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会学习》2015,(3):35-36
如何挑选指数基金?
  面对各种指数基金,投资者该怎么选择?(广东省李艳)专家:
  指数基金(Index Fund),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2.
指数基金是跟踪某一特定的指数进行投资的基金,被跟踪的指数通常称为“标的指数”。只要指数涨,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会上涨,能够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指数基金主要有被动型和增强型两种方式,如ETF就是被动型指数基金的典型代表;增强型的主要是对跟踪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权重进行优化,进而获得超出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3.
指数基金是跟踪某一特定的指数进行投资的基金,被跟踪的指数通常称为“标的指数”。只要指数涨,基金的单位净值就会上涨,能够避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指数基金主要有被动型和增强型两种方式,如ETF就是被动型指数基金的典型代表;增强型的主要是对跟踪标的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权重进行优化,进而获得超出指数收益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09,(24):49-49
根据股票基金投资理念的不同,可将基金分为主动型管理基金和被动型管理基金两大类。 一般主动型基金以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业绩表现为目标;而被动型管理基金(通常被称为指数型基金)一般选取特定的指数成份股作为投资的对象,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仅是试图复制指数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获批7亿美元外汇额度之后,国泰基金一只以跟踪纳斯达克100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破茧而出,该指数涵盖了包括苹果、微软、英特尔、星巴克、谷歌及百度等全球最具创新成长潜力的100家上市公司。这将是国内首只投资海外市场指数的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1,(29):34
指数基金都是以某一指数为跟踪目标,其基本的目的就是避免人为主动选股的失误,通过量化管理和投资纪律相结合对市场优秀成份股进行跟踪,获取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业绩,因此,指数基金管理是否成功,不是用阶段业  相似文献   

7.
ETF与LOF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莉 《浙江金融》2005,(2):44-44,43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是指交易所交易基金,兼具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特点,既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在场外申购赎回.不同于通常的开放式基金,ETF的申购赎回是以追踪标的指数的标准投资组合进行交割.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用卡》2009,(19):34-36
2009年,指数基金持续发行,不断升温,标的指数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近期又有包括南方中证500在内的多只指数基金进入发行期。从现有的指数基金来看,沪深300类指数基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不再是一支独秀,以中证100、央企50、上证综指、中证500等指数为投资标的的指数基金开始陆续进入市场。这些标的指数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由于成分股覆盖不同,  相似文献   

9.
EAFE指数基金是欧洲(Europe)、大洋洲地区(Australia)、远东地区(FarEast)的缩写,该类基金仅投资于上述成熟市场,而最近炙手可热的新兴市场并未囊括在内。面对最近投资收益如日中天的新兴市场,美国EAFE指数基金还有继续投资的价值吗?  相似文献   

10.
彭程 《时代金融》2011,(32):44+64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现货组合的构建是套利行为的关键步骤。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指数基金、ETF基金以及选取三十只成分股复制沪深300指数三种现货构建方法,在综合比较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冲击成本、流动性、与标的指数相关性以及跟踪偏差后,得出通过行业分层配置法构建现货组合具有成本低、流动性强,且与标的指数相关性及跟踪偏差与ETF基金相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对冲组合式基金在2008年合计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资产。组合式基金的投资标的为基金,通常为退休基金及捐赠基金以创造另类的投资组合。根据Invest Hedge报道,组合基金产业中,管理资金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组合基金目前合计管理的资产总额为74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用卡》2010,(13):19-21
指数基金是以跟踪目标指数为投资目的的一种基金产品。美国是指数基金的发源地,也是指数化产品最多、最发达的成熟市场。美国先锋集团在1976年创造了第一只指数基金——先锋500指数基金。近30年来,指数基金发展迅速,从面向机构到面向广大投资者认购,从综合指数基金到各类主题指数基金,从单纯的股票型指数基金到不同资产标的的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13.
中秋节过后,A股市场持续着窄幅震荡的行情,各大指数小幅走低(图1)。
  9月1—23日,上证指数区间跌幅为1.67%,创业板指区间跌幅为1.61%,汇集蓝筹个股的沪深300指数区间跌幅为1.57%,在股市整体表现低迷的背景下,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表现乏力,大部分主要投资于A股市场的权益类公募基金难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马晶  王智渊 《海南金融》2014,(6):28-33,48
本文提取264只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为样本,基于双差分(DID)模型,研究发现开通的融资融券交易显著降低了标的股票的流动性、非系统性风险波动性,从“抑涨”和“抑跌”两个方向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的上下波动幅度。结合我国融资融券的实际运营情况,本文提出完善融资融券交易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指数基金迄今已有30年的历史,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构造方法对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各类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日益受到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各类机构的青睐。它跟踪股票和债券市场业绩,所遵循的策略稳定,它在证券市场上的优势不仅包括有效规避非系统风险、交易费用低廉和延迟纳税,而且还具有监控投入少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因此,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优于其他基金。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又优于一般的指数基金。ETF一般采取完全被动的指数化投资策略,跟踪、拟合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标的指数,因此管理费非常低,操作透明度非常高,可以让投资者以较低的成本投资于一篮子标的指数中的成份股票,以实现充分分散投资,从而有效地规避股票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正是有上述一系列优点,近10年来,ETF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金融产品: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于1993年1月29日推出了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SPDRs。此后,ETF产品在美国乃至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在2005年2月,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了我国第一家ETF:上证50ETF。然而,上证50ETF指数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过两年多的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证券期货》2009,(6):F0002-F0002,1
把最热门的投资工具变成你的投资组合产品 2009年欧洲第三届交易所交易基金与指数投资年会是欧洲该领域中最大的行业会议,是专门为使用这些投资工具的投资者而设计的会议。 尽管2008年对于金融业来说是非常黯淡的一年,但有一种产品却如黑夜中的一束光线,让所有的投资者都眼前一亮,它就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相似文献   

17.
《财会学习》2009,(5):38-39
(1)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将客户购买投连险的保费(扣除一些费用后)用于基金投资,该基金投资全部属于客户的资金,所获得的收益是否缴税?要交哪些税?。  相似文献   

18.
指数化投资作为一种被动的投资策略,于1999年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后得到迅猛发展。本文以传统的指数化投资方式为基础,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构建投资组合。本文首先按照沪深300指数的编制原则选取标的股票,以小样本的投资组合对成分股进行模拟跟踪,并以1000万初始资金进行资产配置,最后与实际的沪深300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的回归分析以验证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证券投资组合损失率概率评价模型,定义损失率概率为单个资产或投资组合的损失率超过市场平均损失率的概率,用于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评价。以某基金为例,计算得到该基金的损失率概率为39.74%,表明该基金有39.74%的概率损失率超过市场平均损失率。以证券投资组合损失率概率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该基金投资组合损失率概率最小时的投资权重系数,最小损失率概率为36.01%,与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相比,损失率概率降低了3.73%,实例证明该模型是降低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指数化投资方法在近40年的发展中已成为被动投资领域中重要的投资方法。它是以复制和追踪某一市场指数为目标,根据证券价格指数编制原理与成份股及指数历史价格走势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按一系列数量化的投资方法,精确构建投资组合而进行的证券投资。本文主要从国外指数化投资的发展历程、指数化投资目标的研究、指数化投资组合的构建方法及组合管理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发现对指数化投资目标的计量方式的研究、主动投资与指数化投资的结合以及指数化投资组合的动态优化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对我国指数化投资的研究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