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伯年 《财会学习》2007,(12):78-78
在会计师事务所,有不少"成功人士"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方面却不成功,王会计出于对同事的关心和爱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了事业不结婚总是一种缺憾,有了事业而没有家庭也不圆满,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也要考虑"个人问题",真正做到"变缺憾为圆满".  相似文献   

2.
秋晨 《银行家》2002,(2):159
大过年的,我们却"世界触目尽生哀". 头一遭碰上经济危机的阿根廷人哭不胜哭.曾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耀武扬威的阿根廷人岂甘心眼巴巴见自己的国家向着第三世界"沦落".活该阿根廷总统倒霉,被其"子民"们以"用脚投票"的方式,硬拽出了总统府.这位本有雄才大略的总统也不能救阿经济于崩溃,只好谢官对苍生、倒冠落佩从嘲骂了.  相似文献   

3.
曾经一位政治家说:当丈夫不再爱你,要跟你离婚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争取你的利益。只是大多数女性为爱痴狂,忙着浪漫与感动,却偏偏忘了对婚姻中自己应得的财产形成概念,甚至离婚时会说,感情都失去了,还要钱做什么?当然,也有夫妻冷静理智地选择了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内AA  相似文献   

4.
《理财》2002,(9)
前不久,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来南京讲学,笔者借机采访了他,他讲述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故事以及对文学与人生的看法。以下是他的情感独白。坦白地说,我曾经为情所困。爱的诺言经常开花,却不经常结果。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我曾谈过几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又轰轰烈烈地失  相似文献   

5.
《财会学习》2012,(7):75
在中国式管理实践中,有着很多相互矛盾却又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的现象,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既让人费解也使人心酸更使人彷徨,姚绍龙现将其作为"悖论"加以整理,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各位精英一起探讨。一、管理是管自己而不是别人。"以身作则"这个词应该是尽人皆知,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在中国式管理实践中,所  相似文献   

6.
叶婷 《中国金融家》2020,(3):99-100
昔日人头攒动、商户林立的米兰市中心,现如今空空荡荡;曾经拒绝戴口罩的西方人,已有不少戴上了自己用订书机订起来的无纺布"口罩";各大超市的地面上也多了"1米人际安全距离"的间隔标线……在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不仅每个人的生活在发生改变,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病毒没有国界,共同拉起阻击疫情蔓延的防线。  相似文献   

7.
陈伟 《投资与理财》2013,(23):75-77
结婚生子是绝大多数人正常的轨迹,然而结婚这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读者孙妍因为个人婚姻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整个生活规划也没有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姚扶有 《时代金融》2012,(25):42-43
<正>升职是一个很有魅力而颇令人兴奋的字眼。尽管每个人随时都望眼欲穿地希冀它降临到自己身上,但它却非常吝啬,仅仅惠泽于极少数人。因此,有些人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碌碌无为,终其一生也没有受重用;有些人虽然不断变换工作环境,职位升迁却比较缓慢;也有一些常打"短平快",不但工作环境在不断变换,职位也接连不断地提升,也就是人们常常歆羡的"平步青云"。同在一片蓝天下,每个人的际遇差距会如此之大,除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曾经创造了奇迹的万达模式,却不断遭遇成长的烦恼。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有4万多家,但其中能够被盘点出运营模式的却是凤毛麟角,万达无疑是这些凤毛麟角中的佼佼者。"始终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的万达模式,一直都是万达人的骄傲,也是万达跃居全球最大商业地产开发商的核心所在。而所谓的1.0、2.0、3.0直至今天4.0万达城等系列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也成为了王健林在IPO当天,面对全世界的媒体敢于"喊出万  相似文献   

