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如何识别存在的风险并及时加以预防,以实现中良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是各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政策性公司,在资产收购时就埋下许多处置隐,作为新生事物,在具体处置过程中,由于政府、企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多方利益的关联,政治、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的限制,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实际运作中风险丛生。本文着重对处置起始环节、内部流程环节和组织实施环节的风险点进行了详尽考察,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只有明确资产处置各项业务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建立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才能顺利完成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任务。 相似文献
2.
一、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风险表现1.职业风险。不良资产处置是银行的一项新兴业务,它涉及金融业内部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和法律业务,同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紧密相联。因此,这项业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比较高。另外,不良资产处置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处置经验、对企业运作了解程度、从业人员素质,都使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2.道德风险。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道德风险主要有:在与企业的谈判中,故意泄露处置底价;在评估中,低值高估;在拍卖中,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资产变现中,以权谋私,与处置对象串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得一己之利。3.政策风险。不良资产处置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业务,涉及面广,政策水平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农行股份制改革序幕的拉开,以剥离为主要内容的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正紧锣窑鼓的进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尤其是尽职调查工作中,其所蕴涵的风险问题日益显露出来。正确认识与有效防范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风险已成为农行一项十分紧迫又至关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5.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金融领域反腐败问题十分重视,将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列为反腐重点领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风险统筹衔接,强化金融领域监管和内部治理.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实践来看,以往对金融反腐问题重点聚焦在贷款发放环节,近几年,随着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7.
不良资产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角度,对不良资产处置中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道德风险的产生,既是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矛盾相关,又是由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本身特点决定的。针对防范道德风险考虑的几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应从创新体制、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审核监督、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9.
10.
企业不良资产是指企业资产的帐面价值于实际价值的这部分资产。企业的不良主要有:经营过程中难于收回的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企业对外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呆滞、积压、泛值的商品和物资;已失去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中形成的得不到补偿的工程损失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和处置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对不良资产处置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推广运用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替代传统的管理模式 ,已经是一种时代要求。项目管理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一种特定的管理方法 ,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 ,也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了一种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也为项目管理的运作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不良资产处置项目基本要素的分析 ,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运用项目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条件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会计科目设置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机构内部的核算体系,进而体现出该机构的经营体制.本文分析了工商银行信贷资产类会计科目体系的现状,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客观评述了它的积极作用,以及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这一局限性;并着重指出现有科目体系的分类标准陈旧、分类结果不科学,一些科目核算范围过宽,不利于强化业务核算,更不利于加强部门职责和进行绩效考核.作者根据会计学一般原理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市场原则为导向、以科学管理为目标,对拟单独设置科目进行核算的贷款品种作了重新分类,对原有的科目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拟订了全新的信贷资产类会计科目体系. 相似文献
15.
16.
上周好几个同事和朋友转给了我一篇《麦肯锡重磅报告:银行业如何超越互联网巨头建立生态圈》。话题很时髦,读后却印象寥寥,好像说的都对,然则没有什么观点是真正触及问题深度的。于是把这两年自己跟各家银行合作过程中形成的"执念"记录下来,抛砖引玉。牵手BATJ,是合作还是心猿意马?在国家的美好期待和祝福下,四大行从去年开始正式牵手互联网巨头。作为科技侧的顾问,这本身是一个利好消息,业务终于得向科技看了,老大难的协作问题终于有希望提上战略议事日程了,毕竟业务和科技总得融合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环境以及监管要求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国内商业银行将逐步由依靠信贷和规模扩张的规模效益型向服务效益型模式转变,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定位、特色化经营转变。未来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将体现为“两个不可持续、两个不会再有”,即:未来简单靠信贷利差收益的盈利模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现行监管框架的全面反思,不同国家、地区推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监管框架改革的举措。尤其是在BASELⅢ公布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强化资本运用效率,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对此,主管风险防控的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李杰颇有体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