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魅力中国》2011,(11):266-266
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城堡》写于1922年1月到9月,是他的小说中篇幅最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它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小说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这篇小说也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展开了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万花筒一般的时代画面,因此被称为爱尔兰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史诗和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3.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展现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危机与生存困境。大江健三郎一生作品无数,《人羊》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部,虽说是很短的一篇小说,却可以称得上大江健三郎前期创作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4.
潘望望 《魅力中国》2011,(8):279-279
在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具有鲜明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创作回归现实主义,充满了温情和现实感。纵观余华的整个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前后期小说分别在内容上、叙述方式上及主题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小说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卡夫卡中短篇小说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所独有的寓言性象征意义对现代小说具有重要启示:他小说世界中的各种动物形象正是他自身以及现代人的投影.这些动物,特别是这只杂交动物的孤独、不安和焦虑,诉说的是作者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孤独者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战后"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人物,也是极具精神哲理内涵的"作家式导演"。他曾经说过宁可看书而不去电影院。文学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陀斯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加缪是他的最爱。哲学家刘小枫称之为"紫色的叙事思想家"。与川端康成的小说相似,他的影片是用一种女性的触角来探索人性、思考人生,执著地盼望着真善美的救恕。基耶斯洛夫斯基与川端康成都是礼赞  相似文献   

7.
杨科 《魅力中国》2010,(9X):201-202
卡夫卡和村上春树这两位现代主义作家的小说中都充满着暴力的描写,本文以其代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和《在流放地》为例,比较了两人小说中的暴力的描写,而且深层次的分析了其小说中暴力的来源以及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王明贤 《魅力中国》2014,(19):147-1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文坛出现了一种小说创作潮流——家族小说,以“格格作家”叶广芩的创作为代表。1999年。叶广芩推出了代表性的长篇家族小说《采桑子》。《采桑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对她的家族做出评价,传达出其对传统家族文化的一种复杂情结——哀惋,即局外人的否定与批判和局中人的认同与依恋两种情愫相互交织,同时表现了叶广芩的一种文化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9.
庞进是陕西的一位重要作家.和陕西的大多作家一样,庞进严肃认真,刻苦勤奋,以文学为神圣的事业,创作了大量充满艺术魅力的散文随笔、小说等,获得了首届冰心散文奖等全国性大奖,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但在浩荡的陕西作家群中,庞进又是特立独行的,其表现为,他具有非常良好的学者的素质和功底,作品注重将思想蕴含、文化品位同精当优美的文学形式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他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龙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秀玲 《新西部(上)》2009,(10):146-146,142
反讽产生于认同感的缺失和对自我意识的审视,是无限绝对的否定。卡夫卡在小说《变形记》中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之后产生的认同感危机,建构了多层次的反讽,探究了现代人的意识和认同危机,对社会体系提出了质疑,同时彻底地否定了他所身处的社会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于紫 《北方经济》2007,(2):84-85
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从16世纪面世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作家和作品,并影响了整个欧洲小说的创作。狄更斯作为受流浪汉文学风尚影响的作家,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历来被视为英国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虽然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艺术特征,但此书并没有落入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窠臼。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匹克威克外传》主人公的形象来论述其书对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艺术特征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以后现代主义为立论基础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冲击波已然过去,但先锋小说涌动所带来的对于中国文坛的震撼却让人记忆犹新.以余华、苏童、残雪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先锋小说群,他们的先锋创作有着独特的本土特征.他们在沿用后现代的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等艺术形式以达到消解传统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品格及情节魅力等创作原则外,也对本属后现代先锋文学解构范畴内的精英意识、主体精神、启蒙责任等人文话语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因此余华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先锋实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后现代先锋小说,但其对文学本体挣脱政治话语的束缚并成为自足的生存体系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们的先锋小说是一次包括思想和形式二方面的文学革命,它开创了以文学的形式捍卫创作灵性和提升艺术尊严的新的思路和书写方式,并前所未有地把传统的小说理论和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  相似文献   

13.
赵靓 《魅力中国》2010,(25):179-179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奠基之作。“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是全篇的主旨所在,而鲁迅在表现这一深刻思想内涵时突出地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强有力批判。鲁迅赋予了狂人一个反封建战士的灵魂,借他的口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本文就从文本出发浅析小说丰富的内涵性和战斗性。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它已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转型有着必然的联系。文学创作中平民意识的张扬体现了作家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和对新的美学形式的追求,引起了大众对文学的关注,使媒体批评的兴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张洁是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一位女性作家,其小说伴随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从女性立场出发,对文学大胆言说,揭示了造成女性生存困境与被动地位的种种社会原因,为女性解放找到了一条可能的途径,从而在女性文学话语权实践方面迈出了积极而有意义的一步。在20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张洁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以其独特的女性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周国飞 《魅力中国》2010,(11):106-106
作家莫言试着运用西方独特的叙述视角、叙述空间构造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另辟新径,但也存在着审美层次的极端化、偏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妍 《中国西部》2011,(2):90-95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要经历代际的更替与转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生代”作家。中国文学进入到21世纪之后,“70后”“80后”命定地成为了新世纪的“新生代”作家。“新生代”作家如何应对这个文化失序的文学生态?如何选取个人的文学行动?在多元化图景中,“70后”作家徐则臣和“80后”作家甫跃辉的小说创作,颇与当下“新生代”所汇入的各种时尚潮流不同,甚至逆向而行。在当下“新生代”作家纷纷祛除经典意识的新世纪,徐则臣和甫跃辉不约而同地接续了现代文学史上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所主张的古典美学精神的流脉,同时又汲取了新时期以来先锋作家所延展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由此通过对经典意识的回归,来反省中国文学何去何从,以及自身的精神构成。  相似文献   

18.
伊泰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与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们的作家",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大师。《看不见的城市》是他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国内外对该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的叙事艺术和它的后现代主义特点两个方面。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迷宫叙事"、"时间零"、"晶体模式"等创作理念方面。现重点梳理了《看不见的城市》自译入中国以来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王忠信 《黑河学刊》2013,(11):38-39
进入90年代后,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城市底层女性的痛苦与不幸寄予了深切地关怀。在她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零作坊》和《泥霞池》等小说中,作家叙写了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刘岚 《魅力中国》2010,(6):259-259
鲁迅、郁达夫都曾留学日本并受外国文化的熏染,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精神营养。他们都在小说中探讨人性的自由发展、扣问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都深刻揭示了旧中国下层民众和觉醒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宣扬个性解放、谋求民族独立;他们都在小说叙事结构和审美取向上作了具有明显的现代色彩的探索。鉴于他们在现代小说史上这种双峰并峙而又殊途同归的路径,本文将对他们的小说创作所呈现的审荑取向与艺术风格作一比照研究,以管窥中国民族小说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文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