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遭遇反倾销与对外反倾销贸易效应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贸经济》2014,(7)
本文引入Finger和Murray(1993)提出的反倾销强度指数(anti-dumping index,ADI),运用1995—2012年中国和世界的反倾销案件数及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与出口贸易总额因果关系明显,遭遇反倾销强度与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遭遇反倾销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本文更进一步基于Lall(2000)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出口品的差异性影响,并对我国应如何应用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手段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内、外部原因,进而提出了现实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2008年的进口额(CIF)和出口额(FOB)分别达到11330亿美元和14280亿美元.随着出口额的增长,大量原产自国内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频频对华发动反倾销调查,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试图达到阻碍我国出口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国内企业积极应诉的例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国企业阻挠我国产品出口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国际地位、涉案国别和行业层面考察了中国和印度对外反倾销与遭遇反倾销的情况,并运用指控对称性指数和制裁对称性指数对中国和印度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的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印度反倾销的成功经验,并剖析中国屡遭反倾销指控而对外反倾销不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降低遭遇反倾销指控强度、提升对外反倾销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已成为美国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目标。我国大多数被调查产品或因征收反倾销税而减少出口或被完全逐出美国市场。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入手,深入地分析了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外国产品比以往更强劲的势头更低廉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势必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反倾销应成为中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产品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措施。但从反倾销的现状与实践来看,中国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市场的障碍重重,这需要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一致努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已成为美国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目标。我国大多数被调查产品或因征收反倾销税而减少出口或被完全逐出美国市场。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从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入手,深入地分析了美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原因,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反倾销案例看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博弈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博弈 ,谁有胆识 ,谁熟悉规则 ,谁就可能占上风。近年来 ,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在国际反倾销案件总数中比重较大 ,且经常处于不利的境地 ,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存在真正的“倾销” ,而是由于对规则的陌生和反倾销应诉准备的不足。加入WTO以后 ,我国要利用有利的成员国地位 ,要理直气壮 ,积极应诉 ,把握机会 ,胜算博弈。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合理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倾销日益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贸易政策工具,然而由于反倾销而引起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逐渐增多。反倾销的核心问题,即反倾销的合理性。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上证明其合理性,先得确定倾销与种类以及倾销是否公平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三步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是WTO赋予缔约国抵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主要措施之一,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极力谋求贸易保护的武器.反倾销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基于当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者的现实,文章系统提出了应诉国外反倾销的三步曲,即事前未雨绸缪,事中科学应对,事后适应形势. 相似文献
13.
反倾销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遇国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因此,应深入了解和把握我国遭受的反倾销的现状及其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为今后在反倾销领域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中的不平等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当今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热点,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的非关税壁垒工具,在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中的地位已越加突出,并且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面对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中的不平等待遇,我们应认清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这对于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我国彩电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初审裁定向美国市场倾销彩电,我国彩电企业一片震惊,仓促迎战。此次诉讼案件充分暴露了我国反倾销诉讼预警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借此教训我国应该迅速建立反倾销诉讼预警机制,针对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提供预警信号,从而使得我国出口企业能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国农产品关税大幅度降低以及农产品补贴逐步减少,利用反倾销进行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案例大量涌现,我国已成为国外农产品反倾销主要目标国。本文分析了1980-2009年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情况及特点,并依据农产品特性探讨了我国农产品遭受反倾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政府及企业应对农产品反倾销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反倾销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是世界许多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保护国内市场和厂商的做法。本文通过对WTO的统计数据和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以及我国对国外的反倾销两个方面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出口市场的拓展和出口产品的增加,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也在逐渐增加。在反倾销调查中,我国中小企业多数选择不应诉。也有一部分企业,或者通过行业协会,或者企业联合,积极应诉反倾销。通过对韩国对中国一次性打火机以及美国对无锡凤凰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反倾销案例的调查及分析,说明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时不应逃避,要借助各种外部和自身力量积极有效地应诉。 相似文献
19.
倾销与反倾销:理论界定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不同的动机,倾销有不同的形式,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反倾销则是进口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等方式所实施的产业损害救济措施。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诉讼的特点,一是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急剧上升,涉案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对倾销的确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是征收的反倾销税率普遍较高,存在歧视性;四是反倾销投诉的国家继续增加,同一产品在多国受到投诉。文章提出要利用反倾销手段实施产业保护的对策,积极应诉,建立反倾销应诉机制,建立产业预警机制,积极展开产业损害调查。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倾销进口的贸易限制作用和对国内产业的救济作用。文章通过对新闻纸反倾销案前后贸易与生产相关数据的分析,指出该案反倾销措施对指控产品进口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在措施实施早期对国内产业的经营状况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措施实施后期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反倾销的救济效果弱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