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我原来是军人,习惯了服从命令,现在局领导安排了任务.无论如何也得按时完成,看病的事等审计完了再说。”2005年6至7月间,翁瑜彬带病参加对福建省安澳县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同事们劝他回去检查、养病时,他用这番话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2.
“执法,他总是冲锋陷阵,是个实干的领导。”这是北京市大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优秀共产党员张子超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接下来记者听到的故事,为“冲锋陷阵”四个字做了注脚。 1997年7月的一个上午,张子超带领执法人员对龙河路集贸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一摊主销售的罐头、饮料等  相似文献   

3.
1986年2月梧州市邮电局正式建立审计机构。黎志光被任命为首任审计科科长。至此,他已在审计事业上耕耘了11个春秋。 (一) 作为审计科科长的黎志光是如何当好这一带头人的?他手下只配备两名审计入员,却要肩负着8个县邮电局的审计任务。每年在各县巡回审计时间达七、八个月。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黎志光经常对身边的同事讲,要使审计有所作为,我们就得有股甘愿吃苦耐劳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考验     
最近李跃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审计局工作好几年了,科里第一次聘他为组长,让他带组完成一个审计项目,这可是他盼望已久的事。可兴奋过后又多多少少有点紧张,毕竟这几年一直干具体工作,没有全面负责的经验,心里没底。可巧,这个项目又是经济责任审计,会涉及到具体的人,这些都使他感到了压力。“有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完成任务。”李跃在心里为自己默默地鼓着劲。  相似文献   

5.
《新疆审计》2008,(1):50-51
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的房文祖同志,刚接触审计时像“雾里看花”。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岗位,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自加压力,以考促学,学以致用。2003年他通过了中级审计师考试;2004年通过了高级会计师的考试,2005年底取得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资格,2006年他通过了高级审计师考试。工作中他深知不同审计对象,经济业务、核算体系有所不同,审计人员必须了解熟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核算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枝江市审计局,有一位年过半百至今仍在主审岗位的老审计,他就是该局优秀共产党员、原财政审计股股长刘卫国。近10年来,他先后参与和主审项目55个,审计资金总额59亿元,查出违规违纪资金4.85亿元,为被审计单位挽回大量经济损失。虽然他没有获得过高规格的荣誉称号,也没有职务上的升迁,但领导和同事们都由衷地感叹他从审卫国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7.
云梦县事审计局长杨俊明从事18年,先后主持并参加了74项审计业务,其中有9项被评为省级优秀项目,累计查处违纪违规金额14.8亿元,处理上交财政近1000万元,追回流失资金1.6亿元,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有6起案件移交到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处理。他先后22次被省、市、县审计系统和当地政府表彰。领导和同事们都夸他是"办案能手"。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位职工,同事一提起他,纷纷交口称赞。他就是利川市审计局财金股长程韬,他20多年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被审计单位,为民、务实、清廉,工作突出、业绩斐然,待人真诚、有感召力。他是千万党员干部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为自己赢得了很高的呼声和威望。因为业务精、素质高,他与被审计单  相似文献   

9.
审计目的的论述,在许多审计教科书中已明确指出:通过审计监督,用以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加强宏观调控。这一审计目的,真正体现了“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审计宗旨。具体体现在企业审计的实务中,应该为:一是检查企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二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贪污、挪用、财产流失等事项;三是检查企业是否存在乱列成本费用,采取各种手法粉饰经营成果,造成损益不实等。但是,一些地区及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任务和对企业实施审计检查时,偏离了审计目的,主要表现有:1.在制定审计目标时,把重点放在违…  相似文献   

