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拓展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而以创新方式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需型路径和外需型路径,并构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并培育了相应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而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现代服务业集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原生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嵌入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外生型现代服务业集聚.现代服务业集聚具有衍生及吸附效应、集聚网络效应、根植性、创新性和协同竞争性等特征.我国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增强研发服务能力、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物流分拨服务和积极发展会展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和消费基础之上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驱动型因素,以此实现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推动,进而实现产业的集聚。本文主要对当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及其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此梳理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的机理,全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充分利用各项驱动因素及其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文献的梳理和产业集聚理论的回顾,从集聚形成原因视角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机理,探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构建模式,提出杭州市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相应的对策,即杭州市应优化外部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彰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加强产业联动,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和综合竞争力;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打造智力软实力平台。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是经济服务化的产物,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突破口,而完善的动力机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文章基于自组织理论,重点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及动力机制,并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和机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加快建设和发展功能完善、布局规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许多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然而,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未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热点。鉴于此,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提出的背景出发,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对应之策以及个案研讨,以期对集聚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国2003-2010年间的14个服务业集聚为样本,分析社会资本、政治干预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探讨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在服务业集聚影响方面的替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社会资本与服务业集聚之间呈倒"U"型结构,地方政府干预与服务业集聚呈正相关,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在服务业集聚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山西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山西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二者交互创新的因素,为促进山西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完善现代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互动创新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岩 《消费导刊》2010,(3):34-35
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增值点和盈利点,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战略性地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产业集聚发展模式能显著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出路不在于如何规避全球化的冲击,而是必需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充当全球竞争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准特定要素模型做适当的拓展,能够较好地解释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条件。根据该模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一般会遇到产出和技术进步停滞的"瓶颈"期,这时需要通过适度外资的引入和税收政策支持来助其进入新快速发展期。基于该模型,本文利用我国1998-2010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税收政策和外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正处于"瓶颈"期,税收政策运用和适度外资引入都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推进作用。因此,正在进行的现代服务业税改试点、增值税扩围和资源税改革恰逢其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日服务贸易:现状、问题、机遇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深化中日服务贸易合作是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加深,双边服务贸易呈现出服务领域竞争加剧、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大等问题。但同时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外部冲击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等,双边服务贸易合作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展望未来,两国应摒弃冷战零和思维,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化双边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与对接,推进区域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实现开拓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六省市为例分析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现象,并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技术效率区域差异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各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在服务外包、集聚效应、外资拉动三条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进而导致现代服务业六个子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金融、科技服务业、教育以及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差异,最终造成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定量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中国OFDI增长,其中制度质量改善对中国OFDI的促进作用最大。异质性分析表明,亚非地区、中等收入水平、资源禀赋欠丰富、市场潜力大以及与中国投资合作信任度高的沿线国家通过推进投资便利化建设,对中国OFDI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沿线各国推进投资便利化建设,可以通过削减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以及降低投资风险等渠道对中国OFDI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最后聚焦行业差异的分析表明,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建设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OFDI扩展边际的提高,且对后者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吴迪  王晓煜  关胜 《中国市场》2008,(28):126-127
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本文结合国外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重点讨论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和述评国外几种主流的服务业分类法,并评析我国1985、1994和2002年三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关于服务业的分类及其变化,提出将西方服务业四分法与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5个服务业门类进行整合,能更科学、客观地反映服务业本身的经济学特性,有利于探讨各类服务业的经济规律及空间布局模式,将促进服务业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并推动我国服务业经济学和服务业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瑞 《江苏商论》2012,(1):96-99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服务外包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其国际化,使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有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不仅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及外商投资的发展方向,也是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就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主要思路,以提升产业结构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根本原则,提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服务业为基础的服务贸易发展,特别是具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促进服务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各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也朝着金融、保险、电信等现代服务业转型。可见,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协同发展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在研究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效应和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休闲产业在拉动城市消费、扩大就业及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休闲产业的范畴及影响因素,分析了上海经济结构的特点及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上海休闲产业升级应采取的对策。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上海休闲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复杂的经济形势,客观上要求上海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休闲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宣烨 《财贸经济》2012,(4):121-128
本文利用2003—2009年247个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制造业效率,且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地区制造业效率,空间外溢系数达到了0.864。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外部性等途径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鉴于此,政府应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突破影响空间外溢效应区域边界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加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和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