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河流《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在解释为什么要做"走遍世界去问河"专辑的时候说:"虽然我们过去做了这么多河流,但是我们还是不满意,我们  相似文献   

2.
《商》2016,(15)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沟通很重要,沟通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而"说"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沟通方法。这里的"说"跟我们平时的说不一样,平时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顾忌,这里的"说"是指通过说这个媒介达到一定的目的,要想达到"说"的目的就要应当注意"说"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可柔 《商业时代》2005,(10):57-57
加油工的言谈举止,不仅仅体现个人的 风貌,而且代表着中国石化公司的形象。 当遇到不理解我们工作的顾客怎样做 呢?这是每一位加油工都要面对的问题。有 一次,一个出租司机来我站加油。 加油工说:"您好"。 顾客回答说:"好什么好,今天我气不 顺。"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话,就说出来吧。你是 AE,你是 CW,你是 AD,你是新人……你在工作中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好像客户不想听,老板不爱听,旁人不要听。那就说给我们听吧!《中国广告》从2002年3月号起,推出全新的"热辣话题"专栏,每期选一个话题,邀请各位身处一线的广告人来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观点也许不成熟?也许太激烈?不必担心。只要你对这些话题有兴趣,只要是你自己的观点,请直接写成文章,E-mail 或传真给我们!我们随时欢迎您的来稿。当然,也欢迎您推荐更"热辣"的话题!E-mail:china-ad@online.sh.cn 或 bjb@ad-cn.net 传真:021-63294224  相似文献   

5.
李国威 《商务周刊》2008,(18):93-93
商务人士到了北京奥运赛场,觉得很多事情不习惯。比如说,看比赛没有车,确切的说是没有专车接送,一般要乘大巴、公交或地铁,要走比较远的路。开幕式那天,作为赞助商的我们公司忙得不亦乐乎,有人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XX公司的X总说他不想来看开幕式了,他  相似文献   

6.
<正> 战后日本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有三种人名列其中:清洁工、司机和无任何技术的仓管人员。这三种人加起来有30多个。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清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么能迅速销往市场?"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要被流浪街头的乞丐偷光?"经理觉得他们的话都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不裁员,重新制订了管理策略。最后经理在厂门口悬挂了一块大匾,上书"我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宋新宇 《商界》2015,(4):148
只是把任务分解开,布置得井井有条,而每个人却都不知道整体目标,不知道任务的终点和全貌,这样的管理表面光鲜,实则动力不足。我经常开车陪太太一起出门买东西,凶为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我就问:"到底要去哪里。"太太回答说:"你不用管,我告诉你怎么走就行了。"在去的路上,每个路口都要她提醒我,是往左、往右还是直行。每到一个路口我都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目的地。于是,我只能和太太说:"要么你告诉我日的地,要么你来开。"太  相似文献   

8.
<正> 有专家在报纸上介绍说国内优良獭兔全国存栏数加起来不超过8000只,而某媒体登载的一家獭兔场竟吹嘘自己有10万只。农民去引种,首先要交预订金2000元,如果你说交钱怕受骗,他们就说:"我们这样的大场会骗你2000元钱?我们还怕你骗我们呢"如果你建场无资金,他说给你数万元建场;你没钱买獭兔,他说免费供给种獭兔,而且免费提供饲料;你交的2000元订金,供货时全部退回。你只  相似文献   

9.
<正>教科书里曾经这样教导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当时光迈入2008年,我们要大声的说:网民,已经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上学时,老师经常把陈明发的名字喊成"陈发明",同学就给他取了外号,见他都喊"陈发明"。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还不通电,晚自习使用的是蜡烛、煤油灯、松明等,看着蜡烛流到作业本上,陈明发突然产生灵感。他拿起蜡烛,故意让蜡滴到纸上,然后拿铅笔刻写。同学们好奇,围过来问他干什么,他说我要发明一种蜡纸。这时老师恰好走进教室,大吼一声:"你们在干什么?"同学们笑着回答:"我们在看‘陈发明’搞发明。"老师看着陈明发发明的"蜡纸"笑着说:"你不写作业,搞什么发明?真是名副其实的‘陈发明’。"  相似文献   

11.
正当初你跟那房主已经说好了,要住进去了,你才交的中介费,我们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说后来住不住,则是房主和你之间的事儿,我们只是中介呀。上次让人坑了一回,我又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态度非常的热情,带着我就去看房子了,而且见着了房主。中介公司的人就说了:"这位先生你看,人家房主已经答应了租给你房子,而且也不错,您看是不是能把中介费给我?"我一想不能上当,就问这房主,"你肯定是租给我是不是?别到时候又不租。"他说:"怎么会呢?您看我多善良、多老实啊!"我就把五百块钱给了"中介公司"。  相似文献   

