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建立强大的专利战略,对提升生物技术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国生物技术专利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浙江48家生物技术企业的124项发明专利和浙江5所高等院校的70项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的实证研究,对生物技术专利的创造、管理、运用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剖析,指出生物技术企业在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协同、专利战略管理水平、专利战略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亟需改善和提高。认为生物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应当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市场创新战略和经营管理战略密切结合,协同发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爱霞  李歆 《经济师》2003,(11):87-88
介绍了欧美生物技术创业公司采取的两种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阐述了欧美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根据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创新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六种战略思路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长健  王璟 《经济师》2007,3(2):27-28
现代生物技术因其内生性特点而难以获得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构建保护制度框架的逻辑起点,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重构是保护策略选择的理论解读。在以WTO立法框架为基础的国际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衡平权利人的个体法益与国家的社会法益,对提高现代生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迅猛,美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在现代生物技术行业融资上取得了成功。分析了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的融资情况和近年来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投资趋势,结合当前国内生物技术行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投资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迅猛,美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在现代生物技术行业融资上取得了成功。分析了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的融资情况和近年来美国生物技术行业投资趋势,结合当前国内生物技术行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并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高校与企业联姻、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等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化学制药产业为比较基础,归纳了生物制药产业中顺序出现的三条技术轨道——"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生产工具"、"现代生物技术作为搜寻工具"和"全面整合",分析了不同技术轨道所依赖的企业关键能力,明确了企业参与产业创新的机会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竞争态势变革。最后预测了生物制药产业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轨道——"理论+实验",指出了该技术轨道所依赖的企业关键能力、提供的创新机会和可能导致的产业竞争新态势。  相似文献   

9.
冯海发 《当代经济科学》1992,14(4):27-31,36
本文基于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作者认为,在我国人多地少这种资源结构格局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选择应以节省土地型技术即生物技术为主导;农业生物技术导向路线的选择,不仅要求农业内部的品种技术不断进步,而且要求农业外部的肥料技术的进步;与农户经营体制相适应,农业机械技术今后应重点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机械技术的提供者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与农户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小型化的机械技术。  相似文献   

10.
唐蓉 《时代经贸》2008,6(11):1-2
本文通过对现代物流的定义,并结合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从我国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所面临的瓶颈问题.笔者根据蓝海战略的思想,从战略层的高度分析我国企业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具体的运作模式,并通过剖析现有的发展模式,提出如何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的思维突破.  相似文献   

11.
陆彦  阮文彪 《技术经济》2007,26(2):6-9,23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对企业有着深远影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如何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机制的重点放在企业比较容易测度、使用的方法上来,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较为细致的风险估计、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并介绍了Logistic生长模型,为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便利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的战略要求,而科技服务业是加快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其高级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联动发展是“软化经济”、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通过深度挖掘当前我国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当前发展态势,构建了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即以市场导向、双轮驱动、价值创造、动态柔性、二元创新、闭环循环为核心要素,促进两者关系重构、网络扩张和产业深度融合,最终推动科技服务业与现代产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技术产业是现代社会能源发展的必然走向,发展清洁、安全的新能源技术产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新能源技术产业是新形势下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与重要方向。但当前新能源技术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of trade that features heterogeneous firms, technology choice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killed labor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explain within‐industry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demand for skilled workers. Its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firms' export and technology choice decisions on skill upgrading. Only firms in the upper range of the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produce for the foreign market using high‐technology. Since this technology is skilled‐biased, exporters that resort to modern technologies are more skill intensive. Empirical evidence is also provided to support the model's main predictions using plant‐level panel data from Chile's manufacturing sector (1990–1999).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科技企业技术并购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勤  杨雪  陈春春 《技术经济》2008,27(2):12-16
在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的战略手段来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技术升级和企业转型,从而实现高速增长。通过对浙江省42家科技企业的走访和调查,分析了浙江省科技企业技术并购的基本情况、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动因、并购方式和支付方式等,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技术并购已成为国内外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日益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并购企业对象的选择问题,对影响企业技术并购对象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从核心技术及研发能力、技术的市场匹配性、技术与企业的融合度、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并购对象选择指标体系,通过对模糊积分的改进,构建基于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的技术并购对象选择模型,并通过算例来验证建立模型的科学性,最后对技术并购对象选择进行分类研究,对不同的技术并购类型如何筛选和寻找适合的技术并购对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实现企业技术并购决策的优化提供研究支撑,为企业实施技术并购以及今后进一步的顺利整合提供可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京郊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运营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青  袁学国 《技术经济》2009,28(8):50-53
本文对京郊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权化运营模式下的制度安排成本较高;私人运营模式中技术设施投入较高和技术适应性差等导致私人的技术采用意愿不足;虽然在理论上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的运营绩效应好于前两种模式,但其实际运营绩效受到协会组织形式、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协会负责人的威望和能力及政府政策支持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从制度6层面提出了促进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How compatible are the ideas of neo-Schumpeterians (following in the footsteps of Schumpeter, the modern father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tudies), and Schumacher, the modern fathe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one level, there appears to be a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However, other environmentalists argue that 'global Schumpeter dynamics', by promoting more rapid economic growth worldwide, will swamp any relative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intensity.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perspectives are perhaps most evident in discussions about a possible shift towards a green 'techno-economic paradigm' (TEP). This paper asks whether a green TEP is possible, and what it might look like, in the light of these two perspectives. Neo-Schumpeterians note that while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P shows some sustainability characteristics, it is not inherently 'green'. However, they consider that the groundwork for a sixth, green TEP can be prepared through a mix of policie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ion, transport, etc. Schumacher also saw technology as crucial to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world. But his view of sustainability was based on largely self-sufficient and community-led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that applied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local settings on an appropriate human and technical scale. What would be the 'key factor' of a green TEP, analogous to the microchip in the fif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aradigm? A neo-Schumpeterian possibility is hydrogen, in the form of fuel cells. But whether a hydrogen-based society (and economy) can be called 'green', in the sens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espoused by Schumacher, is highly debatable. A less explored possibility - local self-sufficiency - is much more attuned to Schumacher's ideals. This would require people (and their labour) to become the new 'key factor' in a green TEP.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外部技术还是发展内部技术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选择,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则为这一选择增加了难度。基于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分地区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企业是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购买国内技术的问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吸收对企业引进国内外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并且两个关键变量的交叉项和滞后项也显著,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自办机构研发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亦显著,但方向不确定。上述结果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及自主创新对于企业是选择国外技术引进还是国内技术购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纳综述了中西方学者的技术创新理论,主要有创新动力论;模仿论与创新扩散模式论;市场结构论与企业规模论;创新与经济增长“逆相位”论;创新源泉论;创新选择论;技术创新长波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