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0,(9):22-23
众所周知,GDP高速增长的中国极少拥有一流国际企业,但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缺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为一流国际企业的环境。如无改善,这将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成为经济强国的严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民营企业应主动作为,在国内经济循环大市场中从容成长,打造核心技术和品牌竞争力,建立产品与行业标准,最后水到渠成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中国量大面广的中小民营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需要回归本土成长发展再行国际化,践行“本土化就是全球化”的世界一流企业之路;民营企业在新产业赛道的创新发展、弯道超车,是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弘扬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已形成世界经济的大趋势,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速度明显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电力体制改革最根本的要求,也是企业体制和适应市场竞争的惟一选择。面对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创建国际一流发电企业,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石横电厂作为集团公司确定的创建国际一流发电企业之一,在创一流的过程中,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未来10年中国和全球经济》(以下简称《平衡》)是中国经济研究和咨询项目第二期项目的研究成果,这一项目汇集了国际和国内一流经济学家,集中体现了国际化的智库对中国内外失衡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鸿飞 《美中经济评论》2005,5(11):42-46,61
跨国经营是中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中国的跨国公司尚属年轻,在向海外投资和开发海外市场中,需要在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成功的经验和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因此,从中国国情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创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的、有竞争力的选择、目标、管理和环境战略,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国际一流的中国跨国公司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管理新模式,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发展战略和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董露茜 《新财经》2013,(8):83-85
"我们在整合的国际运作能力方面十分落后。中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一流大企业和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去做决策,老老实实地干,否则一切都靠不住,一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7.
透过对中国大陆真实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发现,其经济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并不能掩盖其与一流世界经济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短期内还难以摆脱"转包大国"、"加工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企业虽然在规模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在做强做优上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大企业应主动把握与利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新机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不断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全面利用内外部、国内外资源,强化集团管控能力建设,加强成本控制与价值创造,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缩小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实现做强做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厦门海沧区是全国重点台商投资区之一和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建设的核心区。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海沧区将发展以开放、创新、宜居、国际化为核心的"湾区经济"作为近期主攻方向,重点围绕产业、城区、人文、营商环境、人才高地"五个一流"来推进海沧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海沧区打造"五个一流"发展战略的实质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市政配套设施、营商环境、人文、人才方面对海沧区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对新时代海沧区发展"湾区经济"所拥有的发展机遇及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探究出海沧区发展"湾区经济"的比较优势和重点领域。由此,本文提出海沧区近期应分别着重从着力于"实体经济"发展、突出以"国际化、信息化、法制化、便利化"为标准、立足特有的"山海禀赋"特质、以关注基础民生和提升人文生活品质并行、强化创新驱动来"打造国际一流产业""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城区""打造国际一流人文""打造国际一流人才高地",发展"湾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最东端,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城市,也是中国第一个优秀旅游城市群.旅游业是威海市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九五"期间,全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始终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年接待的海外游客数、年旅游外汇收入始终位居山东省前列.2003年威海市开始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基地.  相似文献   

11.
入世给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带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入世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更加融为一体,中国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都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入世后,中国的经济活动空间将会大大拓展,这将给企业的各类人才尽情地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在21世纪,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入世后,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企业也有了更加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来自外部强大的竞争压力将迫使中国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升到关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继而转变观念、突破体制、营造机制,增强中国企业的忧惠意识,更加激发起企业员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2.
邢厚媛 《中国经贸》2012,(15):50-52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在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整合资源的战略措施,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给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快速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与各相关利益方的竞争、摩擦也在增多,加之境外各类外部风险陡增,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既充满机遇和希望,又面临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企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是日本企业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加快培育与形成具有我国国企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文化创 建一流的企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是国企领导者应尽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化竞争,建立一个能够在全球与世界级企业竞争的运营系统,培育世界一流的企业运营能力越来越重要.引用卓越管理方法和技术,改善企业运营质量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企业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企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是日本企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培育与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文化创建一流的企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方经济》2005,(10):70-71
21世纪中国实行的是"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中国愿意与更多的国外企业合资,发展中外合资企业有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获得更好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加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外企业合资的潮流中,中俄企业合资多次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二十世纪50、60年代,苏联在经济、技术方面都超前于中国,苏联成为中国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现阶段,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使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解体后的俄罗斯由于各种原因而使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看到,中俄两国都处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阶段,所以,中俄企业合资、合作有其必然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入世贸组织的,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高瞻远瞩、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强决心,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积极姿态.面对汹涌而至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故步自封,规避竞争是徒劳的,中国企业唯一能做的是融入世界生产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大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陕西光伏产业有限公司把构建创新型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企业放在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把握,放在市场经济的主战场中去审视和谋划.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科技创新、狠抓项目落实、创新商业模式等有效途径,努力打造集研发、生产、系统集成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光伏产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实现了发展低碳经济、凸显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多赢的有效对接,为陕西乃至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应对入世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优质资源的配置及规模化经营,是我国企业加快扩张进程,提高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时代呼唤中国尽快培育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投融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的一流大企业,参与竞争,迎接挑战。2001年12月29日,以中国建材工业建设总公司为主发起人,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成立了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科技是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建设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以其所属的南京玻璃纤…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石油测井行业安全文化建设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和谐"已是当今时代和社会的主旋律,人的安全和健康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因素.安全文化建设,必将对建设国际一流测井队伍,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起到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