12.
娱乐     
《光彩》2013,(3):68-69
乐不停【分遗产】老人临终前给3个儿子分遗产。他对大儿子说:"你媳妇快生小孩了,把存折留给你。"对二儿子说:"你马上就要结婚,我把房子留给你。"最后对小儿子说:"最不放心你了,现在还没个女朋友,就把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你吧。"小儿子心中窃喜,老人说:"我要把QQ号给你,好友栏里有100多个年轻姑娘。"  相似文献   

13.
<正> 五月的一天,幼儿园门口,家长们正接孩子回家时,一个小贩用自行车推着一箱梨叫卖:"卖梨啦,又甜又脆的鸭梨。"他的叫卖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小孩子吵着要吃鸭梨。家长们询问价格,一听要1.6元一斤,都摇头说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卖梨人说:"物以稀为贵嘛,好货不便宜呀。"一个家长见他坚持不降价就说了句:"都什么时候了,五月份了,新梨马上上市了,还卖这么贵!"卖梨人接过话茬笑着说:"是呀,都五月份了,我的梨还保存得这样水灵,这可是高新技术呀。你说新梨要上市,可毕竟没上市嘛!再说梨不在于新旧,而是好不好吃,新梨要是没熟透也一样发涩不好吃,而我这梨水分多又甜,包你吃完  相似文献   

14.
"向管理要效益"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倡导的,正如专家们所说,我国很多企业不缺技术,不缺人才,最缺的就是"管理".可以说,管理不善是很多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企业究竟要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出效益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创业家》:为什么中国的"大师"层出不穷?方舟子:千百年来我们没有科学理性传统,虽然也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说法,但是个别的声音,不是主流。我们相信经典、皇帝、前贤圣人,包括我们的小学教育也是要相信权威、师道尊严,而不是鼓励你去怀疑去探索去求证。关于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有一个统计说(有科学素养者)是3%,我觉得是夸大了,肯定达不到。中国人也许有一些科学知识,但是缺乏对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理会掌握。科学思想讲究的首先是怀疑,而他们("大师")是  相似文献   

16.
最近这几天我接连从8个不同朋友收到了一篇同样的笑话,主题是"蜜蜂与蜘蛛"。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寄给我的人是Charlie,我才读了第一句话"蜘蛛和蜜蜂订婚了"经不住地吓了一跳,立刻对着坐在外头的同事们大喊:"喂!查理要订婚了!"虽然老实说我对"蜘蛛"这个名字着实感到非常陌生,但这年头谁在网络上没有昵称呢。继续看下文,才发觉不妙。蜘蛛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娶蜜蜂?"蜘蛛的妈妈说:"蜜蜂是吵了一点,但人家好歹也是个空姐。"蜜蜂也感到很不满意,于是就问她的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嫁给蜘蛛呢?"蜜蜂的妈妈说:"蜘蛛是丑了一点,但人家好歹也是搞网  相似文献   

17.
<正> 当上司委屈自己时,当上司犯错误时,要敢于对上司说"不",但更要善于说"不"。最近,一封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外企秘书向顶头上司‘发飙’"的电子邮件,引申出了对上司说"不"的胆略与谋略。事情的缘由如下:2006年4月7日晚上,EMC(全球网络信息存储领导厂商之一,总部设在美国)中国区总裁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而此时他的  相似文献   

18.
李耿源 《中国市场》2007,(29):64-65
<正>推销工作的主要手段是说服,推销员要在不断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说服那些消费需求千差万别的顾客购买同一件商品,有极大的挑战性和困难。顾客对推销员说"不"时时贯穿推销的整个过程:不让你进门——不让你说话——不相信你的产品——不掏钱购买……可以说,如何不让顾客说"不",就等于取得了推销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戴晓雪 《光彩》2014,(1):45-45
正对于企业员工来说,老板一次好的年终演讲就是他们来年工作的最大动力,而这种上下互动同演一台戏的演讲方式也是企业的"生产力"。最近一段时间,王总看上去有点愁眉苦脸,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年底要开年会,我又要讲话。"公司开年会,老板上台讲话,天经地义。"这对你是个负担吗?"我不解地问。"我这人天生爱干不爱说,不擅长上台讲话啊。"王总回答道。我问:"不擅长也得讲吧,今年你打算怎么讲?"他说:"年会无非是总结总结,提提要求,还能怎么讲?""你以前都这么讲吗?""是。""效果如何?""效果?"王总看着我,一脸茫然。最后,我提出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话,就说出来吧。你是 AE,你是 CW,你是 AD,你是新人……你在工作中有很多话想说,可是,好像客户不想听,老板不爱听,旁人不要听。那就说给我们听吧!《中国广告》从2002年3月号起,推出全新的"热辣话题"专栏,每期选一个话题,邀请各位身处一线的广告人来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观点也许不成熟?也许太激烈?不必担心。只要你对这些话题有兴趣,只要是你自己的观点,请直接写成文章,E-mail 或传真给我们!我们随时欢迎您的来稿。当然,也欢迎您推荐更"热辣"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