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体方面的不同 1.贪污罪的主体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和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我们将贪污罪的主体分为三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的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部分行政机关的直属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另外,在我国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地位,决定了其管理工作在国家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因此,对在上述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应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待。(2)准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外,准国家工作人员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3)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  相似文献   

2.
安徽阜阳县读者李有贵来信问:我们常说的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不知都包括哪些机构?李有贵同志: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查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各专  相似文献   

3.
权力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是以国家强制力和社会的普遍约束力为基本特征对其对象产生的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是权力的一般特征。在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是靠千百万共产党人长期忠诚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而赢得人民的自觉拥护而取得的。国家机关是受人民委托,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权力的。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国家大法的形式规定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从国家机关的角度看,要贯彻执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就必须摆正国家和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一、正确对待权力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使用和支配手中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权、用权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执政地位。现实生活中少数干部抱着错误的权力观,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手中权力当作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工具。欺压群众,胡作非为,有的竞发展到买“官”卖“官”,亵渎了人民赋予的权力,有的“...  相似文献   

4.
论监督     
监督,可解释为察看并督促。研究监督,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即察看谁、督促谁;谁察看、谁督促;察看什么、督促什么。一、察看谁、督促谁我国的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接受监督。(一)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  相似文献   

5.
一、国家机关(一)国家权力、行政、司法机关1、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2、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各直属机构和工作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3、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机关(一)国家权力、行政、司法机关1、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2、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各直属机构和工作部门;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3、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  相似文献   

7.
徐敏 《集团经济研究》2006,(34):277-278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 1、政府信用.部分政府部门不但没有起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作用,而且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权力,大肆捞取钱财.如2005年10月24日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据对20个产煤省份的初步统计,已3200多名国家机关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从煤矿撤资退股.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以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入股办矿问题为突破口,严厉惩治安全生产领域的腐败现象.这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严重的影响了政府信用.  相似文献   

8.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它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中,法纪、政纪和党纪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三种不同的强制性规范,弄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对于健全法制、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新秩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一个整体协调、各司其职的处分系统法纪是国家权力机关以法律形式所确认的,对全体公民都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其表现形式为规范性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政纪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保障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国家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制定的行为规则,其表现形式有各种守则、条例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如《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等。  相似文献   

10.
让群众满意     
让群众满意本刊讯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日前召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大会”,77名机关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服装,头顶国徽、佩戴肩章和臂章,庄严地向国旗宣誓,光荣地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宣誓仪式后,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梁益圃指出,国家公务员的素质高低直...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案件的范围有何不同?河北武强县读者沈信怡来信间:检察机关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案件的范围有何不同?沈信怡同志: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  相似文献   

12.
何邹 《管理观察》2011,(11):11-12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机关运用行政权利来实现国家职能与利益的执行和指挥,是国家赋予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使其在职权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保证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和执行.其主要实现形式是通过行政行为.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职权的划分和政府机关的形式等.本文首先介绍当代中国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3.
权力是国家赋予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许可与保障。它既来源于法律,又必须服从于法律的制约。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让群众满意     
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日前召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大会",77名机关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服装,头顶国徽、佩戴肩章和臂章,庄严地向国旗宣誓,光荣地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宣誓仪式后,北京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梁益圃指出,国家公务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党的威信和政府形象。作为一名国  相似文献   

15.
应当移送检察机关的案件。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人收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据此,审计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发现的贪污贿赂、国家工作人员渎职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儿子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等违法行为,达到立案标准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6.
经过五年孕育的、1994年5月12日诞生的《国家赔偿法》,已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继《行政诉讼法》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法律,它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走上一个新台阶。学习与实施《国家赔偿法》意义十分重大! 一、什么是国家赔偿法?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的规定,国家赔偿法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国家来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国家赔偿法的定义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第二,国家赔偿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由于违法行使职权并损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的国家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赔偿关系;第三,违法行使职权,如果合法行使  相似文献   

17.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实行犯,两者构成的犯罪如何定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难题,在对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加以剖析的基础上,赞成折中说,并提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行犯构成的犯罪应该以实行行为说为基础、(更)特殊身份说为补充的定罪标准.凡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行为的,应一律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而利用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的,则按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共犯定罪,但在既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又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时,以特殊的身份说为标准,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  相似文献   

18.
审计强制措施初探张作群行政强制执行权是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的强制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行政义务的权力。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机关,也享有行政强制权,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被审计单位履行义务。由于审计机关设置时间较短,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规范审计...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国家行政活动所遵循的原则,在我国是指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国家机关以及经依法授权的组织,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进行国家或社会事务的管理的行政原则。其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严格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这一指示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20.
一、自由裁量权的分类 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根据现行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可将自由裁量权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