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9月,赣州市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2.
在赣州这块红色土地上,广大农村开展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促使了赣州这古老的客家摇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创建新农村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许萍乡 《老区建设》2006,(10):12-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围绕“五新一好”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以发展新产业为突破口,以家庭作坊形式发展水晶玻璃加工,用新产业富裕农民,促进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较好的效应,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吴中区由政府牵头,采取推进农产品专业(股份)合作社发展的一系列做法,有效促进了优势农业资源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利润。针对目前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难点,要加快立法进度,尽快解决农民合作社的法律制度保障还不完善的问题,建立国家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支持扶助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合作社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由于农民化素质、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农业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使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趋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举措和新农村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和综合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辽宁经济》2007,(11):F0002-F0002
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具有行业优势和特点的合作经济发展平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沈阳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专业)协会,已成为政府扶持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好载体。连接市场的好纽带。  相似文献   

7.
黑色的石油,白色的牛奶,黄色的玉米"在黑龙江,要想了解新农村建设,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双城。"7月4日,在去往黑龙江双城县的路上,同行的一位双城人告诉记者,"双城的变化太大了,这变化,要归功于双城的‘黑、白、黄’产业。"  相似文献   

8.
走在绿树成荫的大街上,干净的街道,排列整齐的房屋,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房山的老百姓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差。家里通了上下水.洗澡用上了太阳能,做饭用上了秸秆气。出门水泥路,夜晚也有了照明。活动有文化健身广场.买东西.看病也都不用出村.方便多了,新农村建设真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在服务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内部治理能力等方而都亟待提高,政府应积极强化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加强和扩大农民合作组织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合作,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期,安徽电建一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又添新内容,将工作与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广泛掀起了英语学习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山东供销社积极参与和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好的效果,为推进全国供销社系统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本文认为,供销社系统在推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特殊功能和作用。供销社改革的重心不是将自己改造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而是要致力于为发展新的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会昌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又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农村建设任务重、难度大.  相似文献   

13.
解决能力贫困是青海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红 《乡镇经济》2007,(3):36-39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其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由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收入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青海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典型代表,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不在一个起点上,也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水平.青海省农村贫困的根源不是收入或消费的匮乏,而是由于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和机会等方面的贫困而导致的“能力贫困“,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就是尽快解决农民的能力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国栋 《魅力中国》2014,(18):48-4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艾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射阳县利用“新农民学校”这个有效载体,对农民和基层党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探索出一条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高丹 《理论观察》2014,(2):90-91
新农村农民合作组织承载着"新"合作内涵,有着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需要建构政府的支持体系,开辟多元的融资渠道,增强合作组织的活力,实现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培育合作组织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社区主导型发展(CDD)将资源和决策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完全交给社区,一切由农民自己说了算。通过建立CDD机制,实施CDD项目,能够改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生产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村容村貌;能提高农民的民主管理能力,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一种在贫困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好办法。促进CDD事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发展基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CDD外延和覆盖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整合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降低CDD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王维军 《发展》2007,(6):1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把农民的自信心鼓舞起来,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伊始,农村社会中有些新情况摆在我们面前:农民家庭经营的分散、低效,及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弊端,明显成了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瓶颈“,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组织载体,担当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破土而出,他们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农村势头正劲,在全国也显示出种大发展的趋势,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及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其二,在整个社会体制和机制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农村社会中滋生出种种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方灿平 《老区建设》2007,(12):53-54
走进三阳,火热的新农村建设展开一幅动人的画卷.田地里瓜菜飘香,果园内硕果累累,新修的乡村水泥路在绿荫中绵延,座座农民新居错落有致、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现实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推进现代化建设与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的重大决策.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入手,提出只有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是培养出懂技术、有文化、强技能、善经营的新农民,才能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而这又是使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和谐运行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