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旦谜趣     
在制谜中,常常可以用一个谜底设计出不同的谜面。这样的灯谜,只要相扣得当,猜起来也妙趣横生。读者朋友,在欢庆千禧年元旦期间,如果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猜几个“元旦”题材的灯谜,会为您增添不少乐趣。以“元旦”为题材可设计出很多有趣的灯谜。例如:“细看园中景,旧貌变新颜。”第一句扣“元”,第二句用笔划移位法将“旧”移变为“旦”,这不是“旧貌”变了“新颜”吗?“清明前一日”。本来“清明”专指清明节,这里却另辟蹊径,另解为“清朝、明朝”。在这两个朝代之前自然是“元”朝;“一日”合之为“旦”。“一一看分明”。…  相似文献   

2.
新春俱乐部     
新春俱乐部一、填空二、灯谜1.诸君看谜,不要言,不要走,且站一边猜(打一字)2.告诉你,这是难猜的谜(打一成语:3.鼠年让位牛年到(打《水湖)}一人名4.牛年大发,体格健壮(打一成语)5.除夕之夜看烟火(打一常用词)6.恭贺新年(打一历年号)7.春节...  相似文献   

3.
艺苑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最早出现了"元旦"一词,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元旦的日期各不相同。五帝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周、秦三朝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月初一和十一月初一为旦。直到汉武帝时,才又将正月初一恢复为元旦。此后,一直相沿到清末。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春节就成了农历正月初一的名称,而把公历1月1日称作为新年,而不叫"元旦"。  相似文献   

4.
元旦,表示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我们的祖先以五谷熟、四时尽而改年更岁,因而,人们对元旦的来临总是充满新的希望和欢乐。相传五帝时期,颛顼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尔雅·释诂》解释,“元,始也”,“旦,早也”。可见“元旦”的古意即一年之始,一日之晨。商、周、秦均推崇本朝,“王者得政,示从我始”,各代都对元旦日期改弦更张,使元旦从正月初一依次推移到十二月初一、十一月初一和十月初一。直至西汉,汉武帝根据人们长期的天文记录,纠正了三代提前元旦的错误,重新将元旦恢复到正月初一。辛亥革命以后,公元纪年法已在我国产生…  相似文献   

5.
清明习俗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  相似文献   

6.
《农家之友》2014,(12):37-39
<正>1957年,毛泽东满怀深情地书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称颂杨开慧烈士为"骄杨",并向一位友人解释"骄杨"时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其后,很多人误认为杨开慧牺牲时"丧其元",即"掉脑袋"的意思。今年清明前夕,正在写作《毛泽东VS蒋介石: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书的老作家金振林,向记者披露了该书的一个章节。被捕入狱:何键并未对杨开慧用重刑《晚晚报》采访员问杨开慧:你犯了法晓得么?杨开慧答:我没有犯法,是何键犯了法  相似文献   

7.
七谜共一物     
某镇举办财会人员培训班,晚上停电,以猜谜娱乐,会计甲先说:五男二女分家,打得纷乱如麻,欲问何时了结,直到清明方罢。乙听后接着出谜面: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丙见二人谜奇,于是也巧出一谜:长方院子一墙隔,上下分开两群鹅,多的不过五个整,少的一个顶五个。丁也不甘示弱,也很快制出谜来:顺着念,会计经常用;倒着念,主意没拿定。没等丁说完,戊、己、庚三人一个接一个都把自己构思的谜语说出来:一只宝盒巧又巧,盒中不满百粒珠,要是仔细算一算,千千万万没法数。远看一本书,近…  相似文献   

8.
微天下     
正安徽农网【安徽歙县:传艺制作"清明饺"】清明饺是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的食品之一,其色泽为青绿,是用笋粒、肉丁等作馅捏成月牙形的饺子。来自安徽歙县桂林镇金坑村的"徽姑娘"王海英从小跟母亲制作"清明饺",开办一亩山庄农家乐,用"土货"招揽游客,"清明饺"成了春日里的一道"招牌菜",慕名学艺、闻香来品尝的游客带动了乡村旅游。中国农业新闻网【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明年底前将全部摸清"家底"】作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9.
“元旦”一词,据说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晋书》有“颛顼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旦之春”的记载。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元旦的日期也不尽相同:夏朝是正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则是定在十一月初一。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又以每年的十月一日为元旦。到了汉武帝时,才又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为了“顺农时”、“便统计”,把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一月一日为新年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宣布: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相似文献   

