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由于各级党政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上气候比较好,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预计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403%,棉花增长12.1%,油料增长20.2%,糖料增长12.2%。与1989年不同,其重要特点是“双增”,即四个重要作物既增加了播种面积,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而1989年粮食增产主要是靠扩大播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缓解贫困:趋势、差异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3-2004年分省的经济增长和贫困数据分析了全国和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的趋势,计算了总的经济增长和部门经济增长对不同地区贫困人口减少的弹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贫困人口的减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缓解贫困不仅要靠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使穷人更多地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而农业部门的增长具有更高的减贫弹性。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1978—2009年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可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长期影响;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长期正的影响,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存在制约作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互为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中,农产品期货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1997年至2002年,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2002年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量为1.5亿手,占全国期货交易量的80%。特别是2000年以来,大豆期货交易规模稳步增长,2001年-2003年总成交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4%、79%、69%,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和最大非转基因期货市场,为中国期货市场的恢复性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大幅度增长。全年共成交期货合约27986.43万手,成交金额总计108396.59亿元,分别比上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增城市通过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使了农村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逐步向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方向发展。1994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02亿元,比1990年增长5.36倍。其中农业产值9.66亿元,比1990年增长48%。农村人均收入2716元,比1990年增长2.63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流通状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现将当前国内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状况介绍如下:一、国内外粮食生产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50-1990年的4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从6.3亿吨增加到17.8亿吨,平均年增长4%,同期人口从25.5亿人增到52.9亿人,平均年增长2%;人均粮食从247公斤增长到336公斤,粮食增长快于人口增长。但粮食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60年代平均年增长3%,70年代增长2.3%,80年代增长2.1%。进入90年代,人均粮食产量从1984年峰值346公斤,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据FAO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水产品总产量1.57亿吨,同比增长5%。捕捞渔业受南美洲沙丁鱼产量减少影响,同比下降3%;养殖渔业则同比增长6%。2012年,全球水产品贸易额达1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捕捞产品贸易额有所增长;但是养殖产品受市场需求降低影响,贸易额同比降低6%。二、2022年水产品价格、生产、消费及贸易预计情况  相似文献   

8.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作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景章 《农村经济》2005,(11):65-67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增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骏  彭苏雅 《水利经济》2021,39(4):8-13
基于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本区域和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交互作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化解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棉花产出增长中的政策、制度、技术与区域因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江苏棉业为实证材料 ,将气候作为分析的一个重要变量 ,发现棉花产出增长直接得益于技术进步、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及肥料投入的增加 ;制度和人力资本因素的改善是棉花产出增长的间接源 ;区域布局结构调整是产出增长的第三个源泉。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土地投入的减少和不合理的税费政策。气候对棉花产出的影响在所有的计量分析中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出口多样性、普遍性与农业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种类(多样性)以及每种农产品的供应国(普遍性)都各不相同。少有研究注意到农产品出口普遍性在农产品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164个国家394种农产品1986~2012年的数据,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农产品出口多样性是如何通过出口普遍性影响农业增长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农业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产品出口普遍性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其农业增长没有明显作用;而在农产品出口普遍性较低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其农业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建立在贸易保护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对日本农副产品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对日本农副产品出口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81年我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为6.3亿美元,到1993年增加到38.6亿美元,增长5.12倍,年均增长18%。其中,谷物及其制品增长24.23倍、饲料增长5.99倍、木材增长14.7倍、活动物增长3.14倍、水果蔬菜增长2.48倍、肉制品增长1.25倍、调料增长3.75倍。目前,我国对日本农副产品出口额,约占日本农副产品进口总额的8.5%,仅次于美国,成为日本第二大农副产品供应国。我国对日本农副产品出口出现急剧增长的形势,应该说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际形势的缓和,和日本国内的强劲需求。首先,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为出口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货源;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外贸也实施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国家垄断逐步下放,进出口管理品种大大减少,许可证制度大大放宽,调动了外贸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再次,1985年西方财长会议后,日元升值,为日本农副产品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日本农副产品供不应求以及两国农产品悬殊的价差,又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  相似文献   

13.
一 早、晚稻连作,是荆州地区增产粮食的一项重要措施,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0%以上。1981年以前,投资大,收入低,效益差。近年来,有很大改变,其主要表现在:(1)土地生产率提高。据1983年全区9个县早、晚稻生产成本调查(下同),亩均产量1,322斤,比1978年(5个县调查,下同)1,075斤,高257斤,增长23.9%。按1983年平均收购牌价计算亩均产值:1983年为177.28元,比1978年增加39.1元,增长28%;每  相似文献   

14.
一、1994、1995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低基础、高增长阶段 中国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为起飞阶段(93~95年),其特征值是低基础,高增长。因此,94年GNP增长10%的速度是可行的。第二阶段的腾飞阶段(96~98年)其持征值是高基础、高增长。  相似文献   

15.
刘畅 《农业经济问题》2012,(6):49-54,111
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是推动新阶段中国农村益贫式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1987—2009年相关数据就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投资对于益贫增长率指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对益贫增长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推动益贫式增长的制度设计面临转型,其中公共投资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需要寻求突破;而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教育人力资本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亟待全面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正>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主食品种,约有60%的国人以稻谷为主食,每年直接食用稻谷及其制品(折米)1.1~1.2亿吨。稻谷加工既是粮食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稻谷加工业年处理稻谷能力超3.8亿吨,同比增长1%,年加工稻谷量约1.58亿吨,同比持平略减。为更好地研究稻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总量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2.8%;1993年增长达13%,其中工业产值增长高达23.6%,国民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相似文献   

18.
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自2004年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2008年1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决定.2009年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  相似文献   

19.
1998-2001年4年间,农民收入的增长连续下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中的首要难题,将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难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进步。分析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就是为了分析、解决我国农业及社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正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正确选择。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科教兴农的主要课题和中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理论上梳理了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并选取中国30个省域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法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构建基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全国整体还是东部、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作用,且对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2)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农业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3)农业科技进步对财政支农支出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农业科技进步跨过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重视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