10.
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既没有叱咤风云的惊人之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辉煌业绩,就是这样一位极其普通的人,凭着对审计事业的执著追求,凭着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平凡岗位上,以优异成绩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就是被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分别授予全国、全省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的邹平棉纺织厂审计科长——赵崇儒。依法审计不徇私情年近六十岁的老赵,在棉纺厂工作多年,老同学、老朋友比比皆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然而涉及到审计案情时,他却一贯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徇私情,依法办理了许多案件。对厂劳动服务公司进行审计时,查出了很多问题,有的性质还很严重。其中有位与案情有关的人员是老赵多年的同事,平时关系不错,他找上门来说:"老赵,只要你高抬贵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我过去,你需要什么尽管说。"老赵硬是不听,率领审计人员,彻底查清了问题,把主要责任人员贪污、挪用、虚报冒领公款15221元的问题,向厂领导作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摸清财政家底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我们借鉴以往“上审下”时开展账户调查的做法,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首次同级财政审计时,要重视对财政资金账户进行检查。考虑到这项检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与阻力,也考虑到妥善处理财政、金融和审计部门之间的关系,省审计厅和省人民银行于1995年11月联合向地市县(市区)审计局、人民银行和省级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发出了《关于财政审计工作中检查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通知》,重申了审计机关检查财政资金存款账户的法律依据,并对检查对象、内容与方式、审计机关与金融机构协调配合、保密责任等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28日.对宜春市审计局局长和他的同事来说。是个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在宜春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该市审计局局长2004年以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情况进行了认真评议,并对其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满意率为100%。  相似文献   

13.
周传友,今年五十有三,在南漳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入行审计之前,他曾是个人缘特好、特受欢迎、四海“传播友谊”的人;可现在,他的名字已被同窗老友戏称为周传“敌”。原因就在于:搞审计,他忒认真——“栽花”少,“挑刺”多,“得罪”了不少同事和领导……但在省、市、县各级审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检查某审计局的审计文书质量时,发现其使用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不当,甚至错用了审计处罚依据。这给审计工作留下了很大隐患。因此,防避错用审计依据,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紧迫任务。 从检查的情况看,错用审计处罚依据的问题主要有三类:  相似文献   

15.
汪晓林 《会计之友》2013,(3):99-102
我国证券市场上有强制性中报审计的公司,还有一些自愿进行中报审计的公司。但在沪市A股市场上自愿审计的公司数量却由2001年的147家下降到2010年的30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文章以沪市A股市场上2001年、2005年、2007年、2009年为样本,分析这些公司在报表公布后的市场反应,发现证券市场对中报审计公司的反应并不明显。这可能是许多公司不愿进行中报审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审计署2005年9月公告指出:2004年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了检查,重点延伸检查了30家上市公司,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严重失实或疏漏,失实金额合计达10多亿元。国务院领导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严肃查处。从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检查的16家会计事务所中就有14家存在问题,并涉及到30家上市公司。国家审计署的这一项专题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足以说明会计诚信度缺失问题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曝光台     
两张可疑税票引出一桩贪污案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审计局在对某乡2005年财政决算审计时,发现2005年收入的耕地占用税中,有一张2004年收入税票,金额为13230元,同时仍有一张2005年收入的契税票,由2004年更改为2005年,金额为18200元,交款单位是某企业劳动服务公司。审计人员通过对这两张可疑税票的调查审计发现:由某企业劳动服务公司转入该财政所信用社税收专户的耕占税和契税31400元,被该所所长挪用一年以后交回财政所。由另一公司转入的契税64666.90元,该所所长利用职务之便及单位管理制度的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绥德县审计局,集中时间、人力开展了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先后对转移支付资金、农业扶贫资金,水利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在工作中要求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必须坚持检查项目资金流向与检查项目资料相结合。先根据有关单位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风雨审计路     
1984年9月,一个难忘的初秋,我从临川二中教师的岗位上调入刚组建的临川县审计局,从此就与审计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二十年来,我目睹了审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个人也经历了艰难的审计之路,从一个审计业务上的门外汉逐步成为现在的一名专业审计人员。已经记不清楚了,这期间得到过多少次领导、同事们的关怀指导和帮助。在这二十年中我先后在审计一线战斗过,也在审计综合行政管理岗位工作过。但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工作,我都能时刻体验到审计人的自豪和骄傲。二十年前,我刚进县审计局时,局机关只有六个人,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办公室设在一条深深的小巷…  相似文献   

20.
戴晓林 《审计月刊》2006,(10):34-35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叹服的奇迹,他是一个平凡而朴实的人。1988年,他带着对审计事业执著的追求与梦想,投身“审计”,一干就是18个春秋:这18年多时间里,他先后从事经贸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组建、主持过社会审计等工作。2000年,他担任了荆门市政府投资审计中心主任(后更名为投资审计分局)、投资审计分局局长,团结带领分局同志勤奋工作,廉洁从政,开拓进取,依法审计,不断加强和深化对我市政府投资领域的审计监督,在保证我市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健康实施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