10.
<正>"结婚了吗?"每次回家,女主角都被外婆殷切问询,哪怕外婆是躺在病榻上。"为了外婆,我一定要结婚,不能再挑了",最终女主角穿着婚纱,含泪告诉垂危的外婆"我结婚啦"……日前,国内某知名婚恋网站的这则主题为"因为爱,不等待"广告,引发微博上的"万人抵制"。有网友表示,"恶心公众,成全自己",用以形容该广告,不过分。就形式上看,它频密重复那句"结婚了吗",像网民调侃的:"这分明是台‘外婆牌声控复读机’,要关机须输入命令‘结婚了’",听觉轰炸惹人烦。毋庸置疑,婚恋与亲情,都温纯美好,能激发公众共鸣。正因如此,它们都是商业广告的常用元素。涉事婚恋  相似文献   

11.
电视里只偶尔演过一个《爱你没商量》,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接连不断地演出了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没商量"。一是"宰"你"没商量"。某饭店莱单上明写着"大虾28元",结帐时变为"每只虾28元";某县一机关办的"经济实体",在收购生猪时竟用大秤压农民,每100公斤只秤出85公斤。二是"扣"你"没商  相似文献   

12.
佳谜故事     
一、字谜唐伯虎和好友祝枝山、文征明都是有名的才子。有一次三人在一起喝酒,祝枝山出了一首字谜让他们猜。他说:“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唐伯虎听罢,接着说道:“我也用你的谜底出一谜。听者有,看者无;跳者有,走者无;高者有;矮者无。”文征明也不甘示弱,马上作出一谜:“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愚者无;嘴上有,手上无。”  相似文献   

13.
切忌说废话     
大凡参加各种会议次数多的人,都不难发现一个"通病",就是坐在台上的大小官员,都热衷于在会上"说几句"。"这几句"既不是该说和必说的几句,而是空话、套话、长话,甚至废话。现今开会,基本上都邀请领导参加,在应有的程序结束后,会议主办者每每都会征询台上诸位领导是否"讲几句"。于是乎,刚才还喝茶抽烟、闭目养神的官们,马上来了劲。你强调"几句",他补充"几句",我随便讲"几句"……大家轮番上阵,都"说  相似文献   

14.
6月17日,网友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的"民工工资单",最高的民工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民工工资大大超出了网友们的预料,网友称:"被秒杀的小白领,你还敢自嘲自己是搬砖的?"(6月20日《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15.
变出新卖点     
孙友益 《致富之友》2001,(11):23-23
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用这句话来形容时下如火如荼的市场景况一点也不过分。不过,快并不可怕,你快我“变”,因地制宜,在快节奏中怪招迭出,就能“变”出一片新天地,“变”出条财路来。休闲阁开进汽修厂一日外出办事,小车突然“死火”,当车被拉进汽修厂内,我惊奇  相似文献   

16.
打开电脑,输入网址,用鼠标轻轻点击网页上"财务公开"一栏中的子栏目-"财务收支",屏幕上便出现了村级财务收支明细情况:代收抗旱补助2000元、交电费1238元、幼儿园修棚顶250元……山东省临沐县郑山街道北沟头社区的居民李晖在电脑前一边操作,一边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你看,村里的每分钱都记在网上,每一笔收支都很清楚.老百姓用电脑就可以监督村里的账目,而且隔年隔月都能查.在外打工的人,也可以通过账号和密码,随时查看村里的账目,了解村里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随着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历时3年,农村集体的家底逐渐清晰。"一锅粥"变"一本账","沉睡"资源变"活资本",农民变成了"股民",手里的"红本本"变成了"红票票",改革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相似文献   

18.
从元旦做起     
乘着"十五"大的劲风,滋润着"十五"大的喜雨,祖国迎来了新的一年——1998年。新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作出的重要决策,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只争朝夕,从新年的元旦做起。从元旦做起,就要从头做起,一着不让,开好头,起好步,唱好"今日歌",让每一寸光阴都利用起来,让每一天都留下闪光的足迹。从元旦做起,就要从零做起。过去的成绩只能当作新的起点,"而今迈步从头越",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拼搏的精神,去描绘新的一页,创造新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自小就常听一句谚语:“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说的是老天爷有眼,每年清明时节尽管细雨纷纷,但清明那天总会云开日出,天气明朗起来,便于人们登山踏青,扫墓祭祖;而到谷雨节则会大雨倾盆,以利农家耕田播种,五谷丰登。事实也确如此,岭南的气候竞神灵得很,这么多年的记忆,似乎都印证了这句农谚。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是企业叫苦连天的一年,资金短缺,市场见旺不旺,效益"滑坡",人心沸扬。然而,邯郸市供销社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全年完成商品纯购进9090万元,销售1.12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46.6%和162.3%,实现利润246.9万元,人均劳效205882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名列全省同行业之首。邯郸市物资回收公司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冀南大地迅速崛起。这个以收"破烂"为生的行业,他们跻身市场强手之林的应变术,他们用辛勤劳动搏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一个个诱人的谜,吸引着人们去探求、去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