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为大豆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在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够等因素制约着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系列的因素中,资金不足成为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黑龙江省金融支持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呈现加工产能快速扩张、加工布局向沿海港口转移、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加工水平向食品和精深加工转变等特征,并形成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表明我国大豆加工业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大豆加工行业既有整体产能过剩、原料过于依赖进口等全局性问题,也有主产区加工企业开工率低、内资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局部性问题。今后,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低效产能,培育壮大国内加工企业,支持向大豆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气候和土壤特性非常适宜大豆种植。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横扫中国大豆市场以及大豆价格的起伏不定,使黑龙江省大豆受到了严重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竞争力问题,并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提高单产,缩小与进口大豆的成本差距;依托绿色、有机优势,实行差异化战略;以及扶持大豆加工业发展、提升大豆附加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大豆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分析了大豆作为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所具有的特色与潜力:论述了大豆生产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大豆产业、促进大豆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东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下文的东北只包含该三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产量在全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东北大豆资源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大豆精深加工的竞争力,对国家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7月3~11日,受国家东北振兴办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所组建的课题组先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海伦市,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对东北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和稻谷的精深加工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期间,分别与各地省政府、市(县)政府的6~7家相关部门、银行、农村信用社和若干家大型主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了详细访谈,并到部分企业进行了现场考察,此文即为此次调查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李佰杰  周彦 《经济师》2010,(1):264-264
黄大豆加工企业需要控制企业原料成本,回避原料的价格波动风险,需要对国产非转基因黄大豆原料的价格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交易,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黄大豆一号标准合约品种就是国内大中型黄大豆加工企业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交易的对象,文章对买入套期保值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法以及交易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又保护主产区农民就业与收入的目标,成为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黑龙江省实地调研后我们认为,黑龙江省保护和发展本省大豆产业的举措在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在全国大豆生产中举足轻重我国的大豆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四省区和黄淮海的部分地区,其中东北四省区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2以上。黑龙江省是东北四省区中种植大豆最多的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1/3,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豆产业的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我国大豆在生产、进出口、加工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出国产大豆目前存在重大产业危机。接着,对国内大豆消费、生产、补贴以及价格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主要大豆生产国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提高大豆种植经济效益、发挥大豆协会作用、完善市场体系、打破价格垄断、保护非转基因特色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分析了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是企业能够享受到自主创新政策推动作用的保障,"机制"的好坏又决定着自主创新政策的效果。首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0项指标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机制的评价结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的3月,黑龙江依然寒风刺骨。 与天气一样,黑龙江的豆企遭遇了2008年以来又一次严重的停工潮,这足以让豆企老板们感到寒冷。而传统的产销旺季正是春节前后的几个月,但对于今年的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来讲并未重现。黑龙江省内70多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停产,并已全部停止收购大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季节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在建议中重点对甘肃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季节性农产品加工企业人力资源绩效和薪酬制度设计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解决西部地区季节性农产品加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背景 集贤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之一,是上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周边20余个市县、农场均以粮食生产为主,每年可利用的原粮及其它农产品在700多万吨。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3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是享誉全国的大豆浸油之乡,全省绿色食品工作先进县。有同三、依饶、双桦三条高等级公路及哈一前线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黑龙江省东部区域农产品流通集散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单产产能低、竞争优势不足,其产业发展受到进口冲击.因此,笔者认为,适时推广生产成本低、种植效益高的转基因大豆种植成为当前振兴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当然,在推进转基因大豆种植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建设,保护"非转基因"稀有资源不受破坏,并依托"非转基因"专属优势,打造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有机大豆,满足高端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的发展决定了黑龙江省全面发展的速度,也是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与其他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比较缓慢,人口城镇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群发展不完善、小城镇的人口聚集能力低、社会就业问题等一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对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进行分析,以政策创新作为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另一突破口,在政策方面为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为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提出新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十几年,我国在大豆生产和贸易上经历了从大豆净出口到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转变。黑龙江是我国主要商品大豆的产地,由于我国大量进口大豆,价格又相对较低,致使黑龙江出现卖豆难和生产效益大幅度波动,严重影响农民及大豆加工企业收入。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大豆、乳制品、饮料肉类加工等农业上市企业的现状,分析了外资并购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对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粮食供给安全存在的负面影响,提出多条上市公司的预防性和主动性反收购策略,以及国家在应对这一现象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曲远洋 《经济师》2013,(1):213-215
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离不开外部环境因素,文章运用了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综合的评价,从企业角度确定法律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服务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对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影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追求科学营养、绿色食品的消费趋势中,人们越来越青睐富含蛋白质和高质量油脂、能预防高血脂等“富贵病”的大豆食品。消费热使大豆产业迅速壮大,文章对大豆营养价值以及大豆功能食品加工工艺方面作了阐述,进一步认识到大豆的加工利用价值,为大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