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发行需通过完善信贷政策制度、提高准入和评级融合度、完善授信体系、差异化贷款审查审批细则、加强放款监督与贷后管理等,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信贷全流程管理。发展供应链金融已逐渐成为国家支小支微的重要金融模式和手段。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紧跟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作者结合湖南省分行调研实际,试对农发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信贷全流程管理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发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信贷规模迅速扩张,政策性银行的风险偏好、农业信贷对象相对弱质的特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决定了农发行必将面临前  相似文献   

3.
谈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防范甘绍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一)增强风险的防范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稳健经营”的思想。纠正“农发行是政策性银行,无风险可言”的错误认识,引导农发行员工从分析现有资产状况着手,深刻认识风险就在我们身边,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
遵义分行坚持"一二三四五"信贷工作机制,高质量推动业务持续有效发展。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遵义市分行认真坚持"一二三四五"信贷工作机制,始终立足政策性银行职能,紧扣改革发展需要,高标准推动全行业务持续有效发展。先后荣获贵州金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总行"信贷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示范行""存款‘双十百佳’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截至2021年10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573.33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农发行系统第一,公司类贷款余额居全市金融机构首位,持续保持不良贷款"零"余额,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信贷资产保持较高质量。  相似文献   

5.
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风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实现和国家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从总体看,当前农发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特别是潜在风险较大。其中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经营方面因素;既有银行外部因素,也有内部管理因素等等。因此,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防范和化解信贷资产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论文1、健全农发行经营机构,更好地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服务(山东省省长李春亭)2、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宣部副部长翟泰丰)3、论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特殊运行机理(农发行行长朱元樑)4、关于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机制问题的研究(农发行副行长胡楚寿)5、对政策性收购资金良性循环问题的探析(农发行甘肃省分行行长张治钧)6、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积极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行长袁振华)7、选拔基层农发行"一把手"之我见(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行长韩光远)8、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机制,支持河南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行长李春亭)9、农发行实行"上分下代"模式的利弊探析(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办公室)10、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发行辽宁省分行胡尔  相似文献   

7.
动态     
农发行常州市分行信贷支农贷款余额突破70亿今年以来,面对地方政府对农发行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热切期盼和信贷规模紧张的突出问题,常州市分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有所作为,通过落实"保收购、保续贷、保重点"三项措施,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截止贷款余额已突破70亿大关,保障了粮食收购,保证了续贷项目,确保了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面对地方政府对农发行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热切期盼和信贷规模紧张的突出问题,常州市分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有所作为,通过落实“保收购、保续贷、保重点”三项措施,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已成为制约农发行业务经营的瓶颈问题,关系到农发行的生存与发展。本刊上期发表了总行胡楚寿副行长就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金融风险问题撰写的专题研究文章,其中对不良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正确的对策,这对保证我行业务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期我们再刊发黄玉权、向中胜、钟小平围绕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质量问题,进行调  相似文献   

10.
农发行作为国有政策性银行,其政策属性决定了首先要防控政策风险,银行属性决定了重点要防控经营风险,机构属性决定了必须要防控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构成了农发行基层行风险防控的主要内容。一、政策风险是首要防控目标农发行是农业政策性银行,除了执行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外,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政策和支农政策是农发行的立行之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 ,为了确保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安全 ,实现国有政策性支农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 ,达到稳妥、有效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 ,必须对贷款风险问题进行仔细的研究。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下简称 :农发行 )信贷资产的迅速扩张 ,其不良信贷资产比例上升 ,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农发行的政策性决定了其风险形成的特殊性 ,所以农发行必须从政策上杜绝风险 ,从源头上避免风险 ,从行为上控制风险 ,从价格上降低风险 ,由各个环节分担风险 ,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才能积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的…  相似文献   

12.
正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农发行需实现业务范围、贷款营销、贷款支持模式、信贷产品、资金营运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等方面的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发展问题提出的战略举措。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责无旁贷。本文就农发行如何创新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一些探讨。一、业务范围创新农发行业务拓展今后很长时期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灵活的农业信贷  相似文献   

13.
粮油信贷是农发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根本职能。做好农发行粮油信贷工作,对于维护农民利益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将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其长期积累的风险压力将越来越多地向银行传导,导致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作为支持涉农企业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受影响更加明显,加强实体经济信贷风险防控尤其重要。农发行支持的信贷客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涉农实体经济企业,另一类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或相关的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部分民营信贷客户受经济下行、社会融资等因素影响,基层农发行信贷支持的农业实体经济信贷风险频发,不良率持续上升。笔者结合农发行湖南省湘潭市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4,(5):44-45
<正>农发行江苏省分行,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如同一艘一往无前的航船,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探索航行,在澎湃汹涌的金融大潮中迎风斗浪,20年风雨兼程,在支农领域、服务功能、经营机制、基础管理等方面率先探索、大胆创新,向一流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梦想矢志前行,满载了信贷支农和精品银行建设的累累硕果。建行20年来,全行累放各类贷款8402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分行在发挥好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的同时,将支持粮食市场化业务作为长期战略,积极顺应市场、主动贴近客户,在市场风浪考验中抓发展、强管理、防风险,确保粮食信贷业务份额不降、客户不减、阵地不丢。近年来,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坚决扛起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积极应对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主动探索粮食信贷业务市场化转型路径,在搏击风浪中巩固粮食信贷主导银行地位,在市场洗礼中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7.
<正>农发行江苏省分行立足江苏"三农"实际,抓好总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把思想统一到总行对信贷支农工作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三农"工作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履行好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以创新促转变,以服务提品质,以管理强基础,推动持续发展,建设高品质精品银行,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经营风险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合规管理是农发行全面风险防控的永恒课题。合规是指农发行的各类经营行为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则和准则的要求。合规管理是农发行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应有之意,与农发行经营管理相生相伴、如影随形。一、坚守初心使命,充分认识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规是防控风险的根基,是底线、是发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12月 29日,是农发行吉林省分行建行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今天,农发行吉林省分行的成立,开创了我省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纪元,使吉林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支持力量。当时省行只有 64人,各方面都是一张白纸。六年后的今天,农发行吉林省分行已经成长壮大为一个拥有 51个分支机构、 l500多名干部职工、经营 670多亿元农业政策性信贷资产的分支机构比较健全、人员比较精干、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管理收购资金贷款成绩比较显著、支农效果比较突出、在我省经济生活和金融领域有着重要位置的国有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农发行广西区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总行相关文件精神,着力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切实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经营,防控和化解风险,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以"四、五、六"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和谐银行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