10.
苏洁 《中国保险》2012,(12):46-47
近日,名人婚变消息频传,让不少人不禁感叹,昔日的"模范"夫妻如今成了陌路,爱情也抵不住流年。很多网友更是通过微博发表感慨,希望能通过"婚姻保险"来保障一方利益。一时间,"婚姻保险"再度升温。保险能防"小三"?某保险公司推出一项所谓婚姻保险类产品,该类保险只能丈夫作为投保人,妻子作为被保险人,如果离婚,保单利益将由妻子享有大部分。如果投保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投资》2005,(1):45-45
鲁守庄是山东人.曾经从事过IT业.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踏进了汽车行业.在北京大兴县开了一家汽车饰品专卖店。别看鲁守庄的店不大.各类汽车饰品却十分齐全.几乎每一位车主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眼下,人们举办婚礼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人会花费几十万元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有人却崇尚"裸婚",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没必要大操大办.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一位政治家说:当丈夫不再爱你,要跟你离婚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争取你的利益.只是大多数女性为爱痴狂,忙着浪漫与感动,却偏偏忘了对婚姻中自己应得的财产形成概念,甚至离婚时会说,感情都失去了,还要钱做什么?当然,也有夫妻冷静理智地选择了婚前财产公证和婚内AA制.除了把婚前财产梳理清楚之外,每月各交一部分钱作为家庭公款,支付水电费等共同家庭支出,其余各自料理,只在买房、投资等大项目上平均分担,届时再订书面契约.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进城     
你可能只有一条理由留在农村,却会有一万条理由到城里去。有些人的进城之路曾经跨越漫长的岁月,由几辈人的生命铺就;有些人也许赤手空拳,却被蚂蚁搬家一样的进城大军裹挟着,做梦一般步入自己“天堂”……  相似文献   

15.
最近"逃命"的呼声不绝于耳。特别是一位著名的空头司令,他虽然在去年一度曾经表示不再唱空中国,但是,今年以来却一再地发出"熊来了"的惊呼,近日更是公开主张趁反弹出货,换句话说,也就是赶快逃命。  相似文献   

16.
<正>站在陆地上,俨然就像一个身穿燕尾服的绅士,气度不凡;一旦到了水里,就变成了一艘灵活的快艇,轻松快速。尽管有时候也会羞羞答答、一摇一摆、不知所措,甚至是连跌带爬、狼狈不堪,但它却成为了最古老的游禽,有着"海洋之舟"的美称。它,就是憨态可掬的企鹅,也是企业腾讯的代称。曾经以模仿山寨成为"公敌"的腾讯,如今已经没有人否认它是一家成功的企业,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走出了自己的创新和  相似文献   

17.
黎永毅 《中国外资》2007,(10):80-81
<正>从"德聚全"到"全聚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人艺的一出话剧《天下第一楼》,曾经轰动一时。知情人都知晓其以全聚德烤鸭店的发展史为原型。真实的生活不及戏剧好看,却也不乏传奇要素。清同治三年(1864年),河北冀县杨家寨人杨寿山来到北京创业,先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楼市中,市场调控在遏制房市价格过快上涨中激荡出很多奇怪的现象,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当属时下流行的"离婚"了.婚姻曾一度与房子捆绑在一起,进入婚姻之城的人很快又因为想成为小有产者(购置二套房或三套房)而走出婚姻之城,而后重新复合,现在依然要为了卖二套房避税再次走出婚姻之城.  相似文献   

19.
北京电视台胡紫微时代的辉煌大抵不用过多描述,那是一个"融汇大事儿小情儿,源自身边百姓"的黄金时期,曾经的北京城有多少电视会定格在中午12点的北京一台,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又会有多少百姓延续着《身边》里的话题和情感上的共振,这都不言而喻。胡紫微,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名字,她用自己亲和的主持风格、出众的主持才能和节节攀升的收视率证明着自己,也践行着一个完美主义者的梦想与追求。无限风光在险峰,她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曾经属于自己的辉煌。2011年,胡紫微再一次用实力和行动证明了那个"最美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把蛋糕和月饼做到全国驰名,把个人影展开到联合国,这个人的名字叫:罗红。罗红曾经这么概括过自己的人生理念:"人生就是一次长长的曝光过程,来到这个世间就按下了快门,直到你离去才松开它。每个人都会在他一生的底片上留下许多内容……"在罗红自己的人生底片上,就贯穿着两条主线:摄影和蛋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