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5日率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问德国。陈德铭和德国经济部长古滕贝格共同出席了在柏林德国工业联合会总部举行的“中德贸易投资论坛暨采购项目签约仪式”,并分别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2.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2):8+10
陈德铭:中国入世十年是共赢的十年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月27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出席"中国对全球贸易和增长的影响"分论坛。陈德铭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加入世贸的十年是和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十年。  相似文献   

3.
《商业研究》2011,(12):155
<正>商务部陈德铭部长2011年11月11日在美国夏威夷出席APEC第二十三届部长级会议时,就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下一代贸易投资问题,环境产品和服务自由化等议题阐述中方立场。陈德铭指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是APEC的一贯传统,多哈回合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财会》2009,(11):78-80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将覆盖19亿人口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0月20日于广西南宁开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博览会开幕式时说,惠及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0年1月建成.届时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各国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并实质性开放服务贸易市场。自贸区将促使中国一东盟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将为各方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对外经贸财会》2009,(11):78-80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将覆盖19亿人口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0月20日于广西南宁开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博览会开幕式时说,惠及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0年1月建成.届时自贸区内中国和东盟各国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并实质性开放服务贸易市场。自贸区将促使中国一东盟之间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也将为各方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商》2015,(22)
近年来,柬埔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开发、改善投资贸易环境,保持了经济等各领域的稳定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柬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柬埔寨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投资地,不过在柬投资仍有不少问题需面对。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对柬埔寨直接投资现状和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柬埔寨地处东南亚交通枢纽位置,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柬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对柬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WTO经济导刊》2011,(10):8-8,1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9月8日表示,中国将在继续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进程,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发挥更加积极建设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商业研究》2012,(5):188
正2011年11月4日,商务部陈德铭部长在英国《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中国政府有关原则立场。陈德铭指出中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平衡增长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中国愿与其他国家一道携手合作,加强宏观经济对话和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尽快驱散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2月24日,由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领的“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启程前往欧洲。促进团由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政府部门,中国机电、食品土畜、纺织、五矿、医保、轻工等进出口商会和外资企业协会、服务贸易协会等行业组织以及近200名中国企业家共同组成。访欧期间,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将在德国、瑞士、西班牙、英国四国开展一系列贸易投资研讨、洽谈和采购活动,以推动中欧双边贸易发展,促进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规模持续增加。为探究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利用60个沿线国家在2003-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呈正向关系,稳健性检验强化了这一结论;机制检验显示,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抑制了中国OFDI的贸易促进效应,而东道国自然资源禀赋与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了中国OFDI的正向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11.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韩进出口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韩国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国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分析了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韩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影响;同时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1992-2006年韩国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韩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韩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韩国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对韩出口贸易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因此,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10):8+10
陈德铭:中国仍将继续努力支持多哈回合谈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9月8日表示,中国将在继续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进程,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发挥更加积极建设性的作用。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浙江省1995-200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10个主要投资国对浙江省的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它对贸易的贡献度为0.084;各投资国的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环太平洋地区的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其中以美国的投资贸易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它的边际贸易倾向为0.277;英国、法国两欧洲国家的投资属于贸易替代型投资,但意大利的投资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卓 《大经贸》2009,(8):18-21
经济危局中的救火工作已然告一段落,而如何让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陈德铭的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5.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全球贸易下滑趋势,二十国集团在G20峰会上强调将全面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工作。本文在综合分析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我国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并分析了国内自贸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创新实施及策略选择,为如何加快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品牌》2014,(12):14-15
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过去20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政治上,两国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经济上,自2011年两国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以来,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另外,在中国投资的韩国企业数量仅次于在美国投资的韩国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贸易投资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根据量化投资方法跟踪“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状况的创新方式,初步构建了“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框架。只有在动态的基础上,真实地反映出世界格局下整体比重的波动情况,才可以很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指引,成为“一带一路”长效机制评估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分析整体贸易投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差异化战略,促进外贸与合作的力度,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19.
月度人物     
《中国科技财富》2011,(23):10-11
陈德铭11月2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出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大会时明确表示,若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将会回击。这是商务部针对近期国际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作出"回击"的清晰表态。陈德铭在发言时表示,中国愿意平等做生意,但对强加于中国让中国企业遭受损失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将会回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深受其害,而以投资替代贸易是应对当前日益盛行的新型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论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都对我国实行投资替代贸易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政策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我们应在综合考虑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取、主体选取和区位选取的基础上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引领我国有能力的企业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