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袁东霞 《财会学习》2013,(10):44-45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解读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3C(家电、IT,消费类电子)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经营商品涵盖了空调、冰洗、彩电、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OA办公、厨卫,以及百货、图书、家居等。本文以其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鉴证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一)苏宁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内容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是苏宁公司公布的第4份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披露了公司  相似文献   

2.
《深交所》2010,(5):38-41
苏宁电器自2004年7月21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以来,依托这一规范、透明、健康的融资平台,在中国证监会、江苏证监局和深交所的精心培育下,在广大投资者的支持关爱以及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下,苏宁电器保持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势头,成功实现了全面领跑行业的目标,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3.
《金融电子化》2004,(3):9-9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苏宁副行长前往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了解公司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在公司总经理吴树森和副总经理高小康、谭国安、刘大隆、李沁芳以及总工程师杨力克的陪同下,苏宁副行长参观了网管中心、软件开发中心、技术与标准化服务中心、测试中心、培训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和银联的银行卡  相似文献   

4.
《华南金融电脑》2014,(7):10-10
6月11日,苏宁表示,已成立超市公司,此举被看作是苏宁实施全品类战略,尤其是线下向“中国沃尔玛”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据悉,今年初苏宁组建了超市子公司,依托线上苏宁易购、线下苏宁广场和即行百货日用供应链资源,进军生鲜和快消市场。  相似文献   

5.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是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截至2010年,苏宁电器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0多个城市,并进入中国香港和日本地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员工15万人,2010年销售收入近1500亿元,名列中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第50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2011年(第八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显示,苏宁电器品牌价值由去年的508.31亿元上升至728.16亿元,继续蝉联中国商业零售第一。苏宁电器是农业银行AAA级优质客户,近几年来,通过开展高层营销,以投行业务为突破,成功实现了与苏宁电器银企合作的全面升级。苏宁电器在董事长张近东的带领下,从1990年以10万元自有资金专营空调起家,成长为中国零售企业第一。日前,我们就苏宁电器的成长经历、苏宁电器的企业文化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实地走访了苏宁电器。  相似文献   

6.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020智慧零售商,本文运用哈佛财务分析框架,从战略前景、会计分析、财务指标等方面对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乃至行业优化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21实际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企业公司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南京的苏宁云商集团跃居国内民营企业龙头。截止2017年8月,苏宁控股年营业收入达到了4129.51亿元,在民营企业排名中,位居第二,苏宁云商集团做为苏宁控股旗下的电商企业,也是位列前茅,在2017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485位。苏宁云商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电商类企业等高  相似文献   

8.
公司动态     
《证券导刊》2013,(32):66-67
苏宁云商布局保险中介大金融平台初具雏形 苏宁云商上周五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关联方苏宁电器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其中苏宁云商出资9000万,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5%。该公司经营范围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损失勘查和理赔以及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相似文献   

9.
《金卡工程》2016,(4):39-40
4月24日消息,苏宁云商4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预付卡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并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苏宁金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金控)。同时,将设立员工持股合伙企业,参与此次增持扩股。苏宁金融业务正式搭建了独立的运营、资本和员工激励平台,对外融资并引入战略投资者,将以更加独立的架构,为  相似文献   

10.
叶林 《中国外资》2013,(1):54-55
苏宁门店结构转型的步伐正在全面推进。“在公司‘旗舰店+互联网’的点略下,超级店和地区旗舰店是苏宁未来店面的主力形太,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将在全国二三线市场核心商圈新建和改造地区旗舰店1000家。”  相似文献   

11.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7):24-25
在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晾会高新企业发展前沿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透露,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95%以上的银行创新与IT(信息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立勇  周敏 《财政监督》2023,(13):93-98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作为浙江省龙头企业的方正电机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揭示公司转型发展的成效与问题,为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分析了在面临着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条件下,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政策背景、行业背景和技术背景;通过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识别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方正电机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评价,探究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改善财务绩效的对策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案例分析的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秦长城 《新理财》2013,(11):58-60
在今天兴起的这股民营银行兴办大潮中,互联网企业可能是最为活跃的一支。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苏宁为首的电商巨头,在金融领域更是动作频频。目前苏宁、京东、阿里巴巴等均已递交了银行牌照申请,并且“苏宁银行”名称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外界普遍认为,在政策层面对于民营银行态度日趋明朗的情况下,“苏宁银行”、“阿里银行”、“京东银行”等银行的挂牌,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的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本,资本筹集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资本的筹集不仅满足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还体现了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资本所有者与企业之间以及不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构成了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即企业的资本筹集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的融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及其效率,融资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公司治理的变化。本文仅从融资结构的一部分——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并自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起源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控制潜在的风险。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关系也是学术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学者有关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的现有文献展开综述性研究,进而指出当前研究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会计师》2018,(5)
电子商务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本文从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电商系统与理念与电商的风险三个大方面对电子商务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进行了集中分析,并围绕苏宁易购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大事件,对苏宁易购采购、销售和人力三大主要环节的内部控制进行了剖析,认为售后服务的不完美与网络信息与技术管理系统的落后是苏宁内控上的主要问题。最后,分别从改善内控环境、重视风险评估、加强控制活动和加强沟通监督四大方面为完善内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起源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控制潜在的风险。而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关系也是学术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学者有关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关系的现有文献展开综述性研究,进而指出当前研究仍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訾猛 《证券导刊》2014,(5):71-72
比较京东及苏宁的未来战略规划,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京东起步于线上,苏宁起步于线下,目前两者处在不同的努力阶段,但在其战略关键词中都能看到两家公司未来在技术、金融、渠道、020及国际化等方面的规划,最终均将眼光瞄准打造一体多功能的大平台生态圈。  相似文献   

19.
苏宁近日传出消息称正在考虑申请银行牌照,名为"苏宁银行",而非传言中的"苏南银行".该消息得到苏宁方面的证实,目前,苏宁确实正在积极开展苏宁银行的申报工作.而出于产业规划、商标保护的考虑,苏宁早前已注册一些与suning相关的域名,如suningbank、sunanbank等.苏宁内部人士透露,金融平台将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阵地,申报成立银行也是苏宁"去电器化"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商务计划书作为计划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于公司内部的商务计划书实质是一揽子的内部经营计划。这种计划从公司战略目标出发,对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做出全面规划,帮助管理者理清思路,有利于实现公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