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7,(3):84-84
居高声自远。中国人寿自2003年在业内率先选择中央电视台这一国内媒体的制高点进行广告投放。通过几年来的持续投放.中国人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提起“相知多年·值得托付”,电视受众都会联想到国内发展历史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中国人寿。提起中国人寿,电视观众也会自然地联想相知相识、熟悉熟知的老朋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梁乾胜 《中国报业》2023,(11):232-233
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交流不断深入的重要开放窗口,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广西主流媒体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策略,探讨广西主流媒体如何增强面向东盟国家的传播能力,加强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产业共建共享,以期为当地主流媒体在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传播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玲 《中国报业》2023,(6):188-189
《人生第二次》作为“人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以中国式人文哲学书写主题,以平视化视角引发情感共鸣,并且在制作形式与传播形式上勇于创新,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纪录片进行剖析,探究其传播策略,以推动国产人文纪录片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为了协助企业破冰脱困,中国社区媒体旗舰品牌安康快告妙招迭出,使合作企业的营销传播另辟蹊径,如虎添翼,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相似文献   

5.
会议产业的发展与很多领域相关,近几年可以看到,公共关系业与会议、会展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公共关系业作为形象传播和品牌战略的制定者,肩负着把握方向的责任。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做有效的传播。而定义会议业,则是为了实施品牌战略,肩负的职责是促使传播有效。一个是“做有效的传播”,一个是“传播有效”,两者都不可或缺,都是社团组织、企业或政府传播战略,乃至整个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刘婷  凌平 《广告导报》2006,(6):16-16
作为全球最大的营销传播服务集团之一的阳狮集团旗下的媒介业务机构,实力传播和星传媒体一直是全球领先的媒介策划和购买公司,5月23日实力传播和星传媒体在中国的媒介购买业务进行整合,组成的新的战略业务单位——博睿传播(China Media Exchange)于在北京正式揭幕。  相似文献   

7.
吴静芳 《中国报业》2022,(11):55-57
在打造国际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地方党媒需作为“本土声部”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本文分析地方党媒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地方党媒发声现状,从树立深化合作理念、深耕国际传播平台和讲好中国地方故事三个方面,探索地方党媒的对外传播途径及角色转型方式,以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地方党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齐话 《广告大观》2006,(2S):106-110
在中国的寿险市场上,中国人寿无疑占据着绝对的强势。66万销售队伍、2005年保费收入1900亿,这两个数据使得中国人寿在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比这些数据更为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中国人寿的品牌已日趋成熟和稳定。进入2006年,中国人寿又在寿险产品宣传推广上迈开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鲁丹 《科技转让集锦》2011,(4):231-231,233
在全球北趋势的深入推动下,随着跨文化传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影响深度的不断加深,全球化多语境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的探讨和研究已经备受关注。在众多种影像传播形式中,中国电视作为中国跨文化影像传播的重要细成部分在近几年来参与世界范围跨文化传播的表现非常突出。因此,中国电视的跨文化影像传播特性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主题,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4,(2):44-44
2001年,莱阳鲁花与前景传播建立了合作关系。2年多的时间里,前景公司通过卫视投放一站式服务体系为莱阳鲁花的卫视投放取得了一次次良好的传播效果,双方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全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让客户感动     
顾建中 《国际市场》2006,(10):59-60
一次沙龙聚会,听朋友侃改革开放以后的保险业,长了不少见识。这些年,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很快,目前有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泰康、新华人寿、永安、华泰、天安、大众等中资保险公司,有美国友邦、美亚、中意人寿、中英人寿、瑞士泰丰等外资保险公司,还有法国和中国五矿合资的金盛保险,可谓中外资并举,群雄逐鹿。  相似文献   

12.
宋扬 《中国报业》2023,(5):184-185
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于国外受众、着眼于中国实践,讲求国际传播方式,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多维的叙事网络,打造多元的叙事平台。在国际传播中,除了主动发声,还要把“借嘴传声”摆在重要位置上,用更具国际特性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要利用好感传播的方式,引导各国民众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扩展到对中国的认同、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中国文化要“扬帆出海”,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传播,实现“借船出海”是个有效途径。国际传播需要不断地研究、创新传播方式。做好国际传播,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传播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热点话题,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也是经济合作的基础。"一带一路"战略首先是互通有无,实现中国与外部以及中国内部之间的五联互通。本文以跨文化传播为出发点,研究跨文化传播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它是丝绸之路的发展前提,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着手点。分析思考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跨文化传播,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从“策略性产业”的发展高度,正式引进广告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火车头”。2005年,中国的广告总量突破1500亿,占国内生产总额1%左右。回顾过去25年经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前沿的广告行业、在西方超过150年历史的广告理论和实践,在我们新中国竟然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最高指导单位率先“解放思想”,大胆导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仍是幼稚孱弱的商业探索阶段,因此,“摸着石头过河”的中目广告行业.在与跨国传播集团合作合资过程当中肯定必须补缴学费,吃亏上当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全球化带给广告业的必然结果,就是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的国际广告作为强有力的传播工具,跨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广告进入中国;不断成熟的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踏上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漫漫征途。在跨国营销的过程中,如何规避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造成的广告传播障碍与风险,是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08,(2):42-42
前瞻观点:2008年公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公关将出现三高现象:北京奥运以及2008年世界公关大会在中国的举办,是中国公关行业的最高关注点;结合奥运推广和2008年诸多大事的推广,企业的品牌传播也会出现历史最高峰值;另外,全球知名品牌的奥运营销,体育营销,将在中国公关领域展开一场传播的最高竞争。 2007年影响力:2007年传播业取得的进展意义重大,表现在新媒体传播,新技术应用的主流化,同时多家本土传播企业与外资的全面整合(本年度大型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和媒体公司在与全球资本合作是几年以来规模最大)、产业整合正向新的阶段迈进。“整合传播”方面,2008年的整合传播将体现出2.0时代的特征,即Digital平台整合传统传播方式的全传播模式,The Power Of One将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禹西  张天宇 《商》2014,(43):219-219
汉语国际传播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不单纯是一个语言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是中国文化传播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从起初的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与传播,再到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先后建立,无一不体现当今世界存在的“汉语热”的状况,汉语国际传播离不开对外汉语的语言教学,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汉语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利用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世人眼球达到汉语国际传播的目的。同时汉语传播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但无论哪一种传播形式都是为了将中华文化传播开来,弘扬下去。本篇论文就着重分析现行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简曰 《国际广告》2009,(7):51-51
作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PICC)的广告代理商,昌荣传播与PICC的合作始于08年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双方配合默契。关于如何服务好PICC等具有特殊使命的大型国有金融客户,肖昆表示,除了平常广告人必备的策划、设计,媒介代理等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颖 《网际商务》2011,(12):94-95
淘宝、肌情品牌和《我是大美人》作为跨界营销的实验者,通过合作孕育了新的跨界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三个合作品牌在消费者面前呈现出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迅速拉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强化了其在各自领域品牌的鲜明形象。  相似文献   

20.
《广告导报》2007,(3):87-87
在全球化品牌战略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品牌带动销售增长,成为海尔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突出特征。因此,海尔非常重视品牌传播,对于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海尔一直认为,要把强势媒体作为撬动整个体育营销和媒体传播的关键点.放大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