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的考察及对二者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响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有效缓解天津市的就业压力,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就业扩张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瑞荣 《商业时代》2015,(3):138-140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以四川省2001-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时间演化的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称,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不同步,需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并从就业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最后对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朝君 《商场现代化》2008,(12):267-26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较弱,这些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晓艳  张玉祥 《北方经贸》2013,(11):77-78,88
运用第一产业就业占比指标、人口城市化率、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比重等单项指标来测定新疆工业化发展现状,得出新疆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新疆工业化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降低发展成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便捷通道;优化产业结构,协调轻、重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视环境保护,提高劳动者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和谐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合理的地方,就业结构演变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因此,必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变的良性循环,在考虑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问题时,注意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产业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结构和就业总量的影响。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商》2015,(9)
本文运用协调系数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对此,论文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就业结构水平,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丹红 《商业时代》2008,(13):102-104
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相协调对于促进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例,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阶段呈现出第一产业呈低产值高就业、第二产业呈现高产值低就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基本吻合的特征。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未来演化方向进行展望,得出结论: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但其基础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第二产业结构短期内将得到扩张,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4.
吴乐乐  危丽 《现代商业》2015,(2):102-103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有序演进是现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城市化的支撑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有序演进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对重庆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产业发展不完善,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产值结构不相协调,城市化、工业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5.
东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和谐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劳动力在产业各部门之间的转移进程.我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GDP和就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的变化不大.但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比较大,并且三次产业的协同性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东部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阻碍二者协同变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按照配第-克拉克原理,在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变化保持相关性。依据江苏1990-2012年GDP与从业人员数量关系变化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决定劳动者的就业结构。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江苏省应增强区域就业结构的合理与匹配性,调整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建立并完善职业院校人才与产业需求拟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全方位、覆盖广、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区域专业设置布局,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明确就业方向,保证就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现状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三次产业及产业内各行业产值与就业量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借助1978-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及产业内不同行业的统计数据,就不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指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为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新乡市200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关系显著,但有所偏离,第一产业存在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第二、三产业就业空间仍需拓展;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之间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是其就业比重的格兰杰原因。为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良好互动,应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9.
贾俣 《现代商业》2012,(12):199-200
这几年,江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的一些变化进行了研究,用统计学的理论,揭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市场的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一些推进就业市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键初 《财贸研究》1998,9(3):10-12
<正> 1.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水准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三是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这种产业结构高度化总是以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基础的,这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了技术因素。因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在要求,可以反映在产品产值结构高度化、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就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