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山东省威海市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五年来,共投入支农资金18.14亿元,年均递增20.82%。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一个重点”,主攻了“两个难点”,培植了“三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既要增加支农投入,又必须调整支农结构、整合支农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解决好这些问题,惟有通过创新,建立稳定增长和良性运行的支农投入机制。安全有效地逐步缓解“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3.
《新疆金融》2006,(3):1-1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号召,“三农”问题已经提升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战略高度。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是与支农和服务“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三农”作用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三农”之间的荧系及发展现状,并对农村信用社的下一步改革和服务“三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现状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文件特别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对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我国财政部门应适时调整支农政策,以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长效金融支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为紧迫的重大问题,农村信用社负有金融支农的重要历史使命.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长效支持机制。为寻求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研究农村信用社长效金融支农机制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任务,进一步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是驱动“三农”发展的“双核”。近年来,达拉特旗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齐心协力,“念好支农经,打好组合拳”。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支农政策,加大有效投放,加强投向管理;财政部门积极调配资金,优化支农结构,发展农业项目。信贷支农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的组合运用有效满足了农村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以“一号文件”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时部署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各项工作,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经济规划的开局之年。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三农”工作列入重中之重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3.
“三农”工作历来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发展银行作为衡阳市唯一一家政策性银行,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和粮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衡阳市农发行支农领域不断拓展、支农模式日益丰富,“政策支农、专业支农、优惠支农”的品牌形象逐步树立,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研究与破解.  相似文献   

14.
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之所以说这次会议重要,一是五年没有召开工作会议。这五年,“三农”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历史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明确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解决“三农”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时机非常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们就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有可能是第一个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使我们能够及时传达、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部党组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廖副部长因身体原因不能亲自到会,但对开好这次会议做了重要批示,委托我到会上代表他根据他的书面讲话就做好财政支农工作讲几点意见,由于这篇书面讲话是精心准备并经廖副部长审阅的,我将全文宣读(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现实意义,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到我国城镇化率在“十一五”期间要提高到47%的水平,再次表明党和政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  相似文献   

16.
一、服务“三农”关系国泰民安,责任重大 农行肩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金融服务的重大使命。清醒认识农行责任的重大,对于实现“面向三农、商业运作”非常必要。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只有改善农民的处境,才能实现人和;忽视农民的权益,不仅危及经济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认真履行公共财政职能促进新农村建设足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并非要求政府大包大揽。财政的作用是引导,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因此,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财政投入与农民投入和农民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关系,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此,笔结合广西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进行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谱写财政支农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严万寿 《青海金融》2007,(B12):48-49
本文通过对当前青海“三农”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行信贷管理工作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巾伞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从这一重大举措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是很大的,这对我们金融业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究竟应该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已经成为我们当前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