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阳 《经济》2005,(7):62-65
向文波,中国全流通第一股“三一重工”执行总裁,亲历并主持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2.
王磊 《经济改革》2011,(11):39-41
随着2011版胡润及《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富豪榜的相继推出,几乎所有媒体报道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梁稳根。在此之前,比梁稳根名气更大的是“三一重工”,而他正是这家企业的掌门人。一个偏居内陆的企业,怎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梁稳根的能耐和底气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3.
《商周刊》2013,(16):12-12
7月22日,理财周报第五次发布《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腾讯马化腾以467元财富摘得魁首,百度李彦宏以411亿元身家名列第二,机械制造业三一重工梁稳根则由去年的榜首退居到第10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期榜单前10位中,信息技术行业占据了四席。马化腾取代梁稳根成为家族首富,标志着信息消费成为行业翘楚。  相似文献   

4.
王伟 《资本市场》2014,(4):90-105
梁稳根是上市企业三一重工的主要创始人。他带领三一团队,誓要通过三一的发展来探寻中国工业的发展之路,要"创建一流的企业,造就一流的人才,做出一流的贡献",这也是三一企业名称的来历。  相似文献   

5.
欧债阴影下的欧企之危,可能是中企之机。从2012年年初潍柴集团宣布以3.7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游艇集团法拉帝,到三一重工宣布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中企"走出去"正在加快。2011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名人效应在A股市场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股票神话.如巴菲特概念股、王亚伟概念股等.但在刚刚过去的201 2年,这个神话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完美. 受此轮大盘反弹的影响,民生银行在春节前大涨50%,创自2009年11月18日以来近38个月新高.而此前投资民生银行引起市场关注与争议的史玉柱,很显然做了极有利的投资,大赚20多亿,盆满钵满,还获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称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重仓持有三一重工,不但颗粒无收还巨亏1.5亿. 按理说,不论财富还是知名度,比尔·盖茨都远在史玉柱之上.不过,比尔·盖茨在三一重工等股票上的惨败与史玉柱在民生银行上的丰厚盈利,表明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财富与知名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首次跌破8%心理关口,降至十年来最低点,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步入低增长或者负增长,所受冲击远超GDP的下滑幅度,钢铁、工程机械、造船等基础行业尤甚. 看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庞然大物们: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7月底发布盈利预警,股价下跌19%;中国最大的挖掘机制造商三一重工将其年度销量增长预期从40%下调至10%;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报告其上半年营业利润下滑22%;中国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及多元化企业中集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50%.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2009,(3):46-54
2008年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元年。在这一年里,三一重工等135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率先全面解禁。如果说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开启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么2008年三一重工们的全面解禁则象征着中国证券市场一个全新时代——全流通时代的开始。市值管理是全流通时代的必然产物。2008年是中国证券市场遭遇寒冬之年。在这一年里,沪深两市一跌再跌,上证综指从年初的5272.81点跌至年终的1820.81点,其间曾经一度下探1664.93点,跌幅之大为中国证券市场问世十八年来之最。寒冬中,证券市场市值急剧缩水,股东财富严重洗劫。市值管理成为抵抗寒冬、保卫财富的现实要求。2008年也是市值管理实践精彩纷呈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股指的"非理性"下跌和市值的"非理性"缩水,一大批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开拓创新,身体力行,主动践行弱市下的市值管理;证券监管部门积极行动,抓机制完善、重基础建设、强市场信心,引导、推动市场管理;中央政府先后调节股票供求关系、运用税收政策、出台经济剌激措施、研制行业振兴方略,提振实体经济基础,增强虚拟经济信心。2008年的市值管理,需求之强烈、目标之清晰、参与主体之众多、手段内容之丰富,为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2008年的市值管理,考验之严峻,形态之稚嫩,借鉴价值之重大,总结意义之突出,大家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9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1胡润百富榜》,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身价首次成为"中国大陆首富"。然而才过去大半年,三一重工就被曝裁员遭抵制,200多名员工围堵人事部门。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的领头羊,一下子出现了这么严峻的问题,其中固然有国家宏观调控大环境的影响,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被回避——甚至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中国企业发起一连串重磅海外收购:山东重工3.74亿欧元获得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与此同时,中资公司员工在苏丹和埃及先局蜜昌绑架事件。在“走出去”过程中,我国企业如何防范层出不穷的新挑战、新困难?  相似文献   

11.
梁稳根是三一重工(600031)的董事长,三一重工是证监会眼下如火如荼进行股权分置试点改革的第一家公司. 由于是第一家进行试点的公司,因此备受关注,梁稳根最近也很忙,频频接受媒体的采访.最近,梁稳根抛出了"猪论"(刘伯承邓小平有"猫论"),用以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关系,惟妙惟俏,极为生动.  相似文献   

12.
三一样板     
现年20岁的民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三一重工终于迈出了其成长道路上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阳光卫视在2006年8月18日首开全息媒体互动栏目《博博客》,请来因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徐工并购而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就“徐工并购案”与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激情对话,此次对话新浪网进行了现场直播,再次引起人们的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尹春红 《经济》2013,(Z1):155
曾几何时,名人效应在A股市场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股票神话。如巴菲特概念股、王亚伟概念股等。但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这个神话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完美。受此轮大盘反弹的影响,民生银行在春节前大涨50%,创自2009年11月18日以来近38个月新高。而此前投资民生银行引起市场关注与争议的史玉柱,很显然做了极有利的投资,大赚20多亿,盆满钵满,还获得了"中国巴菲特"的称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重仓持有三一重工,不但颗粒无收还巨亏1.5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以来,华为、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屡屡失利,使得中国高端制造业贸易在美受阻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回顾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在WTO规则约束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贸易保护与经济衰退的"悖论";引入了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了"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是造成中国高端制造业在美国受阻的贸易摩擦症结;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美国核心产业受到我国前所未有的冲击,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和协调成为两国经济关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张礼琴  吕康银 《时代经贸》2014,(4):64-64,66
股权激励是近5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制度。管理者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已经部分为理论和实证所证实。本文对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股票期权,并探讨了股票期权的适用性优点,如股票期权不会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在限制性股票计划中激励对象可能享受“免费的午餐”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11)
文章研究了ARIMA模型及其应用,以三一重工(600031)的120个股票价格数据为例,给出了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的建模过程。通过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适用于短期预测,对长期预测效果不佳,为实际应用中,对短期预测股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彭琳 《经济导刊》2013,(11):85-86
<正>数十年来企业间的明争暗斗,令香港影视业中的"商战片"题材长盛不衰。不过在现实的生意场上,最高明的策略其实是"以和为贵"最近湖南两大机械制造业龙头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恶战,竟然绊倒了一家广东大媒体《新快报》,让全国人民都目瞪口呆。而在弹丸之地香港,聚集了30多万家大小企业,除了最为发达的地产、金融业高手云集之外,还有大量企业集中在进出口、零售、饮食等行业,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9.
榜单     
《商周刊》2011,(21)
2011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 日前,《财富》中文版联合全球管理顾问公司Hay(合益)集团共同推出“2011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阿里巴巴集团继续蝉联冠军。今年,上榜公司南25家扩充N50家。互联网行业在50强中占据9席,另一家快速上升的企业则是三一重工。在去年的榜单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首次超越传统赢家海尔、联想荣登榜首。  相似文献   

20.
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和重新认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以前,世界银行在计算中国人均GNP时,都直接采用中国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①。1994年,世行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计算中国1992年人均GNP时,先对中国同年官方GDP数据向上调整。此后,世行每年都以其调整后的中国1992年GDP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