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深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作为我国农业“国家队”和大型商品粮基地的农垦系统,应该认...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是在农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央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高层声音     
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于中国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解决“三农”同题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全面小康,而农村全面小康的重点之一就是怎样有效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进一步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精神,对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重大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件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日益突显出来。一、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1、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格局,遵循“城乡有别”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城…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精神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精神文明,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为了探讨和促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12月2日,人民网邀请部分专家与相关领导,举办了“农民素质与农村小康”网上座谈会。此次活动由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精神文明网等网站联合转播,仅人民网的浏览人数就接近43000人,社会反响强烈。值此,特摘要发表三位特邀代表的建言良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村的精神文明,就没有全国的精神文明,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为了探讨和促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12月2日,人民网邀请部分专家与相关领导,举办了“农民素质与农村小康”网上座谈会。此次活动由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国精神文明网等网站联合转播,仅人民网的浏览人数就接近43000人,社会反响强烈。值此,特摘要发表三位特邀代表的建言良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科普工作是面向农业、立足农村、用科学技术知识武装亿万农民的社会行为。没有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极大普及和繁荣,就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没有科学技术在农村架起千万座“金桥”,农民生活就过渡不到小康;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不通过普及和推广,农业就实现不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到本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这是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实现小康的主体对象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带领农民奔小康是一个时期内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个国家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近几年来,太原市把小康建设作为总揽农村工作全局的“牛鼻子”,始终按照“依托城市、建设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 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基本思路,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梯次推进、瞄准整体达小康的六个方面、十六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承担农村金融主力军重任、立足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小康社会的直接受  相似文献   

13.
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讨论“三农”问题。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很高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说到农村,就想到农民。说到农民,就想到2007年春节时温家宝总理在辽宁省农村看望农民时说的话:“农民的事,中央天天都在想。”中央想农民的事,出台了一系列惠农的方针政策。作为人民公仆的我们应和党中央想在一起。因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稳”。“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正是为农民着想。作为普通老百姓尽力所能及的力量,作为国家干部,就应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一、山区农村奔小康的难点、重点和着力点 遵义地区62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9%。1993年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仅6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约300元。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富不起来,小康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区人民的小康。因此,推进小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江西农村奔小康“八五”进程与2000年展望刘文峰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是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省80%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全省小康建设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国小...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元月召开的“九五”广西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讨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丁廷模指出:把广西建设成为农业强省,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解决认识问题 加强农业是个长期的方针,这不仅是对农业的要求,而且是全社会各行业的要求。考察一个省、地、县的工作,首先是要看农业,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社会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农  相似文献   

19.
没有经济薄弱村的发展,就没有扬中的率先发展;没有弱势群体的小康,就没有扬中的全面小康。从2003年开始,扬中组织开展了以“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农村弱势群体,推进全面小康”为主要内容的“双帮一推”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得到有效解决,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上下的帮扶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改善。为进一步做好帮扶工作,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扬中决定,从2005年4月开始,用2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第二轮“双帮一推”主题活动,继续对全市2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和1509户农村贫困家庭实施帮扶。  相似文献   

20.
改革十年来,铁岭市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业生产正逐步由追求产品数量增长,满足人民温饱需要为主,转向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上来。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是农业实现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使占总人口80%的农民达到小康水平,任务相当艰巨。小康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均纯收入这个指标。我市提出的农村达小康人均纯收入指标是,到2,000年农村人口均纯收入达到1,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