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刑法中可以分为法定型和非法定刑目的犯、占有型和占用型目的犯。合同诈骗罪属于法定型目的犯、占有型目的犯。刑法和司法解释对取得型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为实务中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网络游戏方面的纠纷不断,侵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如盗窃、诈骗游戏中使用的“货币”、“装备”等虚拟财产。对该类问题的处理在立法、司法和学界尚属真空地带。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机制,虚拟财产能否纳入刑法侵犯财产犯罪的范畴?刑法又应当如何予以保护?本文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卓志强 《现代商业》2007,(7X):172-172
目前网络游戏方面的纠纷不断,侵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如盗窃、诈骗游戏中使用的“货币”、“装备”等虚拟财产。对该类问题的处理在立法、司法和学界尚属真空地带。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机制,虚拟财产能否纳入刑法侵犯财产犯罪的范畴?刑法又应当如何予以保护?本文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与立法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主体的多重法律认定的。我国刑法规定的商业秘密罪的构成要件缺乏科学性,以客观损失“量”为基点确认罪否的立法模式,在商业秘密犯罪中是完全不适宜的。这种立法模式在违法与犯罪的划分上不科学,导致在实践操作中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极为困难。应借鉴商业秘密法律制度较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制定商业秘密专门法规,以附属刑法形式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则更具有现实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党颖 《中国商办工业》2008,20(3):238-239
合同诈骗罪的实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设定骗局无偿攫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目的与诈骗手段相比较,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立法判定标准,所以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准确判定成为认定合同诈骗罪的难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刑事推定规则,综合分析行为人特定的诈骗手段、方法等客观因素,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性,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宗朋  尚绪芝 《商》2013,(19):262-262
“扒窃”是盗窃犯罪中的一种普遍的作案方式,发案率较高而且破案难度大,为了有效地打击日益猖撅的“扒窃”,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私财产安全,因此,《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九条中有关“扒窃”的规定在此背景下产生,《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扒窃”行为写入刑法,其目的是保护公民财产不受侵犯,更是保护社会善良风俗。“扒窃”直接入刑,虽然符合刑事政策,但在司法适用中出现了的如何认定“扒窃”行为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扒窃”行为的分析,认为解决此困境的关键是对“扒窃”行为中的构成要件进行严格的司法认定。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更好保护非遗法益,面对我国目前日益猖獗地非遗犯罪,刑法保护势在必行。但刑法在保护非遗时存在诸多不足,从完善侵犯民族风俗习惯类犯罪,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类犯罪,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犯罪以及对非遗传承人的刑法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侵犯著作权犯罪"营利目的"要件存废问题,大致有取消论和保留论的对立。TRIPS协定中"蓄意"规定不应排除成员采取"营利目的"实施方法,"蓄意商业规模"一般可意味着以营利为目的,故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营利目的"要件与协定具有符合性。基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条约"在我国的适用,"传统——网络二分论"应成为"营利目的"要件在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中存废与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杨艳霞  胡建媛 《消费导刊》2012,(3):149-151,161
在民间金融领域,合法借贷与集资诈骗的界定一直是难题。对于集资诈骗罪的认定,要认真分析“诈骗方法”、“集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内涵,从根本上把握其类型。在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上,可以考虑采用司法推定的方法。非法占有目的也可能表现为间接故意。用后期的集资款本金偿付前期的集资款本金和利息是集资诈骗者诈骗得逞的重要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应当将这一方法单独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10.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密切联系,侵犯犯罪客体一般都通过对具体犯罪对象的侵犯得以实现.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形式。在我国,理论界的通论观点是.贪污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是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所以说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产。同时。修订后的刑法还规定了几种不同情况的贪污罪,其对象分别是“保险金”、“本单位财物”、“应交公的礼物”等。  相似文献   

11.
党颖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238-239
合同诈骗罪的实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设定骗局无偿攫取他人财物。非法占有目的与诈骗手段相比较,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立法判定标准,所以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准确判定成为认定合同诈骗罪的难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刑事推定规则,综合分析行为人特定的诈骗手段、方法等客观因素,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性,对合同诈骗罪的成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发展深入之际,经济犯罪非常突出。本文作者试图从保险诈骗的主观方面着手,以保险诈骗罪的主观要素“非法占有为目的”为论述中心,从而主张认定保险诈骗罪必须坚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主观方面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网络游戏方面的纠纷不断,侵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案件越来越多,如盗窃、诈骗游戏中使用的"货币"、"装备"等虚拟财产.对该类问题的处理在立法、司法和学界尚属真空地带.刑法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机制,虚拟财产能否纳入刑法侵犯财产犯罪的范畴?刑法又应当如何予以保护?本文试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敖刚  陈章新 《商场现代化》2005,(12Z):359-359
在市场经济发展深入之际,经济犯罪非常突出,本文作者试图从保险诈骗的主观方面着手,以保险诈骗罪的主观要素“非法占有为目的”为论述中心,从而主张认定保险诈骗罪必颁坚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主观方面的越备要素。  相似文献   

15.
所谓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的立法宗旨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我认为我国刑法有罪行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行相应、从旧兼从轻等四个基本原则,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上两种效力。  相似文献   

16.
盛振全 《商》2014,(34):222-222
刑法目的理念对刑事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理论界对我国“刑法目的是什么”的论断仍然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刑法目的应当满足具体性与宏观性,进程性与终极性的要求,以实现目的论实践性与理念抽象性的统一。预防犯罪应当与惩罚犯罪一道,成为我国刑法的手段目的,人权保护是我国刑法的终极目的,三者有机衔接、贯通,共同构成我国刑法目的金字塔形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17.
围绕增值税产生的犯罪可称为涉增值科犯罪,即指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税收征管秩序,违反刑法的规定,依照型 法规定应受处罚的与增值税有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所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通过对现行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之“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贿赂”、“主观”等构成要件要素立法运行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受贿罪构成要件要素在犯罪规制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扩大中国刑法受贿罪罪刑法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有必要对受贿罪罪刑规范进行五个方面的立法完善:一是简化犯罪主体的认定标准,二是明确职务行为的内涵,三是删除“为他人谋取利益”要素,四是扩大受贿罪行为对象的范围,五是明确受贿罪犯罪主观要件的内涵,以整体提高我国刑法受贿罪罪刑规范的犯罪规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宁 《商》2013,(6Z):89-89
互联网的产生为网络虚拟财产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发生在电子商务或网络游戏中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网络虚拟财产能否成为侵犯财产犯罪的对象成为学术和实践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将通过对侵犯财产犯罪对象和网络虚拟财产定性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从而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可以成为侵犯财产犯罪的犯罪对象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体现了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具有历史进步意义.论文从四个方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做了符合法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