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制度,在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日益暴露出其与特区经济的不适应,改革势在必行。由于深圳毗领香港,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都与香港联系便捷,深港经济联系比较紧密,人员交往比较频繁,因此,香港税制模式最先吸引了深圳特区人的注意力。 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并进入了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一历史事实,不能不说是一种“经济奇迹”。尽管香港经济的腾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认,香港税收制度的优越性在其中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特区经济》2004,(10):i008-i009
<正> 一、在特区沃土茁壮成长 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于1993年2月18日在深圳成立的中外合资股份制航运企业。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远洋在特区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已成为深圳最大的远洋运输企业。2003年7月1日,深圳远洋与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从此公司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深圳远洋同时成为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深圳管理中心,管理的干散货船舶由12艘一举增加到110艘/700万载重吨,并拓展业务领域,强势挺进中国沿海运输市场,沿海运输船队一跃成为广东省两强之一。深远远洋全体员工依靠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深圳特区远洋运输业的新篇章,为深圳特区的繁荣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十年发展硕果累累 十年来,特别是港深重组以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深圳远洋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为迎接90年代的挑战,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经过市人大会议批准,开始正式实施。正当此时,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再次提出在特区“造社会主义香港”的问题,这是将特区发展推向更高层次的形象化提法。就一定的发展阶段而言,它与特区发展的战略是一致的,其进一步的落实必将成为推动特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圳市90年代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是:当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排头兵”,把深圳建设成为以先进工业  相似文献   

16.
李雪莲 《特区经济》2010,(9):123-124
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特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其中,紧靠香港的深圳和邻近台湾的厦门两个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正>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认真分析现存的问题和矛盾,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正确办法,是深圳改革开放继续深入进行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当务之急.1、市场经济与行政手段调控的矛盾性.特区作为全国的一部分,小局应该服从大局.但是,深圳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区,如果中央在对待特区的关锁性政策上,不是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而是过多地采取行政的手段,势必影响特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深圳经济特区从创建到发展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之中,商业体制改革闯出了一条与内地不同的道路。在特区成立10周年之际,回顾商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变化,总结经验,研究今后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的措施和方针,对于今后10年特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深圳商业的基本状况和特征推动深圳商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中央给予特区的特殊政策。它使特区商业贸易活动一开始就打破了原有计划经济模式中流通领域条块分割、三级批发的呆板格局,开创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行的少环节、开放式新局面。由于受计划机制制约少,企业有较大经营自主权,活力不断增加,深圳商业贸易活动取得长足发展。深圳商业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三种市场要素并存。深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商品市场处于国际、国内和深圳本身三种市场因素并存的状况。由于采取鼓励外资的政策,海  相似文献   

19.
<正>一、特区产业政策的一般考察 依据现行的经济体制,我国产业政策的含义可概括为:政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依此而论,特区产业政策的含义应该被概括为:国家或政府为优化特区经济发展过程,对特区产业及其结构的发展与调整所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稍加区分,把那种为优化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有效调整和优化社会产业结构而制订或采取的经济政策,称作国家产业政策;而把国家或政府为优化特区经济发展过程,促使特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所专门制订或采取的各项经济政策,称之为特区产业政策。特区产业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间的关系,是以区域产业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间一种局部与整体关系为基础的:特区产业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区产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以服从国家产业政策为基本前提,充分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目的和要求;另一方面,特区产业政策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是特区产业政策与某类产业政策比如产业  相似文献   

20.
《深圳特区报》组织文章批驳否定特区论调文/谷娟最近,有学人在海外传播媒介发表言论,否定中央制定并实行的特区政策,鼓吹“特区不特”论,否定特区存在的必要性。其基本论点是:“特区的特字实质上是一种特权或垄断权”,办特区就是搞“特权”;特区决策“具有破坏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