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简述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论述了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包括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改善,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差距不断上升,传统贸易理论忽视了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无法对此进行合理的解释。最新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技术进步都会引起工资差距扩大的现象。贸易开放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规模不断扩大,促进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逐渐扩大。发达国家的工薪差距的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外包活动,Feenstra&Hanson(1996)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FH模型中的SS定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它与技术工人产业内就业的变化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向前迈进离不开技术进步的推动,也需要借助制度变迁的力量实现发展。国际贸易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技术与制度的加深与改变而持续向较高层级演进。当前,国际贸易处于较为蓬勃的发展状态,人们渐渐发现国际贸易的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偏差,传统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解读了制度变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阐述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推动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4.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之间并没有完全清晰的界限,对它们的区分往往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经济水平来进行的。福建和美国之间连续多年的产品贸易状况符合H-O模型,说明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福建对美贸易的重要内容,比较优势仍然是福建外贸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和最大的实际,福建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经贸空间。 相似文献
5.
6.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种外溢机制的国际贸易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中国进出口技术外溢问题给出了多种解释,却少有文献关注到技术外溢时滞和成熟度差异对外溢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外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造了全要素创新效率指标(TFI),与TFP进行对照来检验不同外溢机制的这两方面影响,并结合特定时期的进出口特征事实进行了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但由于不同外溢机制的时滞不同,且在分析期存在明显的模型结构转型,应结合现实给出不同阶段和不同外溢机制的特定解释。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验证多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对照性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双方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运用技术差距的国际贸易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方面的动态变化,同时建议中国在合作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的影响——基于工业制成品部门的GTAP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GTAP模型实证模拟了北美等八大区域工业制品部门的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八大区域均能通过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Jaumotte(1999)和Connolly(2003)等文献结论不同,俄罗斯、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对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产出及GDP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有较大冲击,并会加大我国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对外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将27个细分行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分析了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技术进步等变量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不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的对外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将对外贸易分解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情形下,进口贸易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技术进步引起相对工资差距的缩小;在考虑制造业行业特征的情形下,行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会导致进、出口贸易和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梅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1):34-36,73
用单位货物周转费用代表单位物流成本,考察物流对贸易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并提出模型的理论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位货物周转费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明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与双方的人均收入成正比,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既验证了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正确性。也肯定了对贸易引力模型说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生产的基本方式,也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诱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国际分工深化,使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得到发展;通过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高国际贸易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上升,改进国际贸易产品结构;通过电子商务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和效益。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具有长期增长和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罗·萨缪尔逊在2004年提出的国际贸易模型中,运用数字例子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运用一般化的数学方法,扩展了这种研究,在四种和N种商品的贸易模式中,对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国际贸易的互利与摩擦依赖于某种技术进步导致的贸易商品数目的变动,并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区域内,依据一定的条件形成,并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FDI能够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带来技术监督标准的衍生和提高,映射在国际贸易领域就是技术壁垒的形成。FDI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FDI能够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而FDI、技术进步与技术壁垒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待研究检验。基于我国1992~20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FDI引起的技术进步对我国技术壁垒形成的贡献率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贡献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上升的趋势逐渐减缓,即边际贡献率递减。 相似文献
15.
Pramuk Perera 《Journal of East-West Business》2013,19(3):205-232
The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model, developed from analyzing over fifty trade agreement related research studies publish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hich allow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lar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rade agreements (custom unions, free trade agreements,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on foreign market entry strategies. This model is an attempt to develop IB theory to address the current research gap in this very narrow but important allied field. Empirical findings generated by interviewing dairy produce exporters in New Zealand reveal a remark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As and IB, with TAs found to influence the regulative environment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which may in turn reduce the regulative distance between member nations. The contribution provides a basis for IB researchers to explore this connection in multiple industries/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3年至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与高新技术产品专利量的数据,文章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文章的回归分析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数量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口每增加1亿美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将增加8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技术变动对我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显示在1999~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主要是行业内部劳动力再配置的结果;利用中国工业部门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对国际贸易、技术变革对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国际贸易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而技术进步则存在显著降低工业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这与我国工业部门在研究期内的技术进步具有劳动节约型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本文用数据对比分析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前后进出口状况,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现了我国外贸出口的跨越式进步。同时,文章总结了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期间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中间产品的国际R&D促进了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东部影响显著,对中西部不显著。人力资本吸收能力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外溢,但对中西部不显著。因此,提高国内研发的转化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调整服务业结构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我国1983-200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进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不存在因果关系,我国出口贸易对FDI有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而FDI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