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财产保险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一、日本财产保险业发展现状2009年,日本产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78万亿日元,赔款支出4.37万亿日元,产险业总资产为31.5万亿日元,净资产为5.54万亿元;产险业保险承保收益为543亿日元;赔付率和费用率分别为68.1%和35%。截至2009年7月,日本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共计30家,在日外国产险公司21家。产险公司代理店为21.8万家,产险从业人员近220万人。  相似文献   

2.
基于DEA方法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中国境内保险公司2002-2005年的经营数据,运用DEA方法分别对产险业和寿险业的中资与外(合)资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Malmquist指数考查我国整个保险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向楠 《保险研究》2011,(12):11-17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保险业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在入世十周年之际,研究在华外资保险公司的母国构成、区位布局(分区域和城市)和业务结构情况,区分产险业和寿险业,并将中资和外资保险公司进行比较。首先对丰富的数据资料进行简明直观的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进而结合经济理论和产业实践,解释和评价外资保险公司进...  相似文献   

4.
略论我国保险公司上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从1981年到1999年,我国保险费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30%左右,高于同期我国GDP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2倍多.而与保险市场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相比,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还很窄.让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发行股票上市,既是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情况看,保险公司上市十分普遍,德国安联、法国安盛等知名保险集团均为上市企业.而在我国,目前在沪、深股市挂牌的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金融类上市公司寥寥无几,保险上市公司更是没有一家.加入WTO后,我国的保险市场将逐步走向自由竞争,一方面将放开人民币业务寿险及产险的市场,另一方面,外资保险机构允许介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地域将会扩大,中资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面对挑战,我国保险公司如何在进一步开放的趋势中进入股票市场充实资本金、增强综合实力,是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全方位平等开放,外资保险公司和中资保险公司将在中国寿险市场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对此,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发达国家保险公司历史悠久,在产品设计开发、市场拓展、经营管理、销售及服务运作方式等方面有着相当成熟的经验。对此,我国保险业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高度重视产品创新对公司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刘京生 《中国保险》2001,(11):40-41
我国股份制保险公司是伴随着保险业改革开放而建立和发展的,它们的成立不仅填补了保险业组织形式的空白,完善了保险产业结构,而又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然而,面对“入世”和国内外新的环境,股份制保险公司以往所具有的体制优势,正随着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丧失,因此,股份制保险公司依靠原有体制优势继续发展,拓展保险市场份额的想法,将受到多方面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开放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业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加入WTO,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外资公司会利用其先进的经营技术、管理手段和资金运用的优势向民族保险业争夺市场。民族保险业如何应付挑战,保持和拓展市场份额,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构建应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总体原则的指导下,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构层次性等具体准则。根据企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保险业的行业特性,保险公司竞争力由资源、能力、环境三个要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可建立相应的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窦军 《中国保险》2001,(11):21-22
目前,由于受我国市场准入政策的限制,外资产险公司只准办理三资企业保险业务(外币业务),寿险公司也只能办理个人保险业务,我国加入WTO,市场壁垒被打破,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开办人民币业务和其它寿险业务,势必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他们凭借跨国经营、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管理体制等经营优势,在竞争中发威,中资保险公司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一是竞争优质保源。外资保险公司对三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在机动车辆保险中,车上人员责任险是第三者责任险项下的附加险,是第三者责任险的扩大和延伸,只有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的条件下才能投保该附加险。但是,在遇到责任事故时,保险公司应如何处理“车上风险引至的车下责任”,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业处于诚信严重缺失的状况,解决诚信问题需要把握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保险市场中竞争状况和由于竞争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现阶段保险公司亟需监管部门给予有效指引,使竞争机制能够对保险业诚信产生有利导向。我国可以通过建立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完善保险公司投诉制度、加强保险公司诚信监管等手段来促进我国保险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和信息的时代,保险业是一门高度信息化的产业,保险公司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评估、计算和鉴定市场中的风险价值,利用网络加强内控,提高服务水平,拓展生存空间。要在复杂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险公司必须发展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5年12月末,全国产险公司应收保费81亿元,同比增长34.94%,高于同期保费收入增幅20.91个百分点。《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2004-2005)》指出,应收保费增幅较高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保险业界亟需关注的重要风险点之一。应收保费的高速增长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税费负担和管理成本,加大了经营风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埋藏隐患。应收保费的快速增长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是产险公司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不着力解决,问题和矛盾会越积越多,不但成本付出更大,而且对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应收保费管理,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省分行与省太平洋人寿和省华安财产保险公司业务分析会分别于9月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在宿州市农行召开。省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舒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唐晓华,省华安财产保险公司总经理周晖,宿州分行行长郝建民分别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有农行阜阳、宿州等十个二级分行和太平洋人寿蚌埠、巢湖等十个中心支公司以及华安产险六安、淮南等八个中心支公司的负责同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利益关系的中小财产险公司互动营销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保险市场逐步国际化的今天,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成为保险公司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关键。由于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的财产运作空间和资本运作能力的制约,在一段时间内,保费收入仍是中小产险公司进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中小财产险公司现有的营销模式使业务规模增长缓慢,迫切需要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而损人利已的竞争时代已经结束,保险营销模式的重新设计必须基于利益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1995,(10):29-30
深化经营机制改革 增添公司发展活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从1991年正式成立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以来,到目前为止,上海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开放度最大、保险公司最多的地区。其中包括人保、太保、平保、美国友邦、日本东京海上和大众、天安等7家保险公司,市场...  相似文献   

17.
冯跃 《中国保险》2004,(9):22-23
大部分保险公司营销部业务量低迷,人员流失严重,陷入尴尬境地。产险营销到了反思时刻。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保险法)已于2003年 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了,新《保险法》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作了重大修改,即财产保险公司经核准可以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一规定无疑是产险公司经营范围上的重大突破,必将赋予产险公司更大的发展机会,那么产险公司将如何应对这一全新的市场机会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产险公司经营短期人身险业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法律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新《保险法》已从法  相似文献   

19.
旧中国的保险业,自1835年英国商人在广州设立保险公司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为止,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我国的民营保险业是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兴起的,自1914年至1949年的30多年,是中国早期保险从业者艰苦奋斗的历史,主要的是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曲折斗争的历史。了解那个年代华洋保险公司之间较量的情况,能使我们得到一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收获。1876年以前,清政府为了维持其封建统治,顽固坚持自我封闭政策,不准设立保险公司,保险纯系西洋舶来品。后来中国的新式商人不满利权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保险公司试办协议存款的通知>指出,商业银行总行可与保险公司开展大额协定存款业务,此举在于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增加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收益,对商业银行而言,便于商业银行获得长期稳定的大额负债资金来源,增强银行整体资金实力.随着商业银行不断重视开展批发性大宗负债业务,大额负债资金来源不断拓展,保险公司协议存款等银保合作新业务呈现出"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态势,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并逐步形成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