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是当前治理通货膨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1994年前三季度,我省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和各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供需总量平衡关系明显改善,但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一、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基本正常初步测算,1994年全省社会总需求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左右;社会总供给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供需相抵,需求大于供给的差额为60亿元,供需差率约为-5.2%,比上年降低了2.6个百分点,已接近-5%的正常差率水平,总量平衡关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平衡。因此,每当国民经济失衡出现,往往首先考虑采取货币的紧缩或扩张。但是,笔者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货币的供需失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货币失衡只会加剧国民经济的失衡,如果单纯从货币量上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不能抑止总需求的膨胀,反而会导致生产萎缩。我国多次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证明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3.
1996年,随着国家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吉林省社会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为"九五"计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社会总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社会总需求呈不均衡增长,供需结构问题仍较突出。今后应在继续保持适度从紧、稳定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实施结构性微调,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环境,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据初步测算,1996年全省社会总需求17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较上年高1个百分点;社会总供给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增幅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供需相抵差额为-65亿元,差率为-3.9%,与上年基本持平,处于正常差率水平。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谋求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总量均衡集中表现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使用所形成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适应和均衡。结构均衡静态讲一般是指两大部类的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的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社会劳动没有结构性浪费和短缺。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均衡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现实经济运行并不总是处于均衡态,而是经常处于非均衡态。宏观经济失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低于总供给;另一种是总需求过分地高于总供给。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失衡态经常性表现是总需求膨胀。…  相似文献   

5.
我省宏观经济运行轨迹中的社会总供需──1987-1995年社会总供需状况的历史回顾解一平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状况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概括反映,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正常与否的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反映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矛...  相似文献   

6.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均衡和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宏观济经政策的两个主要调节目标。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在相当一段调节考虑期间内,由结构平衡所允许的尽可能快的总收入增长。这种效率增长的含义自然也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下达到大体均衡。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一)它是调节总供求的有力手段。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在三大规律的作用下,社会总需求不足,因此导致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为此,政府——公众利益的代表者,就必然要承担起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影响总需求、实现国民收人均衡的目标。而政府购买支出则是其常用的一种工具。在通货膨胀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政府就可以减少政府购买,压缩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遏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人们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政府就可以…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我国连继出现了幅度较大的经济波动,一般认为总需求过旺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1988年下半年出现了货币超量,物价指数节节上升的局面。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又出现了市场疲软等新情况。如何分析和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总供需关系,对国家及时制定经济政策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对几个理论概念的理解首先,对总供需平衡关系的测算,一般是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为基础的。那么,总需求就是一年内社会形成的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总量。特别应注意的是,在这里总需求是已经形成的支出,是现实的需求。因而对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关系的考虑,重点是考察年度内的供求总量是否平衡,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较长时期的供求平衡关系进行考察。其次,与上述问题相关联的是,不能把年度供需总量的差额进行跨年度的累计。原因在于,虽然从价值量分配的角度来看,由于货币运动与  相似文献   

9.
<正> 控制货币投放是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关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家可以自觉地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宏观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在价值量上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使用价值量上保持商品供应的品种与社会各种需求基本上相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本文着重研究货币投放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价值量上的平衡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陶为群 《经济师》2011,(1):80-81,85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文章引用《资本论》中的举例,对所论析做了算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总体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社会总需求上面,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社会总需求,而社会总需求直接由货币总供给形成,因此,要促成和维持国民经济总体供需的均衡就必须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本文将介绍五种控制方法,并提出我们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围绕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采取怎样一种对策,我国经济学界在运用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上展开了一场相持不下的论战,形成了所谓“需求不足论”和“需求膨胀论”两种对立的观点。他们主要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韵总量关系去寻求理解和对策。争论双方虽然都是依据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经济形势,但使用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却迥然不同。一方认为,“对于经济分析者来说,可以用各年度的社会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测度已实现的总供给的增长,用各项贷款总额的增长率测度总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保持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为企业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总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的总和,它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总供需失衡与宏观调控马崇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促使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相对平衡。因此,如何求得社会总供需的相对平...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正常运行,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全面分析2002年以来的供求平衡状况及其变化特点,对于确定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及其重点,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总量平衡状况与前几年相比已有明显改善,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因此,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进一步增加社会需求依然是  相似文献   

16.
[一] 货币供给决策问题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问题。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和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主要调节目标。国民经济的效率增长,是在相当一段调节考虑期间内,由结构平衡所允许的尽可能快的国民收入增长。这种效率增长的含义自然也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即一定时期存在的、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状态下达到的大体均衡。显然,不同的经济成长目标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会形成不同均衡水平的供求关系。一个较低均衡水平的社会总供求关系肯定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效率增长目标的实现。而一旦社会总供求关系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了均衡状态,国民经济效率增长的目标也就自然地得到了实现。然而问题在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的矛盾运动的总体反映,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及失衡是由千差万别的个量  相似文献   

17.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供给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上,宏观经济平衡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国内部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还取决于进出口状况。先来看社会总供给公式: AS=C+S+G_t+M (1) 其中AS表示社会总供给,C为消费品供给,S为储蓄,G_t为政府收入,M为进口。而社会总需求则表现为: AD=C+I+G+X (2) 其中,AD表示总需求,C表示消费需求,I表示投资需求,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那么,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公式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公式进行表述。这表述本身并不等于提供需求管理的一定对策,但它可以成为具体情况下的对策制定的出发点,并为对策的选择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就关于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的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在总量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但是,如果认为需求偏大,供给不足,而从总量上采取消极的紧缩政策,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必然导致生产萎缩、供给下降、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而单纯从总量上增加信贷、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则会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膨胀,国力、财力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将日益加剧。我国  相似文献   

20.
社会消费品供需平衡,就全国范围来讲,主要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两个层次。在调节消费品供需平衡的讨论中,人们往往着重探讨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的总量平衡,对于消费品供需结构平衡的探讨往往重视不够。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品供需的结构平衡比总量平衡更为重要。虽然,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前提,总量不平衡结构必然不平衡。但是,总量平衡只是结构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总量平衡并不能保证结构的平衡。反之,只要结构平衡了,总量必然平衡。只有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