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心理和谐是每个人的家庭和事业和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助推器,我们只有具备和谐的心理才会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干什么才会达到一份耕耘数倍收获的效果;也只有每个人的心理和谐,人和人之间才会和谐,我们的整个社会才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王世英  袁晓  陈玉华 《经济师》2010,(6):191-192
构建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织组成部分。文章从发展和谐心理角度,探讨如何发展员工和谐心理与工会干部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构建员工和谐心理的建设等问题。同时,围绕和谐心理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心理和谐主要涉及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四个层面,四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心理和谐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相对的理想状态,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实现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企业员工自身个体的和谐.从根本上说,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只有员工的内心和谐了,才会促进企业的和谐.因此,保持员工健康心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由于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受心理活动影响和支配,从一定意义上讲,员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和谐企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和谐,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贫富不均矛盾凸显的社会现实下,保持心理和谐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构建和谐公园为例,呈现、分析容易引起员工心理不和谐的因素,旨在以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夯实和谐公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心理和谐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新的启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应明确思政工作和心理和谐教育的密切关系,把握思政工作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近些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复杂,问题频频爆发,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双方关系不和谐,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违背心理契约,对员工态度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倡导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朝雄 《经济师》2006,(6):124-124
开展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谐教育是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保障,学生发展的和谐是和谐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毛燕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190-191,249
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条件与重要内容,诠释和谐民族关系的时代特征及其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从民族工作的角度深刻剖析和概括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中国民族关系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的若干主要因素,对于探索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的法治化,对于构建和谐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和谐.从中国历史纵向看.人们心仪和追求它一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几乎是中国社会何时产生文明何时也就产生了“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从世界历史横向看。追求和谐社会并非中国专利和国粹,西方国家和谐思想同样源远流长。但不管是中国也好还是西方国家也好.在追求和谐社会理想过程中.均强调和谐需要节制。唯有节制才有和谐可言。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科学创造主体的“有意识”心理活动问题,从有意识心理活动的指向性、能动性、制约性等层面,分析了有意识对科学创造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人际经济伦理观是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传统“和合”精神进行创造性诠释,探讨了“和合”精神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伦理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和着手"社区"、"家庭"的工作.妇联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特殊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看,和谐增长是一个国家的理性选择.和谐增长的内容实际上已经具体化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诸环节,而且它们之间贯穿着一条难以摆脱的制度链条.本文以"四个环节"的分析为切入点,将和谐增长镶嵌于制度和谐的框架内,分析不和谐增长的制度背景和制度原因,旨在为研究和谐增长提供一个新的、现实的视域,并从制度和谐上探讨长期和谐增长的外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当代国际关系尽管总体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矛盾冲突不断、大国的霸权主义、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导致当代国际关系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老庄思想博大精深、彻悟洞见,老庄哲学的魅力在于它用睿智的思辨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理念和启示,其中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蒋锡培 《江南论坛》2005,(11):36-37,43
21世纪是依靠商战决胜的世纪,是依靠管理和文化竞争的世纪,是中西思想进一步交融的世纪,更是古老东方崛起的世纪。企业是社会的子系统,关乎社会的整体发展程度;而企业文化亦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企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有限理性的和机会主义倾向的。而企业文化具备着激励、约束和导向功能,能够在组织范围之内起到端正工作动机、约束行为习性、建立共同价值的作用。东西方思想都能够对当今企业文化产生指导意义,尤其是深邃、厚重、渊博的中华文化,更加值得我们秉承。我们应努力整合二者的优点,使它们在企业文…  相似文献   

19.
国际生态政治系统是"和谐世界"理念存在的现实基础。国际生态政治系统的良好发展必须处理好强权与民主、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均衡发展和"安全困境"这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也是当代国际生态政治系统内部运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三大时代难题。只有着眼于解决矛盾,解决难题,才能真正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生态政治视阈中"和谐世界"的建构是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国际规范不断制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黑龙江省地方税收虽然有较快增长,但就全国税收增幅而言,仍呈下滑趋势.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一致.但由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又是老工业基地,加之经济和税收体制性等深层次因素,导致GDP质量偏低,经济总量比重下降,与发达省份差距还在拉大,效益低于全国水平.总体而言,现行税收激励效果不明显,中央与地方分成制度与比例对黑龙江省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