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终极所有权、控制权理论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倾向于获得控制权私利,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终极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并没有加剧这一现象,但除控股股东外的其他股东并没有起到监督大股东的作用。家族企业的负债水平要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不如国家和其他类型企业强烈。  相似文献   

2.
金字塔结构和权益资本成本: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东亚8个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考察金字塔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字塔结构下,由于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所有权的分离,使得其控股股东既不受控制权市场的威胁,又可以外部化大多数经济后果,从而加剧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这一代理冲突,直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使得外部投资者面临更严重的信息风险.外部投资者因此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文中的实证分析为此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陈圣飞 《商业时代》2012,(31):79-81
企业的制度结构具体表现为所有权结构及雇佣结构。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决定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权威的分布则决定企业的雇佣结构。借助经济组织理论,本文对企业制度结构的形成逻辑进行了经济学解释,以此为基础,认为股东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同时实现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4.
企业中,股权是股东控制企业的主要依据,现代企业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产生公司治理问题,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有一定的效力,本文就控制权市场的公司治理效力进行了分析,又根据我国控制权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公司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嘉 《商界领袖》2004,(4):20-23
对企业性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不同的企业治理理论。传统观点认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公司控制权自然属于股东所有,这种观点可称为“股东至上理论”。新兴的观点则认为,所有权是共同的,公司应尽可能地照顾到相关利益的利益,股东只是相关利益中的一员,这种观点可称为“相  相似文献   

6.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制环境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越高,实际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大,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制环境越好,实际资本结构偏离最优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小,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法制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的缓解两权分离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负面影响;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基于公司产权性质的分析发现,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受法制环境和两权分离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代理问题由此而生.在不完全契约关系下,由于掌握控制权的所有者与中小股东和管理者的目标函数存在不一致性,进而引发争夺代理权以获取目标公司最终控制权的行为.本文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视角,从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和双向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代理权竞争、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与公司绩效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投资者法律保护与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低,控股股东越有动机以较少的现金流投入来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以便于通过财富放大效应进行掏空和寻租来谋取控制权私利;但是,当企业由国有企业控制而非民营企业控制时,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所有权分离度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敏感度降低,原因在于,在当前转轨经济阶段,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公有的性质本身就是一种替代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个方面。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股权分配的不均衡和董事会职权缺位的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各个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进行改革。应关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内容本质,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借鉴Driffield等(2007)的研究方法,运用终极产权论追踪上市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分析我国家族企业金字塔结构下的控股股东和终极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企业绩效呈U型关系;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负相关,与现金流权正相关,与超控制权负相关;另外,家族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是否委派管理层负相关,与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合一负相关。同时,按家族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大小分组检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个方面。由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股权分配的不均衡和董事会职权缺位的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各个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进行改革。应关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内容本质,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公司治理,也称公司管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出现的。随着股份公司中股权结构不断分散,所有者将企业的控制权交给公司的董事会,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层成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特殊阶层,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经营者不一定按照所有者的意愿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政策。公司治理就是协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企业契约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理人员、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工人以及社会公众等,他们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同时也就拥有了不同的企业所有权.企业所有权包括索取权(包括固定索取权、变动索取权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包括固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而企业所有权安排则是在制度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投入量、资源的信号显示机制、资源可抵押性、资产专用性、风险选择和组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这些因素的不断变化之特征,决定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状态依存特征.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掌握公司控制权,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在深市上市的50家广东家族企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交叉持股控股股东比金字塔控股股东更倾向于控制企业,家族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控股股东更倾向于控制企业在企业采取不同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中,聘用职业经理人并实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完全分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对于聘用职业经理人但是家族仍控制企业经营权的公司,可能会由于家族控制产生所有者意愿与职业经理人战略实施之间出现矛盾,由此造成较高的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所有权分配的研究令人关注,并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论。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剩余控制权进行了分割,提出企业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与终极剩余控制权的融合体,并对所有权最优安排进行了讨论,认为股东拥有企业所有权是现实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理论基础并不可靠,实际操作更不现实。  相似文献   

17.
资本结构是公司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公司合理安排所有权与控制权,有利于合理解决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由Bede和Means1932年在《The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a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现代公司特征,引发了许多检查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他们的观点得到了Jensen和Meekling(1976)、Grossman和Haa(1988)的赞同和进一步发展。Jensen和Meekling(1976)认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管理者为其自身利益消费公司资源而损害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企业股权分置的改革,资本结构与控制权的关系密不可分,从上市公司股权与债务的结构分析,控制权就有了可以扎根的土壤。资本在股权和债券之间的比例分配体现了公司的控制权情况。股权结构中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股票权限体现着股东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债权人控制权主要体现在限制性条款、人员参与等手段。本文从分析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影响入手,研究资本结构与控制权的现状,从而为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绩效提出新的对策和建议,例如上市公司可以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完善资本结构;提高债权人的控制权;优化股权结构,平衡股东内部控制权;激励约束经营层,发挥控制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丘文越 《现代商业》2022,(10):155-159
近年来,企业控制权争夺现象频频发生,在资本市场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以中创环保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分析控制权争夺对公司治理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发现长达4年的控制权争夺导致中创环保的股价持续走低,企业价值下降,损害股东利益.中创环保控制权争夺经历了不同类型股东的争夺,丰富了控制权争夺现象的认识,为其它企业提供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