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融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领域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规范金融机构经营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重要举措。合理测度和评价金融去杠杆的成效,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于金融去杠杆成效的评价,主要是从上市银行业机构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变化角度开展。通过上市银行股票价格数据和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测度单家机构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情况,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的风险溢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其中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法人银行的风险溢出程度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剔出风险分散效应的Wagner两部门简化模型,试图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关系,即适度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较小规模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创新更加敏感,但较大规模的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时可接受的金融创新区间大于较小规模银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满足资产配置效应假说,二者间的关系取决于金融创新资产与其他风险资产的相对规模效应。只有适度的相对规模效应才能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一旦这种相对规模效应过高,金融创新就会成为一种新的风险源,从而增加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周期角度出发,构建结构模型和双重△CoVaR模型,探究跨境负债和资产的扩张或收缩对银行部门的风险溢出机制。结果显示:第一,跨境资本周期性波动对银行部门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跨境负债波动的溢出效应强于跨境资产。第二,跨境资本周期性波动通过影响中小银行风险承担和风险实现以及大型银行的风险放大作用影响银行部门。特别地,股份制银行在受冲击和风险放大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跨境资本扩张带来的风险承担会显著提高未来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现水平。本文为提高跨境资本管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翎  张意琳  李捷瑜 《南方经济》2019,38(12):33-48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具有强烈的共生性,当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时,是否会迅速扩散到与其关联的各类金融机构,蔓延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文章综合运用房地产行业指数与房地产企业数据,基于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了我国房地产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分析了其时变趋势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存在较为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周期性;房地产业对股份制与城商行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大,其次是保险机构和信托,最小的是国有银行;房地产企业的自身风险、规模和负债水平对风险溢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房地产行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融合EVT-Copula模型和CoVaR模型的分析特点,构建了EVT-Copula-CoVaR模型,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对英国、法国、日本、中国香港及中国股票市场均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56%,对中国上证指数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弱,但也高达33%。模型诊断和后验测试表明,该模型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进行衡量,有利于金融监管当局及时跟踪系统性风险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经济恢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者的重要任务,而银行风险是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给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带来最直接的挑战,因此要把银行风险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银行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的国外研究现状,分别从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银行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具体而言,首先从银行资本、银行竞争、银行流动性、银行网络等四个方面阐述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从风险传染机制方面详细分析银行风险是如何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后,根据上述两大部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熊彬  赵春 《科技和产业》2021,21(10):29-37
金融科技规模不断扩张,其风险溢出问题影响着中国金融稳定.基于中国金融科技自身特点,筛选最优Copula函数,运用GARCH-EVT-Copula-CoVaR模型测度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值.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不尽相同,金融机构中银行业所承担的风险溢出最高,其次是基金业和证券业,保险业最小;相比之下,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风险溢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黄晓雯 《南方经济》2017,36(7):85-99
文章选取我国16个传统银行和12个影子银行,共计28家上市公司股票日收盘价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GARCH模型计算28家机构的VaR值及影子银行对传统银行的溢出效应(CoVaR)值,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通常高于传统商业银行,有的达到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的3倍;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高度关联,风险具有易传染的特征,会对其他金融主体发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宏观审慎的视角提出了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南方经济》2021,40(12):80-92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1998—2011年期间93个国家和地区1043个观测值,运用Logit模型作为主要研究模型探究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导致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以及银行监管是否会抑制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在创造流动性的过程中会增加自身风险,从而增大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具体而言,资产端创造过度的流动性以及表外业务创造的过度或过低的流动性均会引发系统性银行危机。该结论在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资本监管可以适度降低因流动性创造而产生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据此,本文认为,在促发展、防风险的有机统一过程中,引导银行创造适度规模的流动性,并结合稳定的监管政策,是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定价模型应建立在所面临的违约风险水平基础上,现行的Merton模型和违约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忽略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监管外部性、非系统性风险相关性和银行规模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因而采取改变风险敞口额、加强监管协调提高监管宽容参数、统一国家范围承保和建立二元保费定价机制等措施可实现存款保险价格与违约风险水平相一致的目标,促进存款保险机制的合理健康发展,为我国今后建立存款保险定价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Merton模型;RV分析方法;监管外部性;系统性风险;风险分散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业外资并购影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理论分析模型来讨论外资并购对国内银行的市场容量与份额的影响,分析外资银行并购的技术溢出效应,并就国内银行的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文章认为外资并购可以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总体效率,但对国内其它银行的市场份额也会产生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技术差距、技术溢出效应、规模报酬状况、市场需求弹性。从银行业外资并购的情况看,技术溢出效应较为有限,而且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对国内其他银行的替代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使我国银行业经营亏损面增加、股权结构发生变化、资产质量下降、潜在风险特别是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加.所以,加强对银行业务国际扩张、银行业金融创新及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建立与完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控体系,重视政府在银行系统性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是防范与控制银行业风险的良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强监管,有效的抵御一些系统性的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为了抵御系统性风险,必须要结合监管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营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监管法规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在宏观审慎监管体制下我国银行存在着很多的系统性风险,这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结合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文章主要围绕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提出宏观审慎视角下我国银行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胡再勇 《美中经济评论》2005,5(10):17-22,28
本文使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跨行业兼营证券和信托的系统性风险变化情况,发现当全能银行中证券资产比重低于5.56%时,全能银行的市场风险随着证券资产比重的上升而下降。对于利率风险,当证券资产的资产比重低于11.44%时,能降低全能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但当证券资产的资产比重高于11.44%时,则增加了全能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降低了全能银行风险分散化的能力。信托资产对全能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有着和证券资产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郭娜  马莹莹  张宁 《南方经济》2018,37(8):29-46
近年来我国房价的持续上涨促使大量资金借道影子银行体系流向房地产市场,推动了金融体系内系统性风险的集聚。有鉴于此,文章构建了内生化房地产商的DSGE模型,以此探讨影子银行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融资利差增大、房地产需求的扩张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冲击均会使商业银行资金向影子银行转移,促使融资杠杆率提升,加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目前我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合理引导预期稳定房价,有利于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然而,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随着影子银行融资利率的下降而出现下降,说明影子银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失效。文章研究结论对引导我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对“双支柱”政策框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搭配使用宽松性宏观审慎政策有助于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且该政策效果在国有银行和处于经济下行期的银行更好。跨境资本流动对“双支柱”政策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影响。跨境资本直接投资规模增大会削弱宽松性宏观审慎政策对扩张性货币政策风险效应的治理效果,但跨境资本证券投资及其他金融投资对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同调控效果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宽松性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抑制银行信贷扩张及提高银行非利息收入渠道来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且这种协同调控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型和贷款型宏观审慎政策实现。该成果对科学设计“双支柱”政策框架和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并以此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文章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大力倡导金融开放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开放背景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并针对已有研究做出述评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民间借贷长期脱离系统性金融监管,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风险源。本文利用约270万份法院判决文书构建民间借贷风险指标,检验了股票市场波动对民间借贷信用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收益显著影响了民间借贷的违约风险,投资者“认知偏误”和“风险偏好”是其中主要的影响机制;在股票市场收益率上升时期,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城市出现更多高风险民间借贷融资活动;正规金融的可得性能显著缓解股票市场对民间借贷违约风险的影响。本文立足信用风险为民间借贷增加了新研究视角,为金融风险的跨市场溢出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进而为